| “偉哥之父”不用偉哥 獨創(chuàng)一氧化氮養(yǎng)生“三步法”發(fā)布時間:2014-03-07 09:57:40 來源:齊魯晚報
 [健康養(yǎng)生 中老年人養(yǎng)生]路易斯J·伊格納羅,1941年出生于美國紐約,意大利人后裔。1966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1979-1985年任圖蘭大學醫(yī)學院藥理學教授,1985年至今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藥理學教授、藥學院院長等職?!皞ジ缰浮别B(yǎng)生之道是什么呢? 
 “偉哥之父”不用偉哥 獨創(chuàng)一氧化氮養(yǎng)生“三步法” 1998年他和其他兩位研究者,因發(fā)現(xiàn)一氧化氮是機體產(chǎn)生的一種信號分子,能夠舒張血管從而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對心血管系統(tǒng)產(chǎn)生益處,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他的這一研究還促使了偉哥的研發(fā),因此他又被稱為“偉哥之父”。 在叩問生命奧秘的過程中,他是實踐者;在促進人類健康的征程上,他是領路人。 73歲的伊格納羅博士像一位鄰家長者般,溫和如春,沉靜如水。直到他抬起頭來,向你微笑,與你交談,并用生硬的漢語對你說聲“謝謝”時,我才知道,真的是那位摘得諾貝爾桂冠的偉大人物。 2007年3月5日,在這個島城少有的寒夜里,這位年屆七旬的美國老人像一團火,所到之處,點燃了科學的熱情,照亮了智慧的眼睛。 10歲發(fā)射自制火箭 “偉哥之父”伊格納羅童年的樂趣就在化學方面,從小就酷愛上了專為青少年設計的化學實驗裝置。10歲的時候,他在自家后院搭建了一個火箭發(fā)射臺,發(fā)射了一枚自制火箭?!八w行了一段距離后,落在了我家的屋頂上,由于著陸過猛,砸碎了屋頂?shù)耐??!?/p> “如果沒有諾貝爾的天賦和他的工作,我的工作和生活將會有完全不同的歷程?!薄皞ジ缰浮币粮窦{羅這么評價他與諾貝爾的關(guān)系。他認為,命運在科學上將他和諾貝爾聯(lián)系在一起。 1897年,諾貝爾本人得了心絞痛和心臟病,并且非常嚴重,醫(yī)生建議他服用硝化甘油,但是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這是我在小時候讀過的故事。我當時被他所從事的爆炸工作及其硝化甘油與緩解心絞痛之間的聯(lián)系迷住了?!?/p> 從此,一個小小的謎團如種子般深深地埋進了小伊格納羅的心中,并且在日后的幾十年中,不斷地生根、發(fā)芽、直至在科學殿堂開出一朵美麗的奇葩。 20年研究成就諾貝爾獎 青年時代,命運之神在科學上將“偉哥之父”伊格納羅與諾貝爾聯(lián)系得越來越緊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伊格納羅還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就選修了他所知道的每一門化學課。在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生院,他的學科方向是藥理學,第二專業(yè)是心血管生理學,這無疑是受諾貝爾遭遇的啟示。 基于對身體內(nèi)血管舒張機制的探索,1978年“偉哥之父”伊格納羅正式將一氧化氮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但直到1986年他才通過研究得出了一個當時震驚科學界的重要結(jié)論:一氧化氮可以舒張血管平滑肌,從而擴張血管。至此,沉睡一百年的謎團終于在伊格納羅博士和其他兩位藥理學家破譯下重見天日,一氧化氮一躍成為了明星分子。20年后的1998年,由于認識到這一神奇分子的巨大作用,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將當年的醫(yī)學諾貝爾獎授予對此有突破性研究的三位藥理學家,其中就包括伊格納羅博士。 自創(chuàng)養(yǎng)生“三步法” 獲得諾貝爾獎,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式,“偉哥之父”伊格納羅博士又有了新的夢想。 目前在美國,有近6億人患有至少一種心腦血管疾病。伊格納羅博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變化,飲食習慣也隨之變化,大家吃了很多肥胖食品。這些都導致了身體變壞因素的產(chǎn)生,這就是人年老的時候會產(chǎn)生新腦血管疾病的原因,其實這些疾病在人年輕的時候就在發(fā)展。 他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是促進人體內(nèi)一氧化氮的生成。這主要有三條途徑,也即是“偉哥之父”的一氧化氮養(yǎng)生“三步法”: 一是保持健康的飲食,避免攝入肥肉、甜點、薯條等含有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的食品;選擇有益于心臟的脂肪;同時不要忘記纖維素、魚和海產(chǎn)品。大蒜、綠茶、黃豆等這些我們平日常見的東西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 二是每周都要有一定量的運動?;谧约旱难芯?,他給出的運動處方是: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如果你每次擠20分鐘的時間,每周至少鍛煉3次,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這些都是有助于提升一氧化氮的運動方式。 三是人體攝入一定的營養(yǎng)補充品,這主要包括氨基酸、抗氧化劑等,這些都可以從購買保健品中獲得。氨基酸主要有L-瓜氨酸,L-精氨酸兩種。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等產(chǎn)品都可以促進一氧化氮的生成。 
 【責任編輯:fw001 】 | 
|  | 
來自: 寶寶收藏室 > 《醫(yī)學/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