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死
本病是由于持久而嚴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梗塞壞死。一般均伴有心室功能不同程度損害;臨床上可,以見到嚴重胸痛和組織壞死的一些全身反應。常常伴有急性循環(huán)衰竭及嚴重的心律失常。 【方一】 生蒲黃、丹參、薤白、瓜蔞個15克,桂枝、半夏、桃仁、紅花、五靈脂各9克,三七、琥珀各3克。水煎服,1日2次,飯后服。 【方二】 雞腿肉150克,人參15克,麥冬25克。將洗好去皮的雞腿肉和適量冷水同時入鍋,再文火中煨開10分鐘后,下入潔凈的藥物,直煨至肉爛,加入少量鹽,味精,食用。 本方適用于因心肌梗塞引起的休克。具有復蘇、抗應激、抗休克作用。 【方三】 名蒙1個,馬蹄10個。上二味水煎,可食可飲,常服有效。 【方四】 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鹽8克,姜、蔥、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 將兔肉洗凈切塊放入砂鍋內與山楂同煮爛。入食鹽、姜、蔥、料酒、糖、味精調味服用。 此菜色澤洪亮,醇香撲鼻,肉鮮味香,酒飯均宜。功用:撲脾胃,益氣血。適用于年老體弱、久病無力、氣怯食少之人,以老年人食之最宜。此外,山楂有較持久的擴張血管和降壓、強心作用,并能增加胃酶素和脂肪分解酶,故最適用于患心臟血管疾病的老人適用。 【方五】 黑木耳15克,豬腿肉50克豆腐2塊,植物油、細鹽、黃酒、醬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醬、花椒、辣油、味精適量。先將黑木耳用溫水浸泡1小時;發(fā)脹后,除去雜質,洗凈,再入冷水中浸泡,備用;豬肉洗凈,切成肉碎,加細鹽,黃酒,醬油拌勻,備用;豆腐切成小方塊;起油鍋,放植物油2匙,中火燒熱油后,倒入肉碎、蒜泥,炒香,再下木耳,豆瓣辣醬,翻炒3分鐘后,加淡肉湯或清湯一碗,倒入豆腐,然后加細鹽少許;在炯燒10分鐘,加淀粉糊、米醋、花椒粉、辣油、味精,拌和成羹;小沸后裝碗,佐膳食。 本方調中益氣,滋腎益胃,活血散血,祛除寒濕,近年來證明,此菜有良好的抗血凝塊作用,對血管拴塞,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方六】 人參、附片各6克,桂枝12克五靈脂、蒲黃各10克辛細6克,元胡、丹參各10克,罌粟殼12克。 舌紅少苔去附片,加麥冬10克;怕冷加良姜10克、蓽茇12克,中成藥兼服蘇合香丸或冠心蘇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經脈滴注用丹參或復蘇丹參注射液。每日1劑,水煎服。 中藥處方 (一)【辨證】氣機郁結,血脈瘀阻?!局畏ā炕钛ńj?!痉矫客ü!窘M成】九香蟲10克,五靈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參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居梅ā克宸咳?劑,日服2次?!境鎏帯渴┙衲? 心肌梗塞的治療偏方:【辨證】氣陰兩虛,心陽不足,血瘀痰滯?!局畏ā恳鏆鉁仃?,養(yǎng)陰活血。【方名】養(yǎng)心湯?!窘M成】朝鮮白參12克(另煎沖),山萸肉12克,瓜蔞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紅花6克,麥冬18克,當歸18克,半夏9克,黃連3克,生川心肌梗塞的治療偏方: 【辨證】氣陰兩虛,心陽不足,血瘀痰滯。 【治法】益氣溫陽,養(yǎng)陰活血。 【方名】養(yǎng)心湯。 【組成】朝鮮白參12克(另煎沖),山萸肉12克,瓜蔞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紅花6克,麥冬18克,當歸18克,半夏9克,黃連3克,生川軍9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張伯臾方。 急性心肌梗塞 【辨證】心陽不振,血行失暢,厥脫。 【治法】回陽救逆,理氣活血。 【方名】心梗救逆湯。 【組成】紅參15克(另煎代茶飲),熟附片(先煎)15克,山萸肉18克,當歸18克,全瓜蔞12克,薤白6克,紅花6克,煅龍牡各30克,降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多次。 【出處】張伯臾方。 心肌梗塞食譜 紅花桃仁煲花枝 配方:紅花6克桃仁6克鮮墨魚(花枝)200克芹菜200克西蘭花100克冬菇50克紹酒10克醬油10克鹽5克姜5克蔥10克雞湯500毫升素油50克 制作: 1.把紅花洗凈,桃仁開水焯透去皮尖,冬菇洗凈切兩半;墨魚洗凈,切3厘米見方塊;芹菜切3厘米長的段,西蘭花撕成小花朵。蔥切段,姜切片。 2.