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6 《寒鴉圖》 宋 佚名 絹本水墨 縱27.1厘米 橫113.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淡彩畫雪霽嚴林、群鴨、寒塘衰草。此畫無名款,原定為李成,然風(fēng)格相差太遠,后認為是南宋初期畫院之作。元人趙孟頫題跋譽為能品。拖尾題跋還有元代知名詞章家錢塘仇遠和樂府名家蒙古族貫云石兩題,尤為難得。 047 《果熟來禽圖》 宋 林椿 絹本設(shè)色 縱26.9厘米 橫27.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林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工畫花鳥, 淳熙年間曾經(jīng)任畫院待詔,金帶?!豆靵砬輬D》畫面構(gòu)圖采取穩(wěn)定的三角形,從左端上部四分之一處到右下角,被一枝優(yōu)美飽滿的檎果所占據(jù)。樹葉錯落有致,連陰、陽面、葉柄轉(zhuǎn)承等細節(jié)都一一羅列。果枝上棲息著一只小雀,其視線向著右上方,似有飛躍之意。小鳥可謂畫中的點睛之筆,起到統(tǒng)領(lǐng)全局的作用。此畫的款識僅有“林椿”二字,沒有作者印章。 048 《葡萄草蟲圖》 宋 林椿 此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見《虛齋名畫錄》)。上有林椿題名。《圖繪寶鑒》云:林椿,錢塘人。工畫花鳥翎毛,師趙昌,敷色輕淡,深得造化之妙。淳熙年(1174—1189)畫院待詔。賜金帶。 049 《枇杷繡羽圖》 宋 佚名 此圖原載《宋人集繪冊》(《石渠寶笈三編》)。與上載林椿的《果熟來禽圖》是尺寸相同的對幅,作風(fēng)也極為相同。如果不是林椿之作,也必出于同時代的畫院中的高手。 050 《瓦雀棲枝圖》 宋 佚名 此圖原載《宋人集繪冊》(《石渠寶笈三編》)。無作者姓氏。按其作風(fēng),與林椿為近,當是同時代之作,故附于此。筆法生動傳神,具有典型的宋畫風(fēng)格和神韻。 051 《雪樹寒禽圖》 宋 李迪 絹本設(shè)色 縱116.1厘米 橫53厘米 李迪,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具體生卒年月與重大活動待考。畫款為“熙丁末歲,李迪畫”,是所見之畫中具年最早的一幅。畫法帶有典型的院體風(fēng)格極精美。畫面緊扣“雪”“寒”二字,表現(xiàn)一株枯樹立于雪中,樹葉已蕩然無存,樹杈疏落有致地指向天空,旁邊留白,以示積雪。淺淡的色調(diào)與以墨染暗的天空形成強烈而不刺眼的對比,使人觀之第一眼便落在“寒禽”身上。 052 《楓鷹雉雞圖》 宋 李迪 絹本設(shè)色 縱189厘米 橫209.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李迪善畫翎毛、走獸、花竹,亦能畫山水小景,其藝術(shù)風(fēng)格為工細與粗放相結(jié)合。所繪禽鳥、雞雛、貓犬等動物,精確生動,羽毛刻畫尤為細膩生動,富于質(zhì)感;補景樹石等則用筆堅勁雄放,多用水墨渲染,畫法在崔白與李唐之間。此畫又名《鷹搏雉雞圖》,畫一楓樹,枯枝上立一雄鷹,兇猛地側(cè)首斜視下方一只驚慌地向草叢中逃竄的雉雞,氣氛緊張,筆力雄勁,翎毛精細,神態(tài)生動。 053 《風(fēng)雨牧歸圖》 宋 李迪 絹本淺設(shè)色 縱123.7厘米 橫102.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風(fēng)雨將作時,二牧童趕?;丶业那榫?。畫中場景簡潔,卻烘托了極充實的情境,整個牧童、牛、大樹、湖水、葦叢等景物都被置于忽來的風(fēng)雨主題與氣氛之中。