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葳蕤湯 方劑來源 唐.《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葳蕤湯。 組成與用法 葳蕤60克 白薇60克 麻黃60克 獨(dú)活60克杏仁60克 川芎60克 甘草60克 青木香60克 石膏90克 上藥研為粗末,水煎服。也可改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滋陰清熱,止咳平喘。主治風(fēng)溫,咳嗽氣喘。 現(xiàn)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感冒咳嗽,慢性咽喉炎等病癥。例如: 慢性咽喉炎 本方加生地、蘆根、大棗、紅花,治療2例.患者低熱,咽干,喉有梗塞感,疼痛或有時(shí)咽癢,體檢見咽喉部紅腫,淋巴濾泡增生,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苔薄黃,舌質(zhì)紅,脈浮數(shù)。結(jié)果;服藥3—10 劑后,咽喉疼痛不利癥狀減輕;守方再服10一15劑,疼痛消失,檢查見咽部正常,淋巴濾泡轉(zhuǎn)為淡紅色,粘膜光潤,大便暢通(《四川中醫(yī)} 1988年第7期). 應(yīng)用要點(diǎn) 主要用于治療溫邪客于肺衛(wèi),發(fā)熱咳喘之證。方用麻黃、杏仁宣肺止咳,合以葳蕤、石膏滋陰清火藥同用,一動(dòng)一靜,相互為用,為其配伍特點(diǎn).臨床應(yīng)用以外感咳嗽喘息,咽紅疼痛、汗出體重、嗜睡、發(fā)熱、脈浮數(shù),為其辨證要點(diǎn)。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千金翼方}葳蕤湯,由葳蕤、黃芩、干姜、生姜、豆豉、升麻、柴胡、黃連、白芍、石膏、梔子、芒硝組成,功能清熱解毒,滋陰除煩;主治心胸?zé)岫尽?(2)<雜病源流犀燭}葳蕤湯,由葳蕤、茯苓、酸棗仁、石膏、人參組成;功能滋陰益氣,主治陰虛火旺。 (3)<重訂通俗傷寒論》葳蕤湯,由葳蕤、生蔥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甘草、大棗組成,功能清熱,滋陰,降火,主治外感風(fēng)熱,咽喉不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