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窩組織炎
仙人掌糊劑 [藥物]新鮮仙人掌適量。 [用法]根據(jù)病灶大小,取新鮮仙人掌適量,去刺后搗爛外敷患處,每 隔 12 小時更換 1 次。 [病例] 某女,42 歲。因左側牙痛后頰腮部出現(xiàn)紅腫,疼痛拒按,口 張不開,經(jīng)用青、鏈霉素治療 2 天,效果不佳。舌苔黃膩,脈洪數(shù)。取新鮮 仙人掌搗爛外敷患處,4 次后紅腫、疼痛明顯減輕,8 次后痊愈。 [來源] 高九安?四川中醫(yī) 蜂房散 [藥物] 蜂房 1 個(約 30 克),生白礬未 30 克,梅片少許。 [用法]將蜂房放在鐵片上,口向上,蜂房孔內填滿白礬未,然后將鐵 片再放火上加熱,燒至蜂房變黑、白礬變成海綿狀為止。取下蜂房和枯礬, 研未,最后加入梅片,再研片刻,裝瓶內備用。用前先將患處用淡鹽水沖洗 凈,法除膿血痂;取藥未少許,用麻油調和成膏狀,用雞羽毛或新毛筆蘸藥 膏涂擦患處。開始 1 天涂 1 次,2~3 天后,2 天涂 1 次。凡涂下次藥時,前 次藥不除掉,直至結痂脫落而愈為止。 [療效]此方治療蜂窩組織炎有良效。 [來源] 李德新,等。四川中醫(yī) 三粉膏 [藥物] 輕粉、官粉、紅粉、梅片各等量。 [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未,用凡士林調成糊狀,貯瓶備用。用前先用 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待干燥后再用 2%碘酒做瘡口周圍消毒,但不要脫碘。用藥 膏敷在創(chuàng)面上,外用敷料包扎,每天換藥 1 次。如感染較深,用紗布條調藥 膏,插入蜂窩孔內,每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蜂窩組織炎,7 天后不再有新的蜂窩孔出現(xiàn),15 天后 痊愈。 [病例] 王××,男,52 歲。3 個月前頸部生一癤腫,掀紅疼痛,感 染后未及時治療,很快蔓延擴大,經(jīng)中西藥物治療效果均不佳。后用三粉膏 外敷 1 周,癥狀明顯好轉,新鮮肉芽組織明顯生長,色澤紅潤,繼續(xù)治療 15 天痊愈。 [來源] 徐應坤,等。四川中醫(yī) 注:官粉即鉛粉,紅粉即升粉。 銀芙二黃散 [藥物] 金銀花、黃柏各 30 克,大黃、芙蓉花(或葉)各 20 克。 [用法] 上 4 藥分別研細,拌勻,加入開水調成糊狀,敷在癰腫處。 敷藥時需露出膿頂,使?jié)⒑竽撘号帕魍〞?,每天換藥 1 次。 [療效] 此方治療蜂窩組織炎 5 例,均痊愈。 [病例] 黃××,女,46 歲。3 天前后頸部生一粟粒大瘡癤?紅腫疼 痛,伴有畏寒發(fā)熱。后因抓傷及擠壓,2 天后紅腫加劇,迅速向周圍擴散約 雞蛋大,中心高腫,有數(shù)個膿頭,疼痛難忍,夜不能眠。診為蜂窩組織炎。 投以銀芙二黃散外敷治療,2 天后紅腫明顯減輕,排出大量膿液,5 天后紅腫 消失, ?。保?天后痊愈。 [來源] 王紹貴?四川中醫(yī) 治蜂窩組織炎妙方 1仙方活命飲 【來源】宋·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 【歌訣】仙方活命金銀花,皂刺花粉穿山甲, 乳沒歸芍陳貝草,白芷防風效堪夸。 【組成】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天花粉9克,乳香9克,沒藥9克,白芷9克,赤芍9克,貝母9克,防風9克,當歸尾9克,甘草9克,陳皮9克,金銀花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黃酒為引。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化瘀。 【方解】本方為瘡瘍初起,治以散結消腫的代表方劑,被譽為“外科之首方,瘡瘍之圣藥”。方中用防風、白芷疏散消腫,調和營衛(wèi);銀花、甘草清熱解毒;歸尾、赤芍、乳香、沒藥行瘀活血止痛;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貝母軟堅散結;陳皮行氣破滯。諸藥合用,可使氣血通暢,腫消痛止。凡瘡瘍初起,紅腫熱痛,體質壯實者均可使用。膿未成者,服之可消;膿已成者,服之可排。 【主治】瘡瘍腫毒初起,紅腫熱痛、或伴惡寒發(fā)熱、或瘡瘍已經(jīng)化膿、腫痛未潰者。可用于急性蜂窩組織炎、深部膿腫、癤腫、膿皰瘡、急性乳腺炎、扁桃體炎、急、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初起化膿性炎癥、有頭疽、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淋巴結炎、闌尾周圍膿腫、術后腹膜或腹直肌血腫、血管性皮膚病、白塞氏綜合征、消化性潰瘍、下痢膿血、胃黏膜脫垂、急性食道炎、急性風濕熱腎周圍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胰腺炎、帶下、陰癢等病癥。 