把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加入蔥、姜爆香,放入墨魚,加入紹酒、鹽、醬油、冬菇、西蘭花、紅花、桃仁,炒勻,加入雞湯,用文火煲至濃稠,熟透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花枝50克,蘭花、芹菜隨意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滋補氣血。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食用。 附片山楂牛肉湯 配方:熟附片15克山楂20克牛肉200克紹酒10克蔥10克姜5克鹽5克上湯1000毫升 制作:1.把附片洗凈,山楂洗凈去核,切片;牛肉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蔥切段,姜拍松。 2.把牛肉、紹酒、蔥、姜放在一個盆內,腌漬30分鐘。附片放入燉鍋內,加水100毫升,用武火燒沸,文火煮l小時后,再加入牛肉、上湯在燉鍋內,再用武火燒沸,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牛肉50克,喝湯。 功效:回逆救陽,滋補氣血。心肌梗塞患者食用。四肢發(fā)冷、面色青白者食之尤宜。 川芎紅花當歸燉仔雞 配方:川芎6克當歸6克紅花6克仔雞1只紹酒10克蔥10克姜5克鹽5克 制作:1.把川芎切片,紅花洗凈,當歸切片;仔雞宰殺后,去毛及內臟、爪。 2.把仔雞放入婉鍋內,加入紹酒、鹽、蔥、姜,再加入上湯2000毫升,再放入當歸、川芎、紅花。 3.把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雞肉50克,隨意喝湯。 功效:活血化瘀,滋補氣血。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食用 【中醫(yī)驗方】 1.陽氣衰微型持續(xù)心痛,氣短胸悶,汗出肢冷,水腫尿少,舌淡而胖,脈微細。治宜益氣溫陽活血。方藥四逆湯加味:人參9克,制附片、干姜、桂枝、茯苓、澤瀉、川芎、炙甘草各10克,丹參15克。 2.心脈瘀阻型心前劇痛、心悸憋氣、胸悶心煩,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治宜活血化瘀止痛。方藥失笑散加味:五靈脂、蒲黃、紅花、郁金、枳殼各10克,延胡索12克,檀香3克,丹參30克。 3.痰熱痹阻型心區(qū)持續(xù)劇疼,心煩嘔吐,口干口苦,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化痰通絡。方藥黃連溫膽湯加味:瓜蔞、丹參、茯苓各15克,竹茹、半夏、枳殼、郁金、川芎、陳皮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黃連5克。 【民間偏方】 方1朱砂蛋黃油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配方】雞蛋黃油30克,朱砂、珍珠粉各3克。 【制用法】共入油內拌勻。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1O天。 【功效】用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后心絞痛。 方2飲水療法預防心肌梗塞 【配方】溫開水1杯。 【制用法】頭天晚上晾半杯開水,次日晨洗漱后,再加半杯開水溫服,養(yǎng)成晨起即飲溫水的習慣。 【功效】延緩衰老,預防腦血栓、心肌梗塞等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注:據(jù)《老年報》介紹,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有55%是紅細胞等有形物質,如果體內水分不足,血液濃度增高,正常流速受到干擾,有形物質就可能堵塞血管,出現(xiàn)血液凝固趨勢,從而引起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這種現(xiàn)象最易發(fā)生在早晨起床后的3個小時內。因此起床后喝點開水,對老年人尤其重要。 【飲食療法】 方1桂圓肉20克,蓮子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粥分食。用于心梗后期調養(yǎng)。 方2佛手10克,郁金15克,煎取藥汁,打入荷包蛋2個食用。能順氣安神。 方3茯苓15克,淮山藥10克,炒黃后研成細末,與藕粉30克同煮,熟后食用,補氣安神。 方4遠志8克,夜交藤15克,豬心1個,洗凈、切片,燉湯飲用??绅B(yǎng)心安神。 方5何首烏20克,酸棗仁15克,加水煎煮,去掉藥渣,加入淀粉5克,濃縮成羹,飲用。能養(yǎng)陰安神。 方6沙參30克,麥冬20克,龍眼肉40克,煮成濃汁,加入冰糖少許飲用。能滋陰補氣安神。 【生活宜忌】 1.