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礦中的金,通常是與大量礦石混在一起的,砂金選礦的任務是從混合的大量礫石中,最大限度地把金分離出來,從而保證得到較高的金屬回收率和較好的經(jīng)理利益。
一般來說,砂金選礦有以下幾個特點:
1、砂金礦含金量很低,一般為0.2~0.3克/米3,重礦物含量通常為1~3公斤/米3。
2、脈石最大粒度與砂金最小粒度之比為幾千倍。
3、精礦產(chǎn)率很低,通常不大于0.01%~0.1%。
4、選礦比特高(千倍~近萬倍)。
5、粗精礦經(jīng)數(shù)次精選才能獲得砂金和合格的重砂物精礦。采金船選礦作業(yè)包括洗礦、篩分和選別作業(yè)。
一、洗礦與篩分
采金船開采前,要進行預先剝離。預先剝離作用有:
(一)富集砂礦,提高入選原礦品位;
(二)除去雜草及浮土,改善選礦作業(yè)條件;
(三)促進凍土層的解凍。
采金船挖出的礦砂是含有大量泥土的聚合體,要將礦砂送入圓筒篩,在高壓水流的強力沖洗及圓筒篩的攪拌下才能將其碎散開采。對于粘度比較大,可洗性較差的礦砂,應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使其充分沖洗和碎散。
洗礦效果與圓筒篩的轉速、孔徑尺寸、分布情況等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漏礦或壓篩現(xiàn)象。
二、采金船的工藝流程
(一)采金船典型流程(見圖1);
圖1 采金船典型溜槽
(二)采金船單一溜槽選礦流程(見圖2);
圖2 采金船單一溜槽選礦流程
(三)采金船固定溜槽-跳汰-搖床流程(見圖3);
圖3 采金船固定溜槽-跳汰-搖床流程
(四)采金船三段跳汰選礦流程(見圖4)。
圖4 采金船三段跳汰選礦流程
選擇采金船流程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為了減少金的損失,采金船精選作業(yè)應盡量采用閉路流程。
(二)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可適當增大重砂的截取量,精礦盡量送精選廠選別。
(三)因為礦砂粒級變化大,最好采用適應回收各種不同粒級的選別設備。
三、各種選別設備與生產(chǎn)技術要求
(一)溜槽選礦技術要求
溜槽在采金船上相當普遍,特別是我國早期建設的50升、100升采金船,選別設備基本上是溜槽。溜槽選別有簡單、易行、操作方便、投資少等特點。缺點是回收率低,人工清溜勞動強度大。最近研制成功的一種可動皮帶溜槽,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點,可連續(xù)生產(chǎn),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通常條件下,溜槽的技術要求是:
1、溜槽的傾斜角一般為5°~7°,最大不超過3°,槽底鋪有擋板或粗糙的軟復面。
2、溜槽高度不能大于水流深度,兩者之比應小于1,通常為0.4~0.6。
3、溜槽中礦漿液固比一般為10~12∶1,礦漿流速為1.0~1.67米/秒。
4、表面流速不大于2.4米/秒礦流量厚度應超過入選物料中最大顆粒的0.5~1倍,沒有尾礦淤積和堵塞溜槽的現(xiàn)象。
5、用擋板溜槽時,單位面積負荷介于0.1~1.5米3/米2·吋平均為0.5~1.25米3/米2·吋,如果溜槽尾礦用跳汰機掃選,單位面積負荷可提高到2~2.5米3/米2·吋。
6、每班至少清溜一次,防止出現(xiàn)“板結”現(xiàn)象。
表1 采金船溜槽技術參數(shù)
|
類 型
項 目 |
溜 槽 |
類 型
項 目 |
溜 槽 |
|
長度(米) |
4~8 |
格條間距(毫米) |
30~50 |
|
坡度(毫米/每米長) |
110 |
裝填深度或水流厚度(毫米) |
80 |
|
格條高度(毫米) |
25~55 |
水流平均流速(米/秒) |
1.01.67 |
(二)跳汰機技術要求
1、跳汰機處理金屬礦的最大粒度范圍為50~0.1毫米,適宜的給礦粒度界限為20~0.2毫米。
2、沖程、沖次選擇要合理,跳汰機適宜的沖程與沖次列于下表2??筛鶕?jù)具體情況而定。
表2 跳汰機的沖程與沖次
|
給礦粒度(毫米) |
沖程(毫米) |
沖次(次/分) |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最大 |
最小 |
平均 |
|
16
8
4
2
1 |
8.3
4.4
2.1
1.22
0.64 |
11.75
5.81
3.03
1.71
0.73 |
29.8
43.4
41.3
19.1
4.76 |
12.7
9.5
7.59
3.97
3.97 |
26.46
23.47
14.34
12.27
4.35 |
250
268
350
384
400 |
80
105
130
135
210 |
144
175
275
250
281 |
3、跳汰機的篩網(wǎng)孔直徑應小于人工床層的粒度而等于最大入選物料粒度的2~2.5倍。
4、床面通常采用粒度為6~25毫米。人工床層厚度一般為50~100毫米,不同型號跳汰機可適當調(diào)整,或通過試驗確定。
5、粗選和掃選用的跳汰機適合給礦粒度不超過12~16毫米。
6、跳汰機的礦漿液固比一般為3~8∶1。
7、粗選與掃選的跳汰機精礦產(chǎn)率通??刂圃?0%以下,精選跳汰機應控制在2%~4%。
(三)搖床選礦技術要求
1、砂金通常將溜槽或跳汰機粗選所得的粗精礦用搖床進行精選。
2、搖床的給礦粒度要經(jīng)過預先分級,給礦粒度不大于3毫米。
3、床面橫向傾角不大于10°,縱向自給端至精礦端傾角1°~2°。
4、給料礦漿濃度為20%~30%。
5、床面上來復條高一般為5~12毫米,間距為25~55毫米,通常選用大沖程低沖次。
6、搖床的補加水量,礦砂粗選一般為1~3噸/米3,精選一般為3~5噸/米3。
7、金的作業(yè)回收率不低于98%。搖床的沖程和沖次選擇范圍(見圖表3)。
表3 搖床的沖程和沖次選擇范圍
|
搖床型式
沖程和沖次
物料粒度(毫米) |
一 型 |
云錫型 |
|
沖程(毫米) |
沖(次/分) |
沖程(毫米) |
沖次(次/分) |
|
1.5~0.5 |
24~29 |
210~220 |
17~20 |
260~300 |
|
0.5~0.2 |
14~18 |
270~280 |
13~18 |
300~320 |
|
<0.2 |
12~66 |
280~300 |
8~11 |
320~340 |
四、采金船選礦工藝流程查定
為了掌握采金船選礦流程的工作狀況,確定合理的技術參數(shù)和操作條件,找出金屬流失原因,為生產(chǎn)提供理論依據(jù),應對采金船進行流程考查。其主要內(nèi)容是:
(一)采金船處理能力(挖礦量);
(二)原礦中金的粒度特征;
(三)原礦、精礦、尾礦品位及產(chǎn)率;
(四)篩分效率;
(五)各工序物料濃度(液固比);
(六)各選礦作業(yè)回收率和總回收率;
(七)原礦、精礦、尾礦、礫石粒度組成和金屬分布率;
(八)理論、實際回收率。
在流程查定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必須在生產(chǎn)正常情況下查定,否則沒有代表性。
(二)查定過程中,應連續(xù)測定3~6個班,然后進行綜合分析。
(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
(四)必須按嚴格規(guī)定進行樣品的淘洗、稱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