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制定目的及原則
1.1制定目的
張家口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qū)降雨最多的地區(qū)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jié)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 為應對在特殊氣候及夜間情況下進行路基施工作業(yè), 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針對自沙嶺子西站起點IDK15+300至沙嶺子西站終點IDK18+600里程段區(qū)間范圍內施工而制定,是為了確保施工連續(xù)性及施工安全質量,最大限度地保證工期。 1.2制定原則
為了貫徹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規(guī)定的企業(yè)有關職責,保障路基工程及橋涵工程質量達到《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及《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結合本工程施工特點我項目部制定本單位在臨雨季、夜間施工生產的專項方案。本方案涉及路基填筑、橋涵施工及附屬工程。 二、工程概況
新建張?zhí)凭€與張集線在既有孔家莊站貫通,在既有京包線南北兩側分成兩條單線向東引出,左線跨過既有京包鐵路后與右線向南分別跨110國道,與規(guī)劃京包外繞線、規(guī)劃張大客專疏解后合并為雙線,跨過丹拉高速后張?zhí)凭€路再向東與丹拉高速并行延伸,跨張石高速公路、濱河西路、清水河、濱河東路后,引入沙子嶺西站。 其中我單位承建:IDK15+300-IDK18+600區(qū)間范圍內的所有路基、橋涵及其附屬工程。 三、雨季施工措施
對于處于雨季施工項目應提前安排好工作內容、施工里程段,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及相關技術標準制定雨季施工技術保障措施,確保雨季施工質量。 3.1路基雨季施工措施
路基工程在雨季施工范圍為IDK15+300-IDK18+600里程段,施工項目涉及:路基填筑及過渡段施工。在路基填筑時,現場要銜接緊湊,輪流作業(yè),抓緊路基土方施工,雨季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所選路基填料在滿足設計標準前提下,盡量選擇滲水性好的的碎石、卵石、砂礫、石方碎渣和砂類土作為填料,以便保證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對于含水量超過規(guī)定的土,翻松晾曬,使之符合要求后,在進行填筑壓實。 (2)、雨后如路基表面含水量過大無法壓實時,應清除濕土,填筑干土然后壓實,如個別地段仍有反彈情況下,可采用生石灰粉均勻撒布與上,再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拌和均與,在進行全面碾壓,直至達到壓實度。 (3)、雨季進行路基土方施工時,對于施工里程段處于原地面低洼處要對路基填筑周圍做好截排水措施。 (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截排水設施應盡量與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統相連,保持排水溝的暢通,使施工場地始終處于良好排水狀態(tài),保證基底、坡腳無雨水浸泡,填層面均無積水。 (5)、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應設置集水坑3m×3m×1.5m(長×寬×高),距離路基下坡腳不小于3m,備用水泵做好抽排水的準備工作。集水坑周圍設置安全警示牌。 (6)、雨季進行路基填筑時,隨時注意天氣變化,若同時施工多個過渡段要進行輪流作業(yè),銜接緊湊,不宜全面鋪開同一工序,已攤鋪好的松土層在雨天來臨前抓緊時間壓實,當天填筑作業(yè)須當天壓實完畢,防止雨水進入路基,淋雨路基進行晾曬,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正常施工。 (7)、施工采用分層鋪填、碾壓的方法,隨挖隨運,隨鋪隨碾壓,合理配置人工、機械,滿足當日工作量需求,按施工區(qū)段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施工一段成型一段。雨前和收工前攤鋪的松土要壓實完畢,不致積水。 (8)、路基每層碾壓面做成2%~4%的人字排水坡,表面平整,邊坡不留凹坑。保證路基面不積水。 (9)、路基面嚴格按設計要求整修完畢后,在路肩邊設置不小于10cm土埂,以阻擋路基面積水順邊坡流下,沖刷坡面。路肩邊上的土埂每隔 (10)、雨季施工中,除施工車輛外,應嚴格控制其他車輛在施工現場通行,做好施工便道、便橋的維護。 (11)、機具停放地,都必須選在地勢較高不易被水淹的地點,預防洪水造成的危害 (12)、檢測過的路基如遇到大的降雨,需重新進行檢測。 3.2橋涵雨季施工措施
