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名稱:某軒和史野園(Mohyeon and Sayawon)
建筑師:承孝相/履露齋建筑師事務所
項目地點:韓國 大邱
建筑面積:164.68㎡(某軒),15.94㎡(茶室)
攝影:JongOh Kim
某軒
在項目即將竣工時,業(yè)主Yoo
Jaesung,一家鋼鐵制造公司的董事長要求建筑師為這個小房子命名。當時,一個詞立刻閃現(xiàn)在建筑師的腦海中,那就是“某軒(Mohyeon)”,意思是某人的住宅。“某軒”指的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不存在的住宅。在Yoo先生欣然接受了這個名字后,由一名中國書法家題寫的“某軒”的字樣就被放置在了小屋子中。
Yoo先生的住宅建造于35年前,“某軒”是其附屬建筑。在城市中,能夠在同一處房子中生活35年實屬不易;尤其是在韓國,城市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社會心態(tài)在過去的35年間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起初,慶北大學的正門入口位于這一地區(qū)。隨后由于側門取代了正門,房子周邊的景觀也被逐漸破壞。但是,Yoo先生意在通過建筑和景觀恢復被破壞的地區(qū)。他的首要任務是買下地產對面的區(qū)域,并通過建造一個傳統(tǒng)的日式花園來使它與眾不同。在與日本傳統(tǒng)景觀建筑師合作完成花園項目期間,Yoo先生還買下了緊鄰現(xiàn)有住宅的一處地產,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韓式花園;而建筑師承孝相則被委托完成項目設計。建筑師提議由Jeong
Youngsun女士來負責韓式花園的景觀設計時,Yoo先生似乎有所遲疑,因為他對于景觀設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對于建筑師的決定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項目的首要任務是盡量打造豐富多樣的住宅空間,而住宅本身應該是定義空間的工具。最終,建筑師創(chuàng)造了四個庭院。
為了保證正面庭院空間的最大化,建筑不得不后移,并依照兩層空間層組織。第一層為半透明的;從第二層的臥室透過一層的餐廳可以獲得觀賞正面庭院的視野。在兩層之間創(chuàng)造了兩種院落。一個是水上花園,另一個采用下沉設計,以保證地下層的光線。從臥室可以看到窗外的小竹林。這種視覺聯(lián)系使空間愈加深邃、豐富。餐廳內的墻壁可以移動,與窗戶相連,提供了創(chuàng)造多種空間的可能性。餐廳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透明式的設計擴展了與外部空間的視覺聯(lián)系。整個場地被與住宅同等高度的耐候鋼墻環(huán)繞,圍欄強化了空間張力。在完成住宅設計后就要等待Jeong
Yougsun的景觀設計。
Jeong女士的景觀設計遠遠超出了Yoo先生和建筑師的預料。建筑師本計劃打造最大化的花園空間,但是實際空間只有50坪(165.3㎡)。因此,建筑師本希望看到的就是若干生長茂盛的樹干直沖云霄,后方是成排的耐候鋼墻。Jeong女士的計劃是在微小的空間內密集種植大量樹木,用小碎石鋪砌地面。建筑師仍然記得首次看到場地景觀時的強烈感受。由石頭鋪砌而成的筆直的路徑將主宅和庭院連接起來。一踏上路面磚就如同置身于濃密的森林,迎接一段奇幻之旅。建筑師期待建筑可以隱蔽于大自然之中,視野之內僅有美妙的景觀。如此小的空間可以兼具美感和崇高感無疑是一大驚喜,與日式公園截然不同。
客房空間內安裝有篷式天窗,令人感覺寧靜致遠。穿梭于水上花園和透明的就餐空間,盡情欣賞著由成排的耐候鋼墻圍合的石林公園景致,雨聲叮咚,清風拂面,瑩瑩白雪輕輕降落,大地銀裝素裹……
史野園
另一方面,以傳統(tǒng)的日式手法設計和建造的日式花園正處于最后的施工階段,布滿苔蘚。最初的想法是建造一個日式茶室,但在看到“某軒”后,Yoo先生改變了施工和設計方向。他說服了日本景觀建筑師由建筑師承孝相來設計茶室。如若不采取這種方式,日式花園將依然是沙文主義的封閉的景觀。場地中必須存在和某軒相呼應的當代建筑。如此一來,場地就成為了一個融合、統(tǒng)一和完整的整體,這無疑是對當今時代的反映。
日式花園內的建筑也是附加的部分。設計意圖是將茶室打造為隨著時間變換而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的建筑,有時甚至如同掩映在面紗之下。這就是門窗由韓紙(傳統(tǒng)的韓國手工紙)、玻璃和木百葉三層組成的原因。這種結構的設計使茶室時刻呈現(xiàn)不同的外觀,并偶爾隱而不見。Yoo先生請建筑師為茶室命名,因此承孝相先生將其命名為“Woojeong”或“無境”。
竹子裙樓的設計與另一端的池塘建立了視覺聯(lián)系,裙樓名為“Tankumdae”。當“Tankumadae”沒有活動舉行時,“Woojeong”和“Tankumadae”仍然以某種方式互動。就視覺關聯(lián)性而言,該花園的設計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各個實體各歸其位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位于不同地點的實體間的互相聯(lián)系突出了各個實體所蘊含的故事的可讀性。因此,通過觀賞場地景觀可以獲得多樣化的故事體驗。松樹巨大的枝干和由過去的石匠建造的寶塔與日本花園的氛圍完美契合。
出于對如此非同一般的花園的尊重,建筑師選擇了小門的設計。前總統(tǒng)盧武鉉紀念館的主要石匠Yoon
Taejoong負責大門設計,由Yoo先生長期收集而來的石頭制作而成,名為“Bulromoon”。
當一切都完成時,Yoo先生委托Min
Kyungsik對現(xiàn)有住宅進行修復。他自由調整了老墻壁,將現(xiàn)有住宅打造為一個欣賞和觀看日式花園和“某軒”的空間。最終,日式花園、主宅和“某軒”三個區(qū)域融合為一個和諧共存的整體,三位一體。
Yoo先生將整個項目稱之為“Sayawon”。建筑師并沒有向他詢問這一名字的意義,但或許它的意思是“自我放逐的學者”?!耙粋€自愿脫離社會的人,一個不走尋常路但具有大無畏和探險精神的人,一個善于并能夠適應改變的人”。在薩義德看來這樣的人才是知識分子。以此來看,那么Yoo先生無疑是一名知識分子。
Yoo先生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年輕有才的青年藝術家。在環(huán)游世界期間,他受到了多種文化的熏陶,獲得了豐富的文化知識;但同時他對韓國貧瘠的現(xiàn)代文化和藝術現(xiàn)狀懷有深厚的感情。他一直在幕后和聚光燈之外默默奉獻。因此,他的住宅應該被稱之為“某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