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時必然要彎腰屏氣,其生理效應與用力屏氣大致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fā)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 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對任何事情要能泰然處之;參加適當?shù)捏w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即使比賽也應以鍛煉身.體增加樂趣為目的,不以輸贏論高低。 3.適度鍛煉 一般來說,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認真的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20分鐘,但也不宜超過50分鐘。開始時要先活動一下身體,如舉臂、伸腿等。鍛煉結束時要做一些放松活動,不應立即停止活動,更不應鍛煉后馬上上床休息,否則容易引起頭暈,對心臟不利。運動鍛煉不要過度,過度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使左心室過度疲勞促使發(fā)生心力衰竭。運動量一般可視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 4.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 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冠心病較嚴重的病人要在他人幫助下進行洗澡。 5.要注意氣候變化 在嚴寒或強冷空氣的影響下,冠狀動脈可發(fā)生痙攣并繼發(fā)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氣候急劇變化、氣壓低時,冠心病病人會感到有明顯不適。資料表明,低溫、大風、陰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誘因之一。所以每遇氣候惡劣時,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適當加服擴冠藥物進行保護。 6.做好日常保護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種保護措施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懂得和識別心肌梗塞的先兆癥狀并給予及時處理。 7.應急措施 如果出現(xiàn)心肌梗塞的先兆癥狀,千萬不要驚慌,首先病人應立刻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精神過度緊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請醫(yī)生上門,就地診治。同時做好送往醫(yī)院的準備。交通工具必須平穩(wěn)舒適。病人應避免走動,情況相對穩(wěn)定時以擔架運送。運送途中可持續(xù)或間斷使用硝酸甘油等擴冠藥。癥狀嚴重心電圖變化時按心肌梗塞處理。梗塞先兆得到及時處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發(fā)生心肌梗塞,梗塞范圍也較小,癥狀較輕,并發(fā)癥少,易于康復,存活率明顯提高。 8.患者在飲食上有哪些宜忌 (1)采取高纖飲食 據(jù)研究,水溶性的食物纖維有助于降低血膽固醇的含量。這類纖維見于大麥、豆類、糙米、水果、葡萄糖甘露醇、燕麥。燕麥麩及糙米糠,是降低膽固醇的最佳選擇。因為纖維會吸收食物中的礦物質,因此需額外補充礦物質,但勿與纖維同時使用。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選擇:杏仁果、啤酒酵母、谷類、生羊奶及生羊奶產品、芝麻。 (2)盡量減少維生素D的攝取 勿由高脂的乳品中獲取維生素D,這類食品易促成動脈堵塞。應避免均質化的產品,例如牛奶及其他乳制品。這些均質化產品含有黃嘌呤氧化酶,會破壞動脈及導致動脈硬化。 (3)勿喝酒及咖啡 酒、咖啡、可樂、香煙及其他刺激性物質.均應剔除。避免魚肝油,尤其當喝酒時。盡量少喝飲料,僅喝蒸餾水。 (4)喝大麥水 大麥水有益健康。用約3升的水加1杯大麥,煮沸3小時,經常飲用。 (5)勿食紅肉、精致調味品 豬、牛、羊肉和精致調味的食物、糖、白面粉都不宜食用。精制糖引起血糖的各種變化,使所有的細胞產生有害的反應。血糖忽高忽低的驟變,將威脅到細胞內糖分的穩(wěn)定性。紅肉中所含的膽固醇是動脈硬化病人的大忌。 (6)補充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對健康是相當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即體內無法自制而必須靠食物供應的脂肪酸。三種必需脂肪酸分別是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及花生四烯酸。 (7)食用低溫壓縮植物油 好的脂肪是多元不飽和脂肪,即所有在室溫里呈液態(tài)的植物油。