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爾·蓋茨說:一個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企業(yè)家,應該說是一個聰明的企業(yè)家。在辦事的過程中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也是一個聰明的人。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鐵木真當年進攻蒙古蔑乞兒部時,兵力不濟,后來他聯(lián)合草原雄鷹札木合,一舉殲滅蔑乞兒部,等到他與札木合爭雄時,又聯(lián)合王罕,打敗了札木合,奠定其草原霸主地位。 在自己的力量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時候,借助他人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對于一個人來說,要獲得進一步發(fā)展,更免不了借助他人的力量。 荀子在《勸學》中就說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借助于車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卻能遠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卻能渡江河。君子生性與別人無異,只是因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這就是一種善于借助外部力量的大智慧。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開放,信息傳播越來越快捷,企業(yè)的結構越來越龐大,專業(yè)分工越來越細致??總€人單槍匹馬獨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成功就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艱苦奮斗。換句話說,就是要調動外界的一切能為我所用的資源,從而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迅速達到我們的預定目標。 借力指的是借他人之力,如名人、親戚、朋友、同學等的地位、名望、財富或權力等;他人有時是你接近成功或走向成功的橋梁與階梯,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名人,他們的力量更能幫你尋到走向成功的捷徑。古往今來,借助于他人之力成功的事例真是數不勝數。漢高祖劉邦立太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皇子,生母不一,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展開了子與子、母與母之間的明爭暗斗。劉邦有位愛姬戚夫人,她想要劉邦廢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可呂后想保住自己的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張良幫忙。張良獻上一計:"皇上一直想招聘四個隱居的賢人出山,但他們始終不肯,若將他們迎為賓客,太子常請此四人赴宴,必會被皇上看見而問其原因。"果然不出張良所料,高祖以為劉盈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來,終于打消了廢去太子的念頭。 劉盈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借助了四大賢人的盛名,借助他們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之外,有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風憑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關系網中的"借"字是核心。把握了"借力"這一核心,就把握了關系網的精髓。一個人想要順順當當把事情辦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有時還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扶搖直上。一般來說,無論引薦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對你的成功有所幫助,他就是你登上高處的好榜樣,他的威信和影響對你都有用處。 在借助他人的力量時,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驟: (1)要與有影響力的人做朋友。對于一般人來說,應該隨時留心周圍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響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要盯得準,看誰有能力幫助你。 ?。?)努力求得朋友的幫助。朋友能否幫你的忙,還看你平時表現(xiàn)如何。這就要求你與人交往時,目光要放遠些,不因小利而不為,亦不因利大而為之。這樣看來,借力的功夫完全包含在不時的為人處世之道之中。 ?。?)借助一些有權力的人,或一些知名度較高的人的力量,像著名的專家學者等。因為這些權威人物都有一定的威懾力量。對方看你有"后臺"也會愿意與你合作。 ?。?)有很多人并不是不會借力,而是難為情而不愿意求人,總覺得這樣做有失體面,好像是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存在的。什么時候也別忘了,即使是拿破侖也需要別人幫他架起成功的橋梁,何況你只是一個平常之人呢?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單槍匹馬闖天下,在現(xiàn)代社會里是很難大有作為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