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取代趙本山“小品王”,除非陳佩斯、朱時茂上臺 自從趙本山大叔1990年走上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其東北味的小品就在中國人民心中扎下了根,當年《相親》便獲得戲劇曲藝類第一名。此后,1991年的《牛大叔提干》獲小品類二等獎,1994年的《老拜年》獲最佳節(jié)目一等獎,1996年的《三鞭子》獲小品類二等獎,1997年的《紅高梁模特隊》獲二等獎,1998年的《拜年》獲二等獎。此后,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鐘點工》、2001年的《賣拐》、2002年的《賣車》、2003年的《心病》、2004年的《送水工》、2005年的《功夫》、2006年的《說事》、2007年的《策劃》、2008年的《火炬手》、2009年的《不差錢》、2010年的《捐助》、2011年的《同桌的你》……13年蟬聯(lián)一等獎、小品第一名,從而坐定了“小品王”的交椅。 不管是與宋丹丹、高秀敏、范偉、小沈陽……誰合作,都無人能搖撼本山大叔的地位。黃宏組合、潘長江組合、鞏漢林組合、蔡明郭達組合、馮鞏朱軍組合,以及林永健、句號、劉亞津……都敗在了他的手下。除了最開始的陳佩斯朱時茂組合一枝獨秀,期間只有鞏漢林與趙麗蓉(可惜她已經去世)的搭檔、黃宏與宋丹丹(可惜她后來一直沒有再與黃宏合作)的搭檔,偶爾贏過了他。而現(xiàn)在,他的至高地位一時無法動搖,又帶出了小沈陽等人,紅得發(fā)紫,風頭正盛??磥恚摹靶∑吠酢惫鸸趲缀鯚o人可以取代。 在我個人認為,若要打敗趙本山組合,除非陳佩斯朱時茂組合東山再起,重新上臺。因為,他們正是“小品”這個藝術表演門類的帶頭人、創(chuàng)始人、奠基人,其實最初他們也是小品的代表與最優(yōu)秀、最著名的組合和表演。他們身上沒有一丁點后來清一色的“東北味”。2009年春節(jié)聯(lián)合晚會前夕,他們倆又曾出現(xiàn)在電視熒屏上,在北京衛(wèi)視頻道表演過一個風格如舊的小品,表演依然很精彩,只可惜并沒有上中央電視臺的春晚,不知道是為什么。 用今天的話來說,小品其實可以稱為“微話劇”。小品若要好,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點,缺一不可:1,主題、題材和內容既不能太歌功頌德(否則喝彩的不會太多),又不能太尖銳沉重(否則通過不了);2,有時代氣息,符合老百姓胃口,貼近日常生活,雅俗共賞;3,臺詞要精彩、時尚、生動、夸張、有趣,既通俗自然容易理解,又得半真半假地賣弄一定的“文采”、“學問”;4,表演要恰到好處,既不能太俗又不能太雅,還要味道濃、特色足,說、學、逗、唱都來得,自然而然,不能矯揉造作;5,故事要新穎、鮮活,情節(jié)要曲折、明快,有懸念,善于“抖包袱”;6,演員必須要名氣大、人氣旺,有號召力;7,晚會開演之前,需要通過各種渠道與手段大力炒作節(jié)目和演員,情節(jié)暴露一點點,但不能暴露太多。6、7兩點屬于“功夫在戲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