僅使用低溫壓縮油,所謂低溫壓縮即指制造過程中未曾加熱超過43℃,這是酵素開始毀壞的溫度。橄欖油、花生油、葵花子油、大豆沙拉油、亞麻仁油、櫻草油、黑醋粟油等等,均含不飽和脂肪酸,屬于多不飽和脂肪,也是好的食用油。 1蔞薤桃仁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蔞薤桃仁湯郁金,香附半夏全當歸, 橘紅丹參茯苓楂,心肌梗死急救宜。 【組成】栝蔞10克,桃仁9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全當歸10克,半夏10克,薤白6克,紅花6克,橘紅6克,丹參15克,茯苓12克,生山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解】急性心肌梗死,乃危重病也,其病位在心,其發(fā)病與肝、腎、脾諸臟盛衰有關,多為急性心肌梗死,證屬陰乘陽位,清陽失曠,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此方在栝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又增以理氣解郁、活血化瘀之藥,效力更著。由于痰性黏滯,阻于心胸,易窒陽氣,滯血運,??蓪е绿叼龌ソY,因此,在化痰散結的同時,最宜配用活血化瘀之藥。故方用栝蔞、薤白、半夏、橘紅通陽散結,寬胸化痰;桃仁、紅花、丹參、郁金、當歸活血化瘀通脈;香附芳香走竄,理氣解郁。諸藥相伍,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 【主治】急性心肌梗死,癥見胸痛引臂徹背、胸悶氣促、得飲則作惡欲吐、苔白膩、脈細滑。 2通梗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施今墨方) 【歌訣】通梗湯里九香蟲,香附丹參五靈脂, 三七木香延胡索,活血通絡及時醫(yī)。 【組成】九香蟲10克,五靈脂10克,延胡索15克,香附10克,丹參12克,三七粉3克(研末分2次送服),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絡。 【方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七情內傷,憂思惱怒,常可導致氣機郁結,血脈瘀阻不通,故而導致心前區(qū)隱痛。運用活血化瘀通絡法治療本病,宜將理氣藥與活血藥共用,使氣能帥血,血脈通利,自無心痛之疾。方中以木香、香附、九香蟲理氣解郁,調達氣機;丹參、五靈脂、延胡索、三七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合而用之,共奏理氣解郁,活血通絡之功。 【主治】慢性心肌梗死。 3養(yǎng)心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養(yǎng)心湯中白人參,栝蔞薤白與麥冬, 當歸紅花山萸肉,附片夏連生川軍。 【組成】朝鮮白參12克(另煎沖),山萸肉12克,栝蔞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紅花6克,麥冬18克,當歸18克,半夏10克,生川軍9克(后下),黃連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益氣溫陽,養(yǎng)陰活血。 【方解】心痛一證,以膻中或左胸部反復發(fā)作疼痛為特點,辨治可分虛實兩端,但實證可以轉為虛證,虛證也可兼有邪實,以致虛實互見,變化多端。對于出現(xiàn)這類錯綜復雜癥狀的患者,宜將益氣溫陽、化痰散結、滋補心陰、活血祛瘀等祛熔為一爐,旨在使陰平陽秘,氣血調和,血脈通暢。故方中以白人參、附子、麥冬、山萸肉益氣養(yǎng)陰;栝蔞、半夏、薤白通陽散結、滌痰寬胸;當歸、紅花、川軍活血祛瘀通脈。合而用之,而能益氣溫陽,養(yǎng)陰活血。 【主治】心肌梗死,癥見胸悶神倦、動則汗出、畏寒、便秘、脈細遲。 4益心活血方 【來源】楊思澍《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驗方匯海》(俞芝江方) 【歌訣】益心活血歸芪參,麥冬赤芍郁金全, 紅花桂枝清半夏,川芎枳實紫丹參。 【組成】黃芪30克,人參10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紅花12克,桂枝9克,丹參30克,川芎10克,枳實10克,半夏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補益心氣,活血通脈。 【方解】心肌梗死病機為本虛(氣虛)標實(血瘀)。治療中治本應著眼于“補”,即益氣活血;治標應著眼于“通”,即宣痹通陽,通補兼施,才能轉危為安。方中用黃芪、黃精、人參、天麥冬等同補氣血,增強心臟功能;用丹參、川芎、當歸、紅花、郁金、赤芍等活血通脈,改善全身循環(huán)。相互配合,故能促進全身機能迅速恢復。 