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名字的由來 普洱茶是歷史名茶,誕生于世界茶鄉(xiāng)-思茅這塊得天獨厚的沃土之中,又經(jīng)過上千年的發(fā)展演變。普洱茶的得來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是一種歷史機緣,又是一種必然中的偶然。在廣大普洱茶區(qū),關(guān)于普洱茶,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 在巍巍無量山間、滔滔瀾滄江畔,有一個美麗的古城普洱,這里山清水秀,云霧繚繞,物產(chǎn)豐饒,人民安居?xùn)|業(yè)。這個地方出產(chǎn)的茶葉更是以品質(zhì)優(yōu)良而聞名遐邇,是茶馬古道的發(fā)源地,每年都有許多茶商趕著馬幫來這里買茶。 清朝乾隆年間,普洱城內(nèi)有一個大茶莊,莊主姓濮,祖?zhèn)鲙状家灾撇?、售茶為業(yè)。由于濮民茶莊各色茶品均選用上等原料加工而成,品質(zhì)優(yōu)良穩(wěn)定,加之店主誠實守信,善于經(jīng)營,所以到老濮莊主這代,茶莊的生意已經(jīng)做得很大,成為藏族茶商經(jīng)常光顧的茶莊,而且連續(xù)幾次被指定為朝廷貢品,特別是以本地鮮毛茶加工生產(chǎn)的團茶和沱茶已經(jīng)遠銷西藏、緬甸等地。 這一年歲貢之時,濮民茶莊的團茶又被普洱府定為貢品。清朝時期,制作貢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材料要采用春前最先發(fā)出的芽葉,采時也非常的地講究,要“五選八棄”,即“選日子選時辰、選茶山、選茶從、選茶枝”,“棄無芽”、“棄葉大、棄芽瘦、棄芽曲、棄色談、棄蟲食、棄色紫”;制作前要先祭茶祖,掌鍋師傅要沐浴齋戒,炒青完畢,曬成干茶,又要蒸壓成型,風(fēng)干包裝,總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復(fù)雜。 照慣例,制成餅茶后,是由老濮莊主和當?shù)毓賳T一起護貢茶入京。不巧這年老濮莊主生病臥床了,眼看時間緊迫,就只好讓少莊主和普洱府羅千總一起進京納貢。此時的濮少莊主正值青年,大約二十三四歲,有如清明頭遍雨后新發(fā)的茶芽,挺拔俊秀,英姿勃發(fā)。 濮少莊主隨同押解官羅千總一道趕著馬幫,一路上晝行夜宿,風(fēng)雨兼程趕往京城。當時從普洱到昆明的官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從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三個多月,其間跋山涉水,正逢雨季,天氣又炎熱,大多數(shù)路程都在山間石板路上行走,騾馬不能走得太快。經(jīng)過一百多天的行程,從春天走到夏天,總算是在限定的日期前趕到了京城。濮少莊主一行在京城的客棧往下之后,大家都不顧鞍馬勞頓,興沖沖的逛街噶酒去了。剩下濮少莊主一人沒有心思去玩,留在客棧,一心掛念著在家中的老父及未過門的 話說店中有一個小二,他聽說客棧住進了一個從云南來貢茶的馬幫,心里都十分好奇,想要見識見識這貢茶是什么東西,于是悄悄摸進了存放貢茶的客房。他看到解開的馬馱子,便小心的拿過一餅茶,用小刀子撬了一砣偷回了屋。小二掰了一小塊茶,放進碗里,沖上開水,只見那茶湯紅濃明亮,端起一喝,茶水真是又香又甜??嘀谢馗?。小二慢慢地品嘗起來。 再說這濮少莊主在房內(nèi)思緒萬千,只是想不到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心中只剩一個念頭:現(xiàn)在也無顏再見家鄉(xiāng)父老,不如自我了結(jié)算了。于是,他解下腰帶拴在梁上,就往脖子套去…… 那邊羅千總一伙回到客棧,買了些北京小吃回來給少莊主品嘗,一進客棧門,東尋西找,不見濮少莊主。小二聽見羅千總的叫聲,忙從房中跑出來說:“前晌還在,后來好像回客房去了?!绷_千總提著東西向少莊主處走去,推門進屋一看,發(fā)現(xiàn)公子已經(jīng)吊在梁上,手腳還在微微地動著。羅千總急忙抽出腰刀,砍斷腰帶,放下少莊主。小二等人聽到叫聲,忙從房中跑出來,只見少莊主兩眼翻白,氣息奄奄,在幾個人的努力下,經(jīng)過半個時辰才把少莊主揉醒過來。少莊主醒過來后知了大家貢茶被毀的消息,眾人皆愁眉不展。這時,那個偷茶的店小二剛好咱過,看這情形,“這真的是好茶呢!我當小二,泡茶這么多年,還沒喝過這樣的好茶?!毙《藖砹宋春韧甑牟铚V灰娖錅t濃明亮,喝上一口,甘醇爽滑。羅千總沒有辦法,只能拿著這茶硬著頭皮貢獻給皇上。 這天,正是各地貢茶齊聚、斗茶塞茶的吉日。乾隆當是評茶官,只見全國各地送來的貢茶琳瑯滿目,品種花色各式各樣,一時無法判定優(yōu)劣。突然間,他眼前一亮,發(fā)現(xiàn)有一種茶餅圓如三秋之月,湯色紅濃明亮,猶如紅寶石一般,顯得十分特別。便命人端上來一聞,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綿甜爽滑,好像綢緞被風(fēng)拂過一般,直落腹中。 乾隆大悅道,詢問茶名。羅千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乾隆問道:“何府所貢?”太監(jiān)忙答道:“此茶為云南普洱府所貢。”乾隆以地賜名-普洱茶。 從此,普洱茶歲歲入貢朝廷,歷經(jīng)兩百年而不衰,皇宮中“冬飲普洱”成為了一種傳統(tǒ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