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受社會、學生、家長擁戴的好教師的道德行為準則,《教師十戒》,以促進全體教師內(nèi)強素質(zhì),外樹形象,真正堪為師表。 一戒憑個人感覺和經(jīng)驗教學。 有的教師自以為有較長的教學經(jīng)歷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在教學上仍我行我素,“濤聲依舊”。這種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教學常態(tài)與習慣,不僅有礙于教師的自身成長,更有損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哈默說:“過去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未來的成功.”一個教師,若僅憑一些經(jīng)驗去教學,只憑自己的習慣去教學,即使自我感覺再好,也難以搞好教學工作. 二戒不愿學習和不會學習。 有的教師只顧拼命教書,卻不愿讀書、不會讀書和不屑讀書。究其原因,從表面上看是教師沒時間去讀書,而實際上是教師對讀書沒有興趣、沒填充力、沒有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師必須是讀書的愛好者。”作為教師,如果不注重學習,不經(jīng)?!俺潆姟?,就會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跟不 上知識的變化,跟不上學生的變化,就意味著誤人子弟和自己將被淘汰。教師要自覺養(yǎng)成帶著具體問題去讀書、有選擇地去讀書、以批判眼光去讀書、經(jīng)常上網(wǎng)去學習的習慣。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三戒重教輕育。 在當前智商被過分強化的社會大背景下,不少教師只重對學生灌輸知識,而無視學生在課堂等地方的“學情”表,更不能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和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心上。這種“目中無人”的重教不重育的現(xiàn)象,是一種普遍存在教師身上的不良習慣。如果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都是一些考試型、知識再生型的人,而不是那種能力型、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型的人,那我們的基礎教育就沒有真正為學生奠定好基礎,就是錯位。 四戒重教不研。 在不少教師身上,普遍呈現(xiàn)著一種“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工作常態(tài),普遍形成一種“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工作習慣。不少教師都認為教研沒有什么用途,甚至還將其視為一種額外負擔?!敖處熂囱芯空?,”如果每一個教師都善于盯著自身的問題去搞教研,都能自覺地將教學與教研融為一體,都能努力改變那種苦教、苦學、苦考的教學習慣,不斷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zhuǎn)變成自己的教學行為,那就有可能成為研究型教師。 五戒加班加點。 不少教師把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點上。這是造成當前師生“教”“學”負擔都過重的主要原因。加班加點搞教學,不是一個好教師的水平,而是一個差教師的無奈?!爸挥袩o能 的教師才搞加班加點?!弊鳛榻處煈茫杭影嗉狱c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更不是一種工作美德。要改變當前“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大面積長期補課”的工作定式,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歸課堂教學主陣地,向每節(jié)課要質(zhì)量,這才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所在。 六戒任意拖堂。 常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下課鈴聲響了,可有的教師卻還在喋喋不休地“趕課”,少則拖幾分鐘,多則把整個課間全部占用,學生對此普遍反感。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實際上已無心聽課,教師講得再多再好也無濟于事。何況,鈴聲就是命令,教師必須按時下課,這是學生所需,也是紀律所限。 七戒隨意批評學生。 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教師尤其是少數(shù)青年教師,無視學生的自尊和人格需要,常常不注意時間和地點亂批評學生,甚至對學生搞體罰和變相體罰。造成這種不良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師的潛意識中,把批評學生甚至體罰學生看成是自己天經(jīng)地義的權力和“專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學校是一個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如果一個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尤其是那些“調(diào)皮生”“學困生”“心困生”,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言行有沒有問題,而是動不動就一味責怪學生這樣不行那樣不是,學生必然會對你“敬而遠之”“怕而遠之”。 八戒衣冠不整、言行不拘進課堂。 有些教師,常存在一些不良習慣。比如,進課堂穿著背心、穿著拖鞋、卷著褲腳、留著長發(fā)、在課堂內(nèi)用方言教學,向?qū)W生頭上亂丟粉筆頭等。從某種角度來看,教師應是學生言行舉止的楷模。如果教師在課堂中,不拘這些“小節(jié)”問題,不注意自己的“教態(tài)美”,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九戒隨便在課堂內(nèi)接手機。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都使用手機,但有少數(shù)教師上課不關手機,外面一有電話來就接,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中國科技大學前幾年就出臺了一項規(guī)定:凡教師在上課時間接、打手機,視為教學事故處理。作為一名教師應自覺改變這一不良習慣。 十戒在教室內(nèi)吸煙吐痰。 有的教師煙癮很大,有時講完了有關教學內(nèi)容,待學生在進行課堂作業(yè)或默讀思考時,就旁若無人的抽起煙來,有的甚至在教室內(nèi)吐痰。這種不良習慣,不僅讓人感到教師行為不美,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 每一個教師都應懂得:教育教學工作無小事,只有自己有一個好的教育教學習慣,才可能培養(yǎng)出習慣好的學生,才能樹立起涇干中學師資隊伍整體的優(yōu)秀形象。所以,改變教師的各種不良習慣,勢在必行,越早越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