【主治】冠心病之心肌梗死,癥見心前區(qū)突發(fā)持續(xù)性劇疼,可伴發(fā)嘔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發(fā)紺、血壓降低、脈細弱、心音減低、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加減】陽虛加附子,重用桂枝;陰虛加玉竹、玄參、生地;氣滯加蘇合香、絳香;瘀重加失笑散;痛甚,加延胡、三七、乳香、沒藥或麝香;便秘加番瀉葉或生大黃;氣陰兩虛加生脈散;心律失常加復脈湯;痰阻加溫膽湯或小陷胸湯;陽脫重用獨參湯,或參附湯合生脈散。 5愈梗通瘀湯 【來源】李寶順《名醫(yī)名方錄》(陳可冀方) 【歌訣】愈梗通瘀生曬參,歸芪玄胡紫丹參, 半夏陳皮生大黃,芎藤佩蘭廣藿香。 【組成】生曬人參10克,生黃芪15克,紫丹參15克,全當歸10克,玄胡索10克,川芎藤10克,廣藿香12克,佩蘭1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黃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口服。也可制成丸劑,供康復期應用,1日3次,1次口服3克。 【功效】扶正益氣生肌,行氣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脈。 【方解】心肌梗死實為心脈痹阻病癥,屬內科急癥。臨床常表現(xiàn)氣虛氣滯,血瘀濁阻,或氣陰兩虛,氣滯血瘀濁阻,證情復雜而險惡,通常采用標本并治,通補兼施的治法。愈梗通瘀湯方中人參與黃芪并用,扶正益氣生??;當歸與丹參并用,調氣養(yǎng)血活血,使氣血各有所歸,即所謂“歸所當歸”;玄胡與川芎并用,可增強理氣定痛,化瘀抗栓通脈之功;心梗時由于氣血驟阻,脾失健運,氣機不暢,升降失司,濕濁上泛,則可見苔膩脈滑,納呆嘔惡,大便干結,本方用大黃,通瘀化濁阻而推陳致新;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張仲景早有“嘔加半夏”之古典醫(yī)訓,配以陳皮理氣和中,治療濁阻尤好,況且《本草綱目》對陳皮本有可治“途中心痛”之語云。 【主治】心肌梗死急性期及康復期應用,可促進愈合,消瘀抗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加減】若血壓過低甚而休克陽脫者,可同時服用生脈四逆湯加肉桂;汗出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黃芪加至30克;七情不暢,胸悶脅脹者,可以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進退應用;心痛劇時,可噙服蘇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細辛3~6克,三七粉3克沖服;大便不暢或干結者,可加桃仁10克,火麻仁10克,服后便通暢者,可改用番瀉葉10克,泡水當茶飲;坐臥不安者,可加棗仁30克,夜交藤30克。 6心梗救逆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心梗救逆熟附片,紅參當歸全栝蔞, 紅花龍骨山萸肉,絳香薤白煅牡蠣。 【組成】紅參15克 (另煎代茶), 熟附片15克 (先煎), 山萸肉10克, 當歸18克,全栝蔞12克, 薤白6克, 紅花6克, 煅龍骨30克, 煅牡蠣30克, 絳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回陽救逆,理氣活血。 【方解】心腎之陽氣俱不足者,可導致虛陽欲脫之厥逆,屬急重危癥。此時亟宜選紅參、附子、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回陽救逆固脫;同時配以栝蔞、薤白化痰散結,絳香、當歸、紅花活血化瘀通絡,則效力更增;紅參為治虛勞內傷第一要藥,故方中重用之,以補氣固脫。正如《藥性本草》所說:“……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BR>【主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癥見突發(fā)心前區(qū)絞痛、頭暈隨即昏倒、面色蒼白、神志不清、小便自遺、冷汗?jié)褚?、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脈細欲絕。 7益心活血湯 【來源】《中國中醫(yī)急癥》(5)2002年(羅新民方) 【歌訣】益心活血桂歸參,芍芪葛蒲仙靈脾, 川芎丹參楂麥夏,炙草薤白三七苓。 【組成】人參1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當歸15克,三七10克,黃芪15克,葛根12克,仙靈脾15克,蒲黃10克,川芎10克,丹參15克,山楂15克,麥冬9克,法半夏15克,薤白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補心溫陽,化瘀通脈。 【方解】急性心肌梗死多以心氣虧虛,甚則心陽虛損為本,瘀血痰濁阻絡為標。瘀血痰濁阻塞血脈,不通則痛,久之致心陽虛衰。故治療上應及時消降血瘀痰濁,補心氣,溫心陽。