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衣蕭郎 去周莊的時候,正是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 瀝瀝啦啦的小雨,從早上到黃昏一直下個不停。整個水鄉(xiāng),籠罩在一片煙雨之中。 盛情的主人,早就為我安排好了一個別致的住所。那是一個江南人家特有的兩層閣樓。一間香閣,一間書房,外帶有一個小小的庭院。庭院不大,卻頗為講究。沿著青石小徑,穿過低回的門廊,是瘦竹和山石掩映著的一方池塘。清淺纖瘦,像極了美人的腰身。池塘后是幾株芭蕉,葳葳蕤蕤的,清翠欲滴。 閣樓已經很多年代了。陳舊的桌椅,泛黃的殘章,雕花的綺窗,連那牙床也是古樸的紫檀,黝黑中透著歲月的斑駁。我知道,這個小小的居室,一定蟄伏了很多的故事。它們像黑暗中的螢火,一點風吹草動,便會蠢蠢欲動。 就著昏黃的燭光,翻看蔣坦的《秋燈瑣記》。窗外突然就傳來“滴答”、“滴答”的聲音,輕盈中透著一種晶瑩的清脆。像是林間美妙的簫音,又像是女子暗夜的笑語。不禁愕然。探窗去看,原來,竟是池塘背后的幾株芭蕉,轉山轉水,她們居然從書上都來窗外,為我接應。不覺大喜。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是君心事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 這一株芭蕉長在秋芙和蔣坦的窗外,搖曳生香,千百年來,風情不減。 他們都是錢塘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西子湖畔。他文質彬彬、氣度軒昂,卻又重重情義,頗多才藝;她溫婉細膩,靈秀可人,卻又棋琴書畫,無所不通。他和她原本是兩小無猜的姑表兄妹,自小在一起玩耍嬉戲,并依照長輩之意,訂下婚約。 關、蔣故中表親。余未聘時,秋芙來余家,繞床弄梅,兩無嫌猜。丁亥元夕,秋芙來賀歲,見于堂前。秋芙衣葵綠衣,余著銀紅繡袍,肩隨額齊,釵帽相傍。張情齊丈方居巢園,謂大人曰:“儼然佳兒佳婦?!贝笕怂煊薪z羅之意。 長大之后,兩人又互相仰慕對方才學,兩情相悅,雙方父母便按照媒妁之約,成就了他們的百年好事。道光二十三年的秋天,身著紅綃衣,頭挽墮馬髻的關秋芙,喜盈盈地踏進了蔣家的大門。一對才子佳人,終做鴛鴦比翼,實在是大快人心。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xiāng)遇知故,乃人生三大快事。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如今嬌美新娘、如意郎君,已在眼前盈盈相握。春宵一刻值千金。這新婚夜,兩人理應是急匆匆熄了花燭,一番濃情蜜意,同赴巫山去了。蒲松齡的俚曲《琴瑟樂》里有這樣一段花燭夜的描寫: 他就忙把房門掩。輕輕給我摘了帽,伸手就來扯把俺,本等心里待不依,他央給急了我又心腸軟。又喜又羞,又喜又羞,冤家和俺睡一頭。輕輕舒下手,解開我的鴛鴦扣。委實害羞;委實害羞,事到其間不自由。勉強脫衣裳,半推還半就…… 俗倒是俗了些,不過確實是人之常情。紅燭之夜,有幾個不是火急火燎,一番云推雨就??晒衷盏氖牵@對小夫妻,面對高高燃起的紅燭,居然填詞連詩,意興盎然:于時桂帳蟲飛,倦不成寐。盆中素馨,香氣滃然,流襲枕簟。秋芙請聯(lián)句,以觀余才,余亦欲試秋芙之詩,遂欣然諾之。余首賦云:“翠被鴛鴦夜,”秋芙續(xù)云:“紅云織蟔樓。花迎紗幔月,”余次續(xù)云:“入覺枕函秋?!豹q欲再續(xù),而檐月曖斜,鄰鐘徐動,戶外小鬟已啁啁來促曉妝矣。余乃閣筆而起。紅衣裊裊,燈影綽綽中,兩人填詞嬉戲,歡暢之至,竟無暇于燕婉之歡,不覺東方既白。忘情之至,讓人莞爾。 春天的時候,他選上好的丹青,用飽蘸的筆墨,親自為她做了一件精致的梅花衣。他一點一點,用心地描畫,那些花瓣竟一朵一朵,像真的一般開在她的身上。遠遠望去,就像是綠萼仙子翩然于紅塵之上。他看著她憑欄而立,滿心歡喜,那云鬟上銀飾的蝴蝶,還栩栩如生,甚至要振翅飛翔,它們居然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言詞之間,那兒女之情,已躍然紙上,他的歡喜,她的嬌媚,也仿佛觸手可及。讓人心妒,又讓人心嘆。 “余為秋芙制梅花畫衣,香雪滿身,望之如綠萼仙人,翩然塵世。每當春暮,翠袖憑欄,鬢邊蝴蝶,猶栩栩然不知東風之既去也。” ![]() 秋芙喜歡下棋,可她的棋藝卻不夠精湛。晚上的時候,她總是拉著他下棋。有時候,兩個人一直下到天亮。有一次,他壞笑著用《竹坨詞》里的話逗她:“擲錢斗草你都輸了,今晚你打算拿什么償我?”她故做掩飾,反戈一擊:“別高興的太早,你以我贏不了你嗎?今晚我就用我佩的玉虎作賭。”結果,才下了幾十個子,她的棋局便呈頹勢,眼看著敗局已定,她故意讓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盤上,一下子棋局全亂,再也分不出輸贏來。 