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紀行(15) 探戈,從下流到上流 趙牧 題記 2013/11/19—12/05,應德邁國際之邀,前往南極半島“探險”。北京起程,飛經迪拜、里約、布宜諾斯艾利斯、烏斯懷亞,然后乘德邁國際包船“探索號”抵達南極半島。此組文章為沿途識記。 正文 “哈嘍,CHINA帥哥,跳個舞吧!” “跳個舞要多少銀子?” “不貴不貴,50比索!” 不好意思了吧,同行鵝友中有起哄架秧子的。 “跳就跳,誰怕誰,不就是擺幾個pose嘛。咱雖然不是土豪,但不能給中國的土豪丟臉,是吧 [見圖2]” 50比索相當多少人民斃呢?參見[圖3],各位根據現在匯率自己計算一下。 這是我們南極行中的一個艷麗插曲,發(fā)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博卡區(qū)。 說起博卡區(qū),知道的中國人未必多,但要說到博卡足球俱樂部,它在中國的球迷心目中就大名鼎鼎了,這可是世界球王馬拉多納成名然后橫掃世界的福地。 我們此行被安排游覽博卡區(qū)并非為了瞧瞧昔日球王故里,而是瞻仰探戈的搖籃,而后者恰恰是我不知道的。所以,當我這個資深也曾苦逼過的中國球迷得知博卡還是阿根廷“國粹”——探戈的搖籃,得知現在的博卡區(qū)是個有名的貧民區(qū)時,猛然想到拉美文學著名的“魔幻現實主義”流派,而博卡可能就是對這個流派的一個好注腳。 很多球迷知道這個貧民區(qū)走出了許多身價昂貴的球星,但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樣并不知道作為阿根廷的國粹——探戈也是阿根廷的一個大宗出口商品,有個陳年資料讓相當意外。這個資料說:“阿根廷以樂師、舞蹈演員、音樂磁帶、書籍為主體的探戈產業(yè)在全世界年創(chuàng)價值達20億美元,贏利1.8億美元。據業(yè)內人士介紹,1.8億美元相當于阿葡萄酒和其他酒類年出口創(chuàng)匯的總和!” 下圖 神情落寞的老年樂師似乎在懷想當年的熱鬧景況 天意難違,盡管博卡區(qū)是探戈搖籃,也是阿根廷足球的福地,但博卡自身卻衰敗了,這地方如今以販賣與它的歷史有關的復制品、包括街頭招攬?zhí)礁晡枭獾哪信^續(xù)存在,并成為探尋阿根廷歷史風貌的著名景點。 博卡曾是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的一個重要碼頭,那些歷史復制品不只是敘述著它曾經的繁榮,還有它的繁榮特征,訴說著那些橫渡大西洋的饑渴水手在酒館里消遣與低級的舞女所必然要發(fā)生的關聯(lián),還有與美洲販奴史黑人音樂舞蹈元素的加入,于是就像各種偶然因素的作用下,釀出的一杯味道獨特的雞尾酒,雖然低檔甚至下流,卻深受下里巴人喜愛的探戈。只是此后它又如何攀援而上,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必修課,甚至風靡全球,其過程就不得而知。 下圖 西方美女游客與曾在此“君臨天下”接受貧民球迷吹呼的馬拉多納合影。 足球之于博卡也某些方面似乎也在重復著探戈的歷史,在這里除了赫赫有名的球王馬拉多納,還有巴蒂斯圖塔、里克爾梅等等著名球星,足球在阿根廷、巴西都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大宗生意,在這方面與探戈相當類似。雖然因為吸毒,據說馬拉多納在阿根廷已經不受待見,但博卡街頭還是隨處可見他的身影,因為這里的人知道足球的世界影響力,知道馬拉多納的威名仍蘊藏著不少可以榨取的旅游價值,球王馬拉多納給博卡的反哺,是不是也很有點“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呢? 其實,在此我最想說的是,博卡的歷史無論豐富多彩,它都太小了。就像博卡俱樂部無論出過多少著名球星,這些球星恰恰是因為著名了,便會義無返顧地離它而去,他們也許會留下一些有趣的有價值的傳說,給那些還在此生活的人一些助益。足球如是,探戈也如是。 (本文完) 相關文章 圖8 這個山寨的馬拉多納在博卡碼頭附近四處巡游,但拒絕拍照,除非你出100比索。不知他是否向正版的馬拉多納交過版稅 圖9 販賣水彩畫的街頭藝人很多,一幅大約100-200比索。 圖10 博卡的建筑品質很低,但光怪陸離的顏色成為其一大特征。這是當時不同屋主利用不同船只上的不同顏色油漆所致。 圖11 探戈舞陶俑,是博卡旅游紀念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 圖12 參觀當年博卡碼頭邊的大雜院是必須的,這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下層人士聚居的地方。 圖13 博卡碼頭顯得很局促了,水體污染也很厲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