本方以補心溫陽,化瘀通脈為法。方中以人參、黃芪、炙甘草補中益氣;桂枝、白芍、仙靈脾溫陽通脈,振奮心陽;麥冬養(yǎng)陰,以陰中求陽;當歸、三七、丹參、蒲黃、川芎活血化瘀;葛根升舉陽氣,舒筋通絡;山楂消脂解凝。諸藥合用,共奏溫陽益氣,化瘀通脈之功。 【主治】急性心肌梗死(心氣虧虛,痰瘀阻絡型)。 【加減】伴寒凝心脈者,加附片、細辛以溫散寒邪,通陽止痛;伴痰熱內結者,去仙靈脾,加黃連、竹茹或小陷胸湯以清熱化痰瀉火;伴情志不遂者,加柴胡、枳殼、郁金等以疏理氣機,理脾和胃;伴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以鎮(zhèn)肝熄風;伴腎陰不足之虛火內擾者,可合用黃連阿膠湯以滋陰降火寧神;伴熱傷津液之大便不通者,加用增液承氣湯以通腑泄熱,養(yǎng)陰生津;伴心律失常,心率快者,加紫石英、龍齒;伴心房纖顫者,加柏子仁、仙鶴草;伴房性早搏者,加苦參;伴室性早搏者,加甘松。 8舒心消痛湯 【來源】王燦暈《中華名醫(yī)方新傳·心血管病》(王燦暉方) 【歌訣】舒心消痛栝蔞仁,郁金丹參與蘇羅, 細芎玄胡失笑散,心梗用之療效佳。 【組成】栝蔞仁10克,郁金10克,蘇羅子10克,延胡索10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失笑散12克(包),細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通散寒,化瘀通脈。 【方解】方中栝蔞仁、郁金、蘇羅子利氣開郁,豁痰通痹;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去滯生新;細辛辛香走竄,善通經絡;延胡索、失笑散之配,則祛瘀之時心痛立消,止痛之時瘀血俱化;栝蔞仁滌痰而解郁滯,配細辛之香竄通絡,則除痰之時得斷生痰之根。諸藥配合成方,共奏理氣豁痰,祛瘀止痛,暢脈舒心之功。 【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陽衰微,陰寒凝滯型),癥見心胸憋悶作痛、痛甚則連及上肩背、心悸息促、日久不愈、反復發(fā)作、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膩、脈弦緊或細澀。 【加減】氣虛明顯,氣短息促、胸悶心悸甚,加黨參、黃芪、黃精、五味子;陰虛較甚,癥見口干舌紅、脈細數(shù)者,去細辛、川芎,加赤芍、葛根、生地、首烏、玉竹;心腎陽虛、寒凝胸中而見冷痛、形寒肢冷、腰酸尿頻、舌淡脈遲者,加桂枝、仙靈脾、補骨脂。 治心肌梗死妙方 1蔞薤桃仁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蔞薤桃仁湯郁金,香附半夏全當歸, 橘紅丹參茯苓楂,心肌梗死急救宜。 【組成】栝蔞10克,桃仁9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全當歸10克,半夏10克,薤白6克,紅花6克,橘紅6克,丹參15克,茯苓12克,生山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解】急性心肌梗死,乃危重病也,其病位在心,其發(fā)病與肝、腎、脾諸臟盛衰有關,多為急性心肌梗死,證屬陰乘陽位,清陽失曠,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此方在栝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又增以理氣解郁、活血化瘀之藥,效力更著。由于痰性黏滯,阻于心胸,易窒陽氣,滯血運,??蓪е绿叼龌ソY,因此,在化痰散結的同時,最宜配用活血化瘀之藥。故方用栝蔞、薤白、半夏、橘紅通陽散結,寬胸化痰;桃仁、紅花、丹參、郁金、當歸活血化瘀通脈;香附芳香走竄,理氣解郁。諸藥相伍,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 【主治】急性心肌梗死,癥見胸痛引臂徹背、胸悶氣促、得飲則作惡欲吐、苔白膩、脈細滑。
2通梗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施今墨方) 【歌訣】通梗湯里九香蟲,香附丹參五靈脂, 三七木香延胡索,活血通絡及時醫(yī)。 【組成】九香蟲10克,五靈脂10克,延胡索15克,香附10克,丹參12克,三七粉3克(研末分2次送服),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活血通絡。 【方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七情內傷,憂思惱怒,??蓪е職鈾C郁結,血脈瘀阻不通,故而導致心前區(qū)隱痛。運用活血化瘀通絡法治療本病,宜將理氣藥與活血藥共用,使氣能帥血,血脈通利,自無心痛之疾。方中以木香、香附、九香蟲理氣解郁,調達氣機;丹參、五靈脂、延胡索、三七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合而用之,共奏理氣解郁,活血通絡之功。 【主治】慢性心肌梗死。