讀至此文,便覺一股惠風襲來,春意融融,小女子神態(tài),盡現(xiàn)紙上。仿佛于燈影搖紅中,便能看到那個嬌美的女子,她羞紅著臉頰,嬌嗔著撲進了他的懷抱。那是小貓一樣的活潑,可愛。于是,整個夜晚,整個香閨,便風情起來,熠熠然,猶如花蔭匝地,滿室馨香。 兩個人出雙入對,相敬如賓。春天他們一起在庭前植下的芭蕉,到了秋天的時候,已經葉大成蔭,葳葳蕤蕤,遮蔽了庭室。忽一日,秋風吹起了冷雨,“嘀嘀噠噠”地打在芭蕉葉上,恰窗內燭昏燈搖,讓人心緒不定,好像打在心上一般,讓人徒增感傷。他再也無心讀書,便丟下詩卷,索性跑到窗外去賞那風雨。那芭蕉綠衣翠鬟,搖曳生姿,盈盈可人。他一時興起,便順手摘取一葉,擦拭干凈,揮筆將心中愁緒傾灑上去: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第二日,讀書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身后的丫鬟在偷偷地笑他。便喚了來問究竟。那丫鬟躲躲閃閃的走了過來,半遮半掩地將昨日的芭蕉葉遞了過來,他翻過來一瞧,不禁笑了起來。原來,那芭蕉葉上,在他昨日的詩句下面,又多了一句: 是君心緒太無卿,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字體柔媚,落筆輕盈,是嬌妻的手筆。雖是戲謔之言,卻字字句句說在實處,落在心頭。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他的愁緒一掃而空。他開始由衷地佩服自己的這個嬌妻,不僅聰慧風情,而又善解人意。真是一朵嬌滴滴的解語花。 林語堂曾稱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子,一個是《秋燈瑣憶》里的秋芙,另一個是《浮生六記》中的蕓娘,實不為過。盡管,兩本書里講述的都是她們的家務瑣事,閨閣情趣,但字字真切,句句含情,風情萬種。動人,撩人,讓人心馳神往。 ![]() 他們喜歡山水之樂,一次次出游。每次出行,秋芙總是隨身攜帶著琴。面對著林隱寺的逶迤山水,她彈起《平沙落雁》,琴聲與澗水唱和,兩人恍若出入仙境;他們放舟明圣湖荷塘,她在船頭彈起《漢宮秋怨》,他則披襟而聽?,b瑽雜鳴,居然不能分辨出來是天風襲來,還是環(huán)佩聲動。他們同游武林,竹爐烹飲,剪燭論文,不知肚腹之饑;他們還與諸友深夜飲酒賦詩,“是夕,風月正佳,余留諸人為長夜飲。羊燈既上,洗盞更酌,未及數巡,而呼酒不至”,他喚她再上酒,結果好久沒有人回話。原來,酒已喝完,他們攜帶的余錢不多,她竟將她手上的玉鐲拿去典當了,為他換酒。 想象那月夜的西子湖畔,那小娘子盈盈地蕩了小舟,去湖畔的酒肆沽酒。她輕輕地撥開掩在眼前的柳枝,轉身上岸,蘇堤和孤山便在春水里黯然。她蓮步輕盈,那月光白白地照著她微熏的臉蛋,她腕間的玉釧兒在水袖間一隱一現(xiàn),與環(huán)佩相擊,清泠悅耳…… “及卻扇筵前,剪燈相見,始知頰上雙渦,非復舊時豐滿矣。今去結縭又復十載,余與秋芙皆鬢有霜色,未知數年而后,更作何狀?忽忽前塵,如夢如醉,質之秋芙,亦憶一二否?”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得人間見白頭”。年華一去不返,鬢發(fā)已霜的他們,恩愛卻依舊細水長流。那些往昔的表情,動作,聲音都被他用文字捕捉下來,記入書卷。點點滴滴,入骨入髓。掩卷之際,不禁在想,當年那個秋芙,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會是何等的感慨? 可惜的是,據說《秋燈瑣記》寫成后不久,秋芙就在一個花開的春日,溘然而逝。隨后,蔣坦也在兵荒馬亂中餓死。倒真應了,那日他們在佛前的誓愿:“花開之日,當并見彌陀,聽無生之法。即或再墮人天,亦愿世世永為夫婦。明日為如來潘涅盤日,當持此誓,證明佛前”。 朝云暮雨兩相隨,去雁來人有歸期; 玉枕只知常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情,俯盼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也許,好日子并不需要天長地久。只要兩心相知,一日便勝過千年。 此時,雨依然在下。瀝瀝啦啦。有風拂過短墻,窗前的芭蕉,綠衣?lián)u曳。不知道她們是在和我頷首致意,還是在做一問一答?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是君心事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有盈盈的笑,細細淺淺,遙遙傳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