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 70-300mm f/4-5.6L IS USM是佳能此焦段首支紅圈頭 佳能在長鏡的開發(fā)上一向都特別的進取,除了一系列專業(yè)L鏡頭,業(yè)余階層當然也有不少選擇,而70-300mm則可算是當中的代表。 70-300mm焦段其實過去已有兩個版本,分別為EF 70-300mm f4.0-5.6 IS USM與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而最入門的就有焦段相若的EF 75-300mm f/4-5.6 III。因此現(xiàn)在針對對畫質(zhì)有更高要求的用家,定位更專業(yè)的EF 70-300mm f/4-5.6L IS USM可說是應運而生。 搭配5D Mark II十分得體 并非像70-200那樣的內(nèi)變焦設計,鏡頭會伸出 EF 70-300mm f/4-5.6L IS USM的出現(xiàn),固然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過同時亦令精明的用家更傷腦筋。以“小小白IS”EF 70-200mm f/4.0 L IS USM為例,接上1.4x增距鏡,便可化身為一支遠攝達280mm、恒定f/5.6光圈的鏡頭,遠攝能力其實跟EF 70-300mm f/4-5.6L IS USM的300mm接近。不過有一得必有一失,配合1.4x除了會令光圈下降一級,鏡頭的光學質(zhì)素亦難免會受影響,而比較起構(gòu)圖靈活性的話,當然亦以變焦倍率較高的EF 70-300mm f/4 -5.6L IS USM會更為優(yōu)勝。 佳能的“紅圈白炮”一向都代表專業(yè),而作為L鏡其中一員,EF 70-300mm f/4-5.6L IS USM當然也不例外,除了鏡身材質(zhì)和做工下本錢,鏡頭也具備防塵防滴設計,以便用家更放心于不同拍攝環(huán)境。跟一系列70-200mm鏡頭不同,EF 70-300mm f/4-5.6L IS USM采用了兩節(jié)式的伸縮變焦設計,有利鏡頭縮短整體長度,鏡頭最短長度便只有143mm,相當易于攜帶。 70mm端鏡頭長度 300mm端鏡頭長度 前組視圖 后部卡口 EF 70-300mm f/4-5.6L IS USM為佳能L頭新成員 設有變焦鎖,防止攜帶時鏡頭意外伸出 將鏡頭接上5D Mark II,機鏡的平衡算是不俗,唯一要習慣的是,鏡頭變焦與對焦環(huán)為佳能較少采用的變焦環(huán)在前,對焦環(huán)在后的設計,好處是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手持拍攝的穩(wěn)定行。由于采用了伸縮變焦設計,鏡頭也特別增加了變焦鎖止機構(gòu),防止鏡筒于攜帶期間意外伸出。 IS光學防抖對于新鏡頭已是基本規(guī)格配備,特別對于長焦鏡頭更是重要。EF 70-300mm f/4-5.6L IS USM便采用了全新設計的4級IS防抖設計,以300mm的長焦端計算,理論上足以保持低至1/20s手持拍攝的穩(wěn)定性。 裝備了IS光學防抖和USM超聲波馬達 防抖有兩檔可調(diào),分別是應對普通拍攝的MODE 1和應對追隨拍攝的MODE 2 對焦模式切換和防抖控制開關(guān),并沒有設計對焦范圍控制 最近對焦距離1.2m 微距樣片 裝備遮光罩十分威猛 ISO 640、f/5.6、1/15s、防抖關(guān)(左) ISO 640、f/5.6、1/15s、防抖開(右) 理論歸理論,筆者便實行以更低的1/15s在300mm端手持拍攝,防抖開啟后,其實在取景器中已明顯感受到防抖帶來的穩(wěn)定效果,而透過清晰的照片,則進一步證實系統(tǒng)的實力,以一支光圈不大的遠攝變焦鏡頭來說,實用性可謂大為提高。 既然佳能本身已有2支70-300mm鏡頭供選擇,要吸引用家,除了于鏡身用料、操控等方面提升,最直接的當然是從成像質(zhì)素入手。而EF 70-300mm f/4-5.6L IS USM在14組19片的結(jié)構(gòu)中,不單用上了2片UD鏡片以消除長焦鏡頭常見的色散,另外也同時采用了浮動結(jié)構(gòu),以保持全焦段高畫質(zhì)。為方便清理,鏡頭前后組鏡片并首度引入氟涂膜(Fluorine Coating),令鏡片具有更高的防油與防水特性。 在14組19片的鏡片結(jié)構(gòu)中,有2篇UD超低色散鏡片 鏡頭于前后組都應用了氟鍍膜(Fluorine Coating),方便用家清理 焦外成像測試: 300mm、f/5.6 鏡頭暗角測試(70mm) f4.0、f5.6 f8.0、f11 鏡頭暗角測試(300mm) f5.6、f8.0 f11、f13 無論是原廠或副廠,近期的新鏡頭在用料上都相當實惠,例如佳能自家的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便用上多達5片UD及1片螢石鏡片,而今次EF 70-300mm f/4-5.6L IS USM卻只有2片UD,數(shù)量上似乎有點比下去。 眩光測試: 300mm、f/5.6 畸變測試: 70mm、135mm 200mm、300mm 色差測試: 300mm、ISO 100、f/5.6、1/500s、IS ON
局部100%截圖 在未抱太高期望之下,鏡頭的光學表現(xiàn)卻有一定驚喜,無論是中焦的70mm,又或是遠攝的300mm,全開光圈銳利度已相當出色,邊緣并未出現(xiàn)松散的同時,影像反差與色彩表現(xiàn)亦保持佳能L鏡頭的一貫水準。稍有不足的是,鏡頭全開時暗角較為明顯,幸好只需收縮1-2級光圈,問題已可解決。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總結(jié) 一分錢一分貨,跟現(xiàn)時規(guī)格相近的70-300mm鏡頭比較,佳能的EF 70-300mm f/4-5.6L IS USM 在素質(zhì)上當然以壓倒性姿態(tài)勝出,雖然定價略高,不過從開售后的市場反應看來,鏡頭依然得到不少用家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