3養(yǎng)心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養(yǎng)心湯中白人參,栝蔞薤白與麥冬, 當歸紅花山萸肉,附片夏連生川軍。 【組成】朝鮮白參12克(另煎沖),山萸肉12克,栝蔞12克,熟附片6克(先煎),薤白6克,紅花6克,麥冬18克,當歸18克,半夏10克,生川軍9克(后下),黃連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益氣溫陽,養(yǎng)陰活血。 【方解】心痛一證,以膻中或左胸部反復發(fā)作疼痛為特點,辨治可分虛實兩端,但實證可以轉為虛證,虛證也可兼有邪實,以致虛實互見,變化多端。對于出現(xiàn)這類錯綜復雜癥狀的患者,宜將益氣溫陽、化痰散結、滋補心陰、活血祛瘀等祛熔為一爐,旨在使陰平陽秘,氣血調和,血脈通暢。故方中以白人參、附子、麥冬、山萸肉益氣養(yǎng)陰;栝蔞、半夏、薤白通陽散結、滌痰寬胸;當歸、紅花、川軍活血祛瘀通脈。合而用之,而能益氣溫陽,養(yǎng)陰活血。 【主治】心肌梗死,癥見胸悶神倦、動則汗出、畏寒、便秘、脈細遲。
4益心活血方 【來源】楊思澍《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驗方匯?!罚ㄓ嶂ソ剑?/P> 【歌訣】益心活血歸芪參,麥冬赤芍郁金全, 紅花桂枝清半夏,川芎枳實紫丹參。 【組成】黃芪30克,人參10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紅花12克,桂枝9克,丹參30克,川芎10克,枳實10克,半夏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補益心氣,活血通脈。 【方解】心肌梗死病機為本虛(氣虛)標實(血瘀)。治療中治本應著眼于“補”,即益氣活血;治標應著眼于“通”,即宣痹通陽,通補兼施,才能轉危為安。方中用黃芪、黃精、人參、天麥冬等同補氣血,增強心臟功能;用丹參、川芎、當歸、紅花、郁金、赤芍等活血通脈,改善全身循環(huán)。相互配合,故能促進全身機能迅速恢復。 【主治】冠心病之心肌梗死,癥見心前區(qū)突發(fā)持續(xù)性劇疼,可伴發(fā)嘔吐、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發(fā)紺、血壓降低、脈細弱、心音減低、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加減】陽虛加附子,重用桂枝;陰虛加玉竹、玄參、生地;氣滯加蘇合香、絳香;瘀重加失笑散;痛甚,加延胡、三七、乳香、沒藥或麝香;便秘加番瀉葉或生大黃;氣陰兩虛加生脈散;心律失常加復脈湯;痰阻加溫膽湯或小陷胸湯;陽脫重用獨參湯,或參附湯合生脈散。
5愈梗通瘀湯 【來源】李寶順《名醫(yī)名方錄》(陳可冀方) 【歌訣】愈梗通瘀生曬參,歸芪玄胡紫丹參, 半夏陳皮生大黃,芎藤佩蘭廣藿香。 【組成】生曬人參10克,生黃芪15克,紫丹參15克,全當歸10克,玄胡索10克,川芎藤10克,廣藿香12克,佩蘭1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黃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口服。也可制成丸劑,供康復期應用,1日3次,1次口服3克。 【功效】扶正益氣生肌,行氣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脈。 【方解】心肌梗死實為心脈痹阻病癥,屬內科急癥。臨床常表現(xiàn)氣虛氣滯,血瘀濁阻,或氣陰兩虛,氣滯血瘀濁阻,證情復雜而險惡,通常采用標本并治,通補兼施的治法。愈梗通瘀湯方中人參與黃芪并用,扶正益氣生肌;當歸與丹參并用,調氣養(yǎng)血活血,使氣血各有所歸,即所謂“歸所當歸”;玄胡與川芎并用,可增強理氣定痛,化瘀抗栓通脈之功;心梗時由于氣血驟阻,脾失健運,氣機不暢,升降失司,濕濁上泛,則可見苔膩脈滑,納呆嘔惡,大便干結,本方用大黃,通瘀化濁阻而推陳致新;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張仲景早有“嘔加半夏”之古典醫(yī)訓,配以陳皮理氣和中,治療濁阻尤好,況且《本草綱目》對陳皮本有可治“途中心痛”之語云。 【主治】心肌梗死急性期及康復期應用,可促進愈合,消瘀抗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加減】若血壓過低甚而休克陽脫者,可同時服用生脈四逆湯加肉桂;汗出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黃芪加至30克;七情不暢,胸悶脅脹者,可以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進退應用;心痛劇時,可噙服蘇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細辛3~6克,三七粉3克沖服;大便不暢或干結者,可加桃仁10克,火麻仁10克,服后便通暢者,可改用番瀉葉10克,泡水當茶飲;坐臥不安者,可加棗仁30克,夜交藤30克。
