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歸散 方劑來源 漢。{金匱要略>。 組成與用法 當歸500克 黃芩500克 芍藥500克 川芎500 克 白術250克 上藥共研粗末。每服1。5克,日服2次,酒或溫開水送下。也可用飲片水煎服,各藥劑量按常規(guī)用量酌減。 功效與主治 功能養(yǎng)血安胎,清熱調經。主治妊娠血虛有熱、胎動不安,難產或月經先期腹痛,或產后虛弱、惡露不行。 現(xiàn)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胎動不安,又用于月經不調等病癥。例如。 (1)胎動不安 本方加減煎服,治療胎動不安有效。 (2)月經不調 本方加減,治療月經先期伴有腹痛者,有效。 (3)宮內胎兒生長遲緩 本方加味,治療40例。腰酸、腿軟、有流產史者,加桑寄生、續(xù)斷,納差、便溏、語音低、脈弱者,加黨參、黃芪;面色咣白呈貧血貌者,重用當歸、白術;陰虛火旺者,加生地、地骨皮,陽虛者,酌加肉桂。另以能量合劑治療作對照組。結果;痊愈39例,無效工例。孕婦體重、宮底高度、分娩時失血量、妊娠貧血治愈率和新生兒出生體重等指標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8年第3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血虛胎動不安之證。方用當歸、芍藥、川芎養(yǎng)血和血,合黃芩、白術安胎,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婦女妊娠胎動不安、舌紅、脈滑小數(shù),為其辨證要點。 改作湯劑,臨床如見腰酸,加桑寄生、菟絲子,泛惡,加蘇梗、砂仁,見紅,去川芎,加阿膠、苧麻根。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屯千金方》當歸散,由桂心、附子、川椒、當歸、澤蘭、川芎、甘草組成,主治諸折傷,腕、臂、腳疼痛不止。 (2)《太平圣惠方》當歸散,有20余首,其中治妊娠胎動不安、腹中疼痛方,組成為當歸、艾葉、阿膠、熟地黃、川芎,白芍、炮姜、炙甘草、大棗。 (3)《丹溪心法》當歸散,由當歸、炒穿山甲、炒蒲黃,朱砂,麝香組成,主治閉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