橋涵工程在雨季施工范圍為IDK15+300-IDK18+600里程范圍內所有設計橋涵,施工項目涉及:基坑開挖、鋼筋加工與綁扎、模板支護、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項目,現場施工要銜接緊湊,輪流作業(yè)。 3.2.1橋涵基坑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進行橋涵基坑開挖時,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放坡,坡度應比平常施工時適當放緩,并配備塑料布,在下雨時覆蓋邊坡,基坑上口邊緣1m范圍內不得有堆積物和棄土。 (2)基坑外排水措施?;油庠陔x坡頂1.0米外自然地坪處設置0.5m×0.5m(寬×高)的截水槽,每隔30米設一集水井,直徑為1.5m×1.5m(長×寬),井底比溝底深1.0m,并配置水泵及時將水抽離,不讓地面水流入基坑內。 (3)基坑內集排水措施。在基坑底距坡角0.5m處設0.5m×0.5m×0.3m排水溝,基坑四角中選取一組對角分別設置集水井。這樣,自然降水及土內存水通過排水溝排至集水井,由潛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網。 (4)、橋涵基坑開挖完畢后及時組織進行混凝土墊層澆筑,保持施工連續(xù)性,縮短作業(yè)持續(xù)時間。 3.2.2、結構工程模板施工措施
本工程在雨季施工的結構工程所用模板主要以鋼模為主,鋼模板受潮或淋雨后會生銹,影響結構主體的外觀質量,且鋼模板自重相對較大,模板加固要求地基要堅實,并注意一下幾點。 (1)、各施工現場模板堆放時,模板下要設墊木,上部采取防雨措施,周圍不得有積水。 (2)、模板支撐處地基要堅實或加好墊板,雨后及時檢查支撐是否牢固。 (3)、采用鋼模板進行結構施工時,應配備足夠的彩條布,施工過程中遇雨時,用彩條布將施工部位遮蓋,防止雨水淋濕鋼模板造成模板生銹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 (4)、拆模后,模板要及時修理并及時打磨涂油。 3.2.3、結構工程鋼筋施工措施
(1)、鋼筋應堆放在墊木或水泥砌臺隔離層上,周圍不得有積水,防止鋼筋污染銹蝕。 (2)、銹蝕嚴重的鋼筋使用前要進行除銹,并試驗確定是否降級處理。 (3)、下雨前應將鋼筋用彩條布覆蓋,減少鋼筋淋雨受潮后生銹。 (4)鋼筋工程施工時,應避免鋼筋受潮、淋雨,減少鋼筋污染、銹蝕。 3.2.4、結構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混凝土工程在雨季施工時易造成坍落度偏大,以及雨后模板及鋼筋接茬處淤泥太多,影響混凝土質量,另外,夏天雨季施工時,天氣炎熱,混凝土施工應加強養(yǎng)護,防止收縮開裂。 (1)、雨后澆筑混凝土應將模板及鋼筋上淤泥積水清除干凈后方能施工。 (2)、混凝土澆注不得在中雨以上天氣進行,遇雨停工時應采取防雨措施。待繼續(xù)澆注前鑿出除表面松散的石子,施工縫按照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處理。 (3)、混凝土初凝前,應采取防雨措施,用塑料薄膜保護。 (4)、澆注混凝土時,如突然遇雨,要將已澆筑的混凝土振搗密實,并采取防雨措施后方可暫停施工。 (5)、混凝土基礎施工時,隨時準備遮蓋擋雨和排除積水,防止雨水浸泡、沖刷、影響質量。 (6)、通過多種信息了解天氣情況,建立信息網絡,及時觀察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變化狀況。如遇中雨、雷陣雨、暴雨,及時通知各施工現場負責人,停止施工作業(yè),并做好防雨、防汛工作。 3.2.5、結構工程腳手架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的結構工程需要搭設腳手架的,腳手架搭設時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并注意以下幾點。 (1)、雨季施工用的腳手架、纜風繩等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對施工腳手架周圍的排水設施要進行認真的清理和修復,確保排水有效,不沖不淹、不陷不沉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2)、腳手架地基要堅實,必要時立桿下要設墊木,保證立桿基礎的承載力。 (3)、在每次大風或雨后,安排專人對腳手架基礎進行復查,有松動及時處理。 (4)、在腳手架上施工時,必須滿鋪腳手板,并用鐵絲綁扎牢固。 四、夜間施工措施
為加快施工進度,按照不擾民的原則,根據工程所處位置、環(huán)境對有條件的工程項目適時安排夜間作業(yè),夜間施工內容應做好施工公告工作。對于工序及不能中途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對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日、夜班分班,并適當縮短夜間作業(yè)班組的作業(yè)時間。 (1)夜間施工內容由項目部統籌安排,施工內容不得有交叉作業(yè)項目。 (2)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嚴禁機操手及施工人員疲勞作業(yè)。夜間施工中不安排由老、弱、病、疲勞及一切不適合夜間作業(yè)的工人進行施工。 (3)對于夜間作業(yè)人員應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并提供夜餐,減輕夜間作業(yè)人員的勞動強度。 (4)由于本工程路基及涵洞施工中作業(yè)面集中,各機械都設有自身照明設備,所以在關鍵部位采用發(fā)電機發(fā)電,碘鎢燈作為臨時可移動照明燈具,確保工作視線清晰。 (5)夜間施工時,各項工序或作業(yè)區(qū)的結合部位在夜間施工時要有明顯的發(fā)光標志,施工道路轉彎處、基坑四周須設懸掛紅燈等警示標志。 (6)各道工序夜間施工當班的安全員、質檢員必須到位,對夜間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掌控。
(7)我項目施工里程中距離村莊較遠,但也應做好降噪措施。提高操作員自覺意識,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禁止車輛鳴笛。 (8)夜間路基填筑時,加強施工場地及運輸道路的照明設施,并有專人引導車輛、機械運行。 |
|
|
來自: 昵稱15474764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