6心梗救逆湯 【來源】柴國釗《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張伯臾方) 【歌訣】心梗救逆熟附片,紅參當歸全栝蔞, 紅花龍骨山萸肉,絳香薤白煅牡蠣。 【組成】紅參15克 (另煎代茶), 熟附片15克 (先煎), 山萸肉10克, 當歸18克, 全栝蔞12克, 薤白6克, 紅花6克, 煅龍骨30克, 煅牡蠣30克, 絳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回陽救逆,理氣活血。 【方解】心腎之陽氣俱不足者,可導致虛陽欲脫之厥逆,屬急重危癥。此時亟宜選紅參、附子、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回陽救逆固脫;同時配以栝蔞、薤白化痰散結,絳香、當歸、紅花活血化瘀通絡,則效力更增;紅參為治虛勞內傷第一要藥,故方中重用之,以補氣固脫。正如《藥性本草》所說:“……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 【主治】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癥見突發(fā)心前區(qū)絞痛、頭暈隨即昏倒、面色蒼白、神志不清、小便自遺、冷汗?jié)褚?、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脈細欲絕。
7益心活血湯 【來源】《中國中醫(yī)急癥》(5)2002年(羅新民方) 【歌訣】益心活血桂歸參,芍芪葛蒲仙靈脾, 川芎丹參楂麥夏,炙草薤白三七苓。 【組成】人參1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當歸15克,三七10克,黃芪15克,葛根12克,仙靈脾15克,蒲黃10克,川芎10克,丹參15克,山楂15克,麥冬9克,法半夏15克,薤白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補心溫陽,化瘀通脈。 【方解】急性心肌梗死多以心氣虧虛,甚則心陽虛損為本,瘀血痰濁阻絡為標。瘀血痰濁阻塞血脈,不通則痛,久之致心陽虛衰。故治療上應及時消降血瘀痰濁,補心氣,溫心陽。本方以補心溫陽,化瘀通脈為法。方中以人參、黃芪、炙甘草補中益氣;桂枝、白芍、仙靈脾溫陽通脈,振奮心陽;麥冬養(yǎng)陰,以陰中求陽;當歸、三七、丹參、蒲黃、川芎活血化瘀;葛根升舉陽氣,舒筋通絡;山楂消脂解凝。諸藥合用,共奏溫陽益氣,化瘀通脈之功。 【主治】急性心肌梗死(心氣虧虛,痰瘀阻絡型)。 【加減】伴寒凝心脈者,加附片、細辛以溫散寒邪,通陽止痛;伴痰熱內結者,去仙靈脾,加黃連、竹茹或小陷胸湯以清熱化痰瀉火;伴情志不遂者,加柴胡、枳殼、郁金等以疏理氣機,理脾和胃;伴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以鎮(zhèn)肝熄風;伴腎陰不足之虛火內擾者,可合用黃連阿膠湯以滋陰降火寧神;伴熱傷津液之大便不通者,加用增液承氣湯以通腑泄熱,養(yǎng)陰生津;伴心律失常,心率快者,加紫石英、龍齒;伴心房纖顫者,加柏子仁、仙鶴草;伴房性早搏者,加苦參;伴室性早搏者,加甘松。
8舒心消痛湯 【來源】王燦暈《中華名醫(yī)方新傳·心血管病》(王燦暉方) 【歌訣】舒心消痛栝蔞仁,郁金丹參與蘇羅, 細芎玄胡失笑散,心梗用之療效佳。 【組成】栝蔞仁10克,郁金10克,蘇羅子10克,延胡索10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失笑散12克(包),細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通散寒,化瘀通脈。 【方解】方中栝蔞仁、郁金、蘇羅子利氣開郁,豁痰通痹;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去滯生新;細辛辛香走竄,善通經絡;延胡索、失笑散之配,則祛瘀之時心痛立消,止痛之時瘀血俱化;栝蔞仁滌痰而解郁滯,配細辛之香竄通絡,則除痰之時得斷生痰之根。諸藥配合成方,共奏理氣豁痰,祛瘀止痛,暢脈舒心之功。 【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陽衰微,陰寒凝滯型),癥見心胸憋悶作痛、痛甚則連及上肩背、心悸息促、日久不愈、反復發(fā)作、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膩、脈弦緊或細澀。 【加減】氣虛明顯,氣短息促、胸悶心悸甚,加黨參、黃芪、黃精、五味子;陰虛較甚,癥見口干舌紅、脈細數(shù)者,去細辛、川芎,加赤芍、葛根、生地、首烏、玉竹;心腎陽虛、寒凝胸中而見冷痛、形寒肢冷、腰酸尿頻、舌淡脈遲者,加桂枝、仙靈脾、補骨脂。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內科(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