【加減】臨床如見熱毒壅盛、癥情較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馬齒莧、野菊花、連翹等增強清熱解毒作用;若腫塊范圍不太深者,可減去穿山甲、皂角刺;若大熱、大渴傷津者,宜減去白芷、防風、陳皮、黃酒;若病程太長,久治不愈者的多發(fā)性癤腫,可去甘草,加昆布、海藻、夏枯草等;兼有血熱,加牡丹皮、生地黃;兼有便秘,加大黃;膿熟將潰,或兼有氣虛,加生黃芪。此外,根據(jù)瘡瘍發(fā)生的部位不同,適當加入引經(jīng)藥,使藥力直達病所,以提高療效。例如,發(fā)生于頭部,加川芎;頸項,加羌活、葛根;胸部,加瓜蔞皮、白芥子;脅部,加柴胡、青皮;腰背,加秦艽;上肢,加姜黃;下肢,加牛膝等。 本方除內服外,還可將藥渣搗爛,敷于患處。 【附記】陰證瘡瘍忌服本方;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須慎用;瘡瘍已潰亦不宜服用。
2五神湯 【來源】清·陳士鐸《洞天奧旨》 【歌訣】下肢瘡癰五神湯,紫花地丁金銀花, 茯苓牛膝車前子,清熱解毒利濕熱。 【組成】金銀花15~30克,紫花地丁15~30克,茯苓15克,車前15克,牛膝9~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解毒,分利濕熱。 【方解】方用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合以茯苓、車前子利水滲濕;更配以牛膝引藥下行,達于病所。合而用之,共奏清熱解毒,分利濕熱之功。 【主治】瘡瘍生于膝部或委中穴處而見紅腫焮痛、小便赤澀、舌苔黃膩,證屬濕熱凝結者。可用于多種化膿性炎癥、蜂窩組織炎、癤腫、深部膿腫、下肢丹毒、骼窩流注以及泌尿系感染(熱淋)等病癥。 【加減】如見局部紅腫,加赤芍、丹皮;疼痛較劇,加乳香、沒藥;膿熟將潰,加穿山甲、皂角刺;兼有發(fā)熱,加蒲公英、連翹或黃芩、山梔。用治下肢丹毒,可加生苡仁、赤小豆、或黃柏、蒼術。 【附記】在服本方同時,宜配合外敷藥物治療。陰證瘡瘍及未夾濕熱證者,不宜使用本方。
3飛龍奪命丹 【來源】明·龔廷賢《增補萬病回春》 【歌訣】飛龍奪命用蟾酥,冰輕麝竭寒水香, 銅綠沒藥膽礬配,蜈蚣雄黃朱砂。 【組成】蟾酥6克,冰片15克,輕粉15克,麝香15克,血竭9克,寒水石(煅)9克,銅綠9克,乳香9克,沒藥9克,膽礬9克,雄黃6克,朱砂9克,蝸牛21個,蜈蚣(酒浸炙黃)1條。 【用法】上藥各研為極細末,將蝸牛研爛加蟾酥合研成黏稠狀,再加入輕粉等各藥粉,反復研磨到極均勻,做成綠豆大的藥丸。內服:每服20丸(約015~02克),用蔥白15厘米搗爛,包裹為丸藥,用無灰酒燒熱,候能飲送服,蓋被取汗。病在身體上部者飯后服,病在下部者飯前服。外用:用醋研調涂患處,或用針將瘡刺破,再將藥淀插入瘡口內。 【功效】拔毒祛腐,消腫止痛。 【方解】方用蟾酥、雄黃、輕粉攻毒散結,消腫止痛;合以麝香、冰片走竄行散,以助消腫;乳香、沒藥、血竭活血行瘀;寒水石、銅綠、膽礬、蝸牛清熱消腫,祛腐生?。恢焐版?zhèn)心安神;蜈蚣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拔毒祛腐,消腫止痛之功。 【主治】疔毒惡瘡、腦疽發(fā)背、對口瘡瘍、乳癰、乳巖、附骨陰疽,及一切無名腫毒、潰爛疼痛,麻木昏憒等癥??捎糜诜涓C組織炎、疔瘡、癰疽、乳腺炎、多發(fā)性癤腫以及其他化膿性感染等病癥。也可用于治癌,抗癌。 【加減】如見局部紅腫,可用金銀花、連翹殼、蒲公英煎湯送服;痰濕積聚,可用制半夏、天南星、貝母煎湯送服。 【附記】孕婦忌服。本品有毒,內服用量不可過大。
4神功內托散 【來源】明·陳實功《外科正宗》 【歌訣】神功內托參歸芪,茯苓白術川芎投, 陳皮甘草穿山甲、木香白芍及附子。 【組成】當歸6克,白術45克,黃芪45克,人參45克,白芍藥3克,茯苓3克,陳皮3克,川芎3克,附子3克,木香15克,炙甘草15克,穿山甲2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取12克,加煨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也可改用飲片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酌定。 【功效】補氣益氣,溫陽托毒。 【方解】本方用于治療瘡瘍日久,氣血兩虛,寒邪凝滯,不散不潰之證。故方用四君子湯(參、苓、術、草)加黃芪益氣健脾;當歸、白芍、川芎活血養(yǎng)血;伍以附子溫陽散寒;木香理氣止痛;穿山甲散結透膿。諸藥合用,共奏補益氣血,托毒外透之功。 【主治】瘡瘍平塌、不散不潰、漫腫鈍痛、日久不愈、舌淡、脈細??捎糜诜涓C組織炎、乳腺炎、多種化膿性瘡瘍等病癥。 【加減】若見畏寒肢冷,加鹿角、肉桂,以溫陽托毒;疼痛,加乳香、沒藥;身有寒熱,加麻黃、白芷。 【附記】服用本方時,還可配用外敷溫散箍毒之藥。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2外科(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