畫中筆墨精細,有工有寫,尤其兩牛身上的細毛能一絲絲勾出,密而不亂,又足見畫家描繪事物的深厚功力。此外,畫中用墨、設(shè)色均輕淡細膩,極好地表現(xiàn)了兩牛形體、骨肉的細微變化。 054 《貍奴小影圖》 宋 李迪 絹本設(shè)色 縱23.5厘米 橫24.1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迪是南宋畫家中最能工畫走獸的,他最善于捕捉小動物剎那間的生動表情和特定行為動作。《貍奴小影圖》描繪了一只嬌小靈動的貍貓的形象。畫中的貍貓雙目圓瞪,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某個對象,身姿嬌柔可愛,尤其是細部的刻畫,可體現(xiàn)李迪在狀寫物象時的深厚功底和獨到的觀察力。此畫筆法生動,粗中有細,工筆細致中還帶有些許的粗率,是一幅生動寫實的繪畫精品。 055 《雞雛待飼圖》 宋 李迪 此圖原載《宋人名流集藻冊》(見《石渠寶笈續(xù)編》)。上題云:《慶元丁巳歲李迪畫》。按寧宗慶元丁巳是1197年。迪如于宣和末年(1125)在畫院,其年齡為30歲,則到了慶元丁巳,他已是過百歲的人了,怎能畫出這么體物入微的這幅 《雞雛待飼圖》來呢?他當是與馬遠同輩的人,是一個唐、宋朝(1190-1224)的畫院待詔。此作當是他盛年的作品。 056 《犬圖》 宋 李迪 此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第一冊(見《虛齋名畫錄》)。畫上題云: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在描狀動物方面,李迪的成就是很高的。犬與雞雛均是日常習(xí)見之物,絲毫茍簡不得,而他描繪得非常逼真而活潑可愛。前畫中的二雞雛,清高宗曾臨寫之,并曾刻在象牙上,可見是深受人喜歡的一幅畫,畫幅雖小,意趣卻很悠揚。 057 《禽浴圖》 宋 李迪 絹本設(shè)色 縱24.7厘米 橫24.1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構(gòu)圖簡潔,僅繪一禽一木盆,然絲毫不覺畫面單調(diào),反而很是整體嚴密。畫中小鳥采取的是李迪一貫的俯視之態(tài),躍躍欲試的生動姿態(tài)盡現(xiàn)眼前,很富生機和活力。畫法也細膩工整,秀麗巧密。 058 《楊柳乳雀圖》 宋 佚名 絹本設(shè)色 縱24.8厘米 橫24.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狀寫了楊柳枝上幼鳥嬉戲的場景,很是清新生動。畫中幼鳥描繪簡括傳神,頭足以濃墨點染,雙翅以濃墨勾寫,中以淡墨暈染。幼鳥姿態(tài)的高下、腹背、俯仰、升沉,俱臻精妙。而柳枝的疏宕、交叉、穿插、飄垂,亦筆筆精到,不可增刪。 059 《太液荷風(fēng)圖》 宋 佚名 絹本設(shè)色 縱23.8厘米 橫25.1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屬于工麗嚴整的院畫體系,卻又清新別致。荷葉田田,有的花開粲然,迎風(fēng)帶露;有的含苞待放,顧盼生情。再加燕子低徊,一派迤邐。構(gòu)圖巧妙,設(shè)色濃麗而清韻自具。 060 《桃花山鳥圖》 宋 佚名 絹本設(shè)色 縱23.8厘米 橫24.4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采用雙鉤填彩法,用線工整挺秀、生動流暢、柔中帶剛,畫家追求的不是線的形式變化,而是對質(zhì)感的表達?;ò昝芗瘜憣崳B的羽毛細而柔,尾羽敷紅色,有透明感。畫面色彩雅致,鮮花輕敷淡染,一點也不矯揉造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