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就用身痛逐瘀湯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就用身痛逐瘀湯:
    治一腰脫患者,曾輾轉(zhuǎn)許多地方治療,吃盡中藥30多付,療效不顯,觀其方藥,大多是補(bǔ)腎壯腰之類?,F(xiàn)診:已臥床靜躺30日,仍右下肢疼,起身行走困難,舌談紅,苔薄白,脈細(xì)。給予方藥黃芪50克、當(dāng)歸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獨(dú)活10克、地龍10克、秦艽10克、沒藥10克、雞血藤20克、五靈脂10克、牛膝10克、桂枝10克服藥三劑,疼痛大減。繼服15劑,可下地干活,病愈。按:此方乃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湯”化裁。
 附方: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總名曰痹癥。明知受風(fēng)寒,用溫?zé)岚l(fā)散藥不愈;明知有濕熱,用利濕降火藥無功。久而肌肉消瘦,議論陰虧,隨用滋陰藥,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脈,易于為功;病在筋骨,實(shí)難見效。因不思風(fēng)寒濕熱入皮膚,何處作痛。入于氣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處。如論虛弱,是因病而致虛,非因虛而致病??傋剃帲馐苤?,歸于何處?總逐風(fēng)寒、去濕熱,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風(fēng)寒,凝結(jié)成冰,冰成風(fēng)寒已散。明此義,治痹癥何難?古方頗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湯:
處方:秦艽10克、 川芎6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甘草6克、 羌活10克、 沒藥10克、 當(dāng)歸10克、  五靈脂6克炒、 香附10克、 牛膝10克、 地龍12克,若微熱,加蒼朮10克、黃柏10克;若氣虛,重加黃芪50克。
【方歌】
身痛逐瘀膝地龍,羌秦香附草歸芎,
黃耆蒼柏量加減,要緊五靈桃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