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致的開頭”七散式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許多學(xué)生考場作文不知道如何開頭才能取勝,現(xiàn)例舉中考滿分作文 的幾種“鳳頭”作一些解讀,僅供參考。 一、擬人抒情式 例:一直苦苦思索著你,我心中的精彩語文;一直苦苦追求著你,我心中的精彩語文。你給我清風(fēng)與明月,你給我山光與水色,你給我碧海與晴空,你打通了我與自然的界限。 解讀:考生開頭就直抒胸臆:自己一直苦苦思索、追求著“精彩語文”。然后以第二人稱行文,將“精彩語文”擬人化,用排比句具體寫出了“語文”的“精彩”,拉近了人們與語文的距離,讀來有一親切之感。 二、比喻抒情式 例:生活如詩,詩意有盡情難盡;生活如茶,茶香滿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處情難留;生活如酒,酒將醉時笑語盈…… 解讀:開頭將生活比喻成詩、茶、歌、酒,并以工整的排比句式,抒發(fā)了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 節(jié)奏感強(qiáng),情意綿綿,令人陶醉。 三、排比議論式 例:我珍惜陽光,因為它給我溫暖;珍惜晚風(fēng),因為它給我涼爽;珍惜綠葉,因為它給我生機(jī);珍惜星空,因為它給我遐想。 解讀:這篇文章的開頭緊扣話題“珍惜”,采用議論的表達(dá)方式,以排比句的形式寫出了自己珍惜陽光、晚風(fēng)、綠葉、星空這些自然景物的理由,為下文展開“懂得珍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四、情景描寫式 例:秋日的黃昏,荻帶著一身的寂寞,走進(jìn)了那片楓林中。踩著那些干桔的,失去綠色的落葉,嗤嗤啦啦的聲音在腳底響起。荻蹲下去,慢慢撿起一片,一顆淚珠竟無聲無息地滴落在葉子上。 解讀:秋日黃昏這一特定時間和落葉這一特定事物有力地烘托了自己寂寞傷感這一特定的心境,可謂渾然天成。使人立即想起魯迅《故鄉(xiāng)》的開頭,“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的景與“我的心禁 不住悲涼起來”的情的水乳交融??梢娍忌彩菍W(xué)以致用。 五、懸念提引式 例:我臉紅,我羞愧,我將頭低了下去。雖然耳邊正響著“贊許”我的掌聲。因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 解讀:開頭緊扣題目點明掌聲,設(shè)置懸念——為什么這“贊許”我的掌聲,卻“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結(jié) 果”?以引起讀者強(qiáng)烈的閱讀興趣,為下文落實“又”作了很好的鋪墊。 六、引用名言式 例:“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蔽乙恢毕嘈?,人的生存是為了接受不同的挑戰(zhàn),攻克各式各樣的難題。這樣才會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增長自己的才干,甚至于于完善自己。所以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挑戰(zhàn)。 解讀:開頭緊扣文題中的“挑戰(zhàn)”,引用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名言,闡述道理,具有強(qiáng)大的說服力,然后擺出論點——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挑戰(zhàn),為下文展開論述張本。 七、題記單列式 例一:淡淡的,真的是淡淡的,卻讓我一瞬間體味到了一種別樣的馨香……——題記 (《蔓延在梔子花開的季節(jié)》) 例二:家,是溫馨的港灣,是我們這些揚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歸宿;家,是一把大大的傘,有風(fēng)有雨為我遮為我擋;家,也是一首亙古不變的歌謠,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題記 解讀:緊扣文章的所要表達(dá)的主題,運用優(yōu)美的抒情議論語句寫明題記,有一種先聲奪人之感,一 開始就引人注目。 【作文原題放送】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傾聽,就是集中精力,開動腦筋,認(rèn)真聽取。一個謙虛好學(xué)的人,一個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個善 于反省、自強(qiáng)不息的人,永遠(yuǎn)懂得傾聽。 傾聽,是親近自然的方式;傾聽,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傾聽,是真誠溝通的橋梁;傾聽,是凈化心 靈的藝術(shù)。 傾聽自然的聲音,傾聽美妙的音樂,傾聽師長、朋友、同學(xué)真摯溫暖的話語……我們共同在傾聽中 成長。 請以“傾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題目解讀】 傾聽,一個頗富有詩意而耐人尋味的題目,尤其在我們這個張揚的時代,因此此題有現(xiàn)實針對性。文字材料從傾聽的內(nèi)涵、傾聽的方式、傾聽的內(nèi)容等方面對傾聽作了較全面的解說,這事實上也是我們 審題立意選材構(gòu)思的一個基本導(dǎo)向。 【范文例析】 書之聲 笛聲清越,簫聲深沉,古琴叮咚,琵琶瑟瑟,這些絲竹之音,吹之撫之,皆使人沉醉,卻比不上書 之聲。 一本書,靜靜地躺在桌上,你能聽見她的傾訴嗎?書的聲音,需要用心才能聽到。 泛黃的書頁,散發(fā)出古舊的味道,清晰的字體,是一個個生動的音符。手執(zhí)一本書,凝神靜氣,或立于風(fēng)中,或坐于夕陽里,或靠一棵樹,或獨坐窗前,這時,你便可細(xì)細(xì)傾聽書的動情訴說。 她像一位寂寞的少婦,孤獨哀傷,不銷殘酒的濃睡之后,云鬢散亂,獨倚望江樓,卻過盡千帆皆不 是,斜暉脈脈中江水拍岸,清越的水聲是她滿腹愁腸。 書之聲悠遠(yuǎn),書之聲激昂,書之聲清脆,書之聲涵蓋了千古。 她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憂慮,她有“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的繁華,她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的清幽,她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她的決心,是她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 頭”是她感傷時如夢的囈語…… 打開一本書,靜靜傾聽,無聲之中,你已領(lǐng)會萬千世界。書之聲如天籟,如仙樂,如鳴蟬,如鳥語, 如風(fēng)聲,如鶴唳,世間一切的吶喊,哭泣,歡呼,都在其中。 傾聽一本書,就是傾聽自己的心靈。 傾聽一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評析】書是讀的看的,但小作者偏說是傾聽所得的。讓人愕然,但更使人嘆服。出色的人文素養(yǎng), 老練的語言功底,讓本文充滿了詩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