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說到,文天祥和杜滸、余元慶等人議定,二月二十九日深夜趕往甘露寺下長江邊,乘船逃走。這是逃走的最后機會了,因為第二天一早,他們就要被元兵押送北上。 可到了晚上,就在眾人準備依計而行時,意外又出現(xiàn)了——那個原本同意帶路出城的老兵,突然醉得不省人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意外呢?文天祥在《指南錄》“定變難”詩引中稱“忽老兵中變,醉不省”,大約事到臨頭,這老兵突然害怕了,想變卦,于是故意喝醉。當時這老兵家里還藏著文天祥先期派去的三個親信呢。老兵的妻子見家中來了陌生人,丈夫又喝醉了,便想跑去找鄰居來探問究竟。幸虧這幾個親信機靈,其中兩人先穩(wěn)住老兵的妻子,另外一人跑到府衙,將杜滸找來。杜滸稱自己是老兵的朋友,將老兵拉出家門,才化解了這場危機。 文天祥此時藏身在附近的一座帳篷里。負責(zé)看守文天祥的王千戶哪里去了呢?原來,當天晚上文天祥喝了點酒,沈頤趁機將王千戶給灌醉了。等到王千戶熟睡以后,文天祥溜了出來。看來沈頤對文天祥意欲逃跑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并在關(guān)鍵時刻伸以援手??梢姰敃r雖然元軍統(tǒng)治了江南地區(qū),但老百姓的心仍然是向著南宋朝廷的。 杜滸拖著老兵進入文天祥藏身的帳篷后,就將三十兩銀子系在老兵腰間,說:“事成之后,這銀子就歸你了!”這時老兵酒漸漸醒了,事已至此,也只得同意帶路。文天祥一行十人按約定時間,聚集在了帳篷里。轉(zhuǎn)眼到了二更時分,他們還沒有出發(fā),焦急地等候一個人的到來。 到底是什么人呢?這就要說到元軍在鎮(zhèn)江實行的宵禁制度了。所謂宵禁,就是深夜時分不準行人外出。此時文天祥他們出逃,即使有老兵作向?qū)?,可街面有大量元軍巡邏,要想堂而皇之地逃走,肯定比登天還難。他們在等誰呢?元軍的一個小番兵。 就在前兩天晚上,文天祥還在為宵禁制度發(fā)愁??汕蛇@時有個元兵頭目跑到沈頤家,閑聊之中,文天祥得知這人是劉百戶,就是管宵禁的。千戶、百戶,這都是官職的名稱,起于金,元明均襲用。文天祥便詢問劉百戶管理宵禁的具體方法,劉百戶說:“只有提著官燈,才能在街面隨意往來?!倍艥G當時也在沈頤家,聽了這話,待劉百戶出門離開后,便跟出門,有意結(jié)好。杜滸拉著劉百戶到妓館喝酒,并留宿在妓館里。兩人結(jié)為把兄弟,約定第二天晚上再來。杜滸犯愁地對劉百戶說:“我跟著丞相住在這里,每晚要安頓好他才能出來,怕宵禁無法夜行。”劉百戶說:“我送你官燈,并派個小番兵跟著,就不妨事了?!?/P> 次日深夜,果有一小番兵提著官燈,來到沈頤家中。文天祥、杜滸跟著小番兵,出門溜達了一圈,果然沒人查問。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杜滸掏出一把銀子給小番兵,叫他先回去,第二天晚上再來。小番兵才十五六歲年紀,不太懂事,拿著銀子就樂呵呵地走了。 眼看已是二更時分,小番兵會如約而來嗎?就在眾人焦慮不安時,這小番兵還真的來了。文天祥一行這時已換好了元兵的服飾,他們拎著官燈,由老兵領(lǐng)著,向城外甘露寺而來。到達一處關(guān)隘時,突然傳來幾匹馬的嘶叫聲。原來,元軍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設(shè)下關(guān)隘,并布下十幾匹馬,攔住去路。所幸元兵這時已熟睡,沒有被馬聲驚醒,文天祥一行才順利出了關(guān)隘,來到甘露寺江邊。 為防意外,文天祥事先已派了兩名親信到船上接應(yīng)。可一到江邊,大家傻了眼,哪里有船的影子?大家都在議論,是不是船夫爽約。余元慶不甘心出逃就此失敗,他趟水而行,終于在一二里外的地方,把船給找到了。大家立時興奮無比,上了船,便向江北駛?cè)ァ?/P> 據(jù)宋嚴光大《祈請使行程記》,三月初一一早,元兵就發(fā)現(xiàn)文天祥一行逃走了,遂閉城三日,在鎮(zhèn)江滿城搜捕,但卻沒有結(jié)果。負責(zé)看守文天祥的王千戶等因為失職,被囚禁起來。 文天祥一行選定的逃亡地點是真州(即今儀征)。真州尚未淪陷,得知右丞相文天祥脫逃至此,真州知州苗再成熱情地將他們迎接進州衙。 據(jù)《宋史》記載,逃脫樊籠的文天祥立即籌劃匡復(fù)大計,他聽從苗再成之計,計劃起淮東、淮西之兵,全力抗元。文天祥分別給淮東、淮西守將李庭芝、夏貴寫信,致以此意。沒想到,夏貴以淮西之地已投降元軍,只因信息不暢,真州尚未得到此信。而李庭芝卻輕信元軍散布的謠言,懷疑文天祥已叛變,密令苗再成將其誅殺。 苗再成未忍下手,將文天祥一行逐出真州城。從鎮(zhèn)江虎口脫險,文天祥滿腔熱血,希望挽救大宋江山,至此時卻是兜頭一盆冷水,他決定南下投奔益王趙昰、廣王趙昺。 原來,就在南宋朝廷決定奉表乞降的前一天晚上,為了延續(xù)宋祚,太皇太后謝道清將宋度宗的另外兩個幼子,也就是宋恭帝的哥哥趙昰、弟弟趙昺,分別封為益王和廣王,令他們出判福州和泉州。五月一日,陳宜中、陸秀夫等于福州擁立年僅9歲的趙昰稱帝,即宋端宗。 不久,文天祥歷盡千辛萬苦,到達福州。遭遇焦山之敗的張世杰,亦被任命為樞密副使。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這是后人景仰的“宋末三杰”。他們的命運,將會因南宋流亡小朝廷而發(fā)生怎樣的改變呢?下回再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