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是領導干部有所作為的基本要素,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成功的人都是憑能力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有了出色的能力,就不怕沒有出色的工作,就不怕沒有出色的自己。
(1) 回顧諸多政壇人物的成長變化深深感到,要在從政路上走好、走遠,主要靠兩條:一是憑品德做人,一是憑能力做事。能力是領導干部有所作為的基本要素,是立足與發(fā)展之本,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有了出色的能力,就不怕沒有出色的工作,就不怕沒有出色的自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了出色的能力,才可能得到機遇與成功的垂青。成功的人都是憑能力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如果將領導干部的能力比作一個木桶,那么他的工作和事業(yè)就是灌裝的水,其木桶(能力)有多大,就能裝多少水。踏上領導崗位的同志,應將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作為奮力追求的目標,靠出色的能力塑造不尋常的自己。 (2) 領導能力,簡而言之是指領導者率領部屬開展工作、推動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領。領導功能決定領導能力。領導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決策指揮、組織協(xié)調、號召鼓動、激勵溝通、檢查指導、服務監(jiān)督等等。發(fā)揮和兌現這些領導功能靠領導能力,主要包括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運用權力能力、駕馭能力、應變能力、指揮能力、用人能力、組織能力、激勵能力、包容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處理危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等等,這是領導者有效參與領導活動、圓滿完成領導工作和順利實現領導目標的基礎與前提。 (3)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不同的職責對其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上述能力是稱職領導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必備能力。每個領導干部的能力實際上都是一個體系,在自己的能力體系中,處于本質層面和起關鍵作用的能力是政治把握力、落實推動力、工作創(chuàng)新力、自我提升力。這四項能力也可稱為領導者的核心能力。其中政治把握力、自我提升力屬于“軟能力”,落實推動力、工作創(chuàng)新力屬于“硬能力”。一個領導干部的履職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核心能力水平的高與低。 (4) 政治把握力決定領導方向。政治過硬是對所有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要求。實踐證明,沒有思想的領導是沒有靈魂的領導,不講政治的領導是糊涂的、不稱職的領導。合格乃至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必須具有高標準把握政治方向和宏觀形勢并履行政治職責的能力,或稱政治把握力,包括形勢預見力、政治判斷力、戰(zhàn)略思維力、大局駕馭力等。踏上領導崗位的同志要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善于從政治上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帶領部屬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5) 落實推動力決定領導進程。從政路上,政績是硬道理。取得良好政績靠正確決策、靠管理效能、靠領導魅力、靠有效激勵等等,還有十分重要的一條是靠落實。再好的工作思路,只有落實后才能夠顯示其價值。落實是領導者履行職責的重要基礎,是政令暢通的先決條件,是整個組織具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關鍵所在。領導者抓落實,不能只開個會,發(fā)個文件,做幾點指示,提幾條要求,不能把任務簡單地布置布置了事,而必須躬下身子,沉得下去,心里想事,眼里盯事,手里干事,全力成事。要細化目標抓落實,圍繞重點抓落實,用對人選抓落實,強化責任抓落實,加強督查抓落實,及時解決工作中的不落實因素,靠強有力的組織推動力,讓每一項要求都有一個結果。 (6) 工作創(chuàng)新力決定領導層次。創(chuàng)新力是領導能力中最重要、層次最高的一種能力。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個時機去發(fā)掘開創(chuàng)的人。”工作實踐說明,創(chuàng)新是成功之源,是解決領導干部政績平平的最有效措施,是體現領導價值的最好途徑。創(chuàng)新,能使工作事半功倍,種“豆”得“瓜”。工作創(chuàng)新,體現的是一種對傳統(tǒng)思維的挑戰(zhàn),對習慣做法的突破,對現實狀況的超越。領導干部在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領導者自身而言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對工作的熟悉了解程度;二是自身的思維功力;三是主觀上是否有主動創(chuàng)新的強烈意識。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領導者,組織需要創(chuàng)新型領導者,部屬歡迎創(chuàng)新型領導者,踏上領導崗位的同志,要立志做一名永遠不滿足現狀、思考在別人前面并能將創(chuàng)新思路付諸實踐的創(chuàng)新型領導干部。 (7) 自我提升力決定領導形象。不同領導者的自我提升力明顯不同,主要影響因素在于自身的學習力、自省力和自律力。 學習是一種能力。領導者功底越厚,工作中體現的底氣越足。夯實自己功底的最重要措施是學習。知識體現一個人的含金量,知識的分量往往就是領導者的分量,而只有善于學習,才能用知識將自己武裝起來。學習進步是一切進步的先導,學習力是一切能力之母。談及學習,還要明白,會學比肯學還重要,即既要有好學之心,又要有善學之策,關鍵在于將真學、思悟、轉化、實踐有機結合。學習之要在于有多少知識能內化為自己的理念,并能以自己的智慧、才干釋放出來。 自省力體現的是一個領導者自我檢查、自我剖析的能力。古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是因為自省是認識自己、改正自己、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徑,能夠讓自己不斷走向成熟。領導工作中不可能不出現錯誤、過失、不足。一個卓越的領導者,絕不會只陶醉于工作成績,也不會文過飾非,而是能夠及時發(fā)現、勇于承認并改正不足。真正自省者是大智大勇的人。 自律力是領導者內在的自我克制和自我控制能力,簡單地說,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在各種誘惑充斥的今天,領導干部的自律能力至關重要,稍有疏忽,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強化自律力,切實管住自己、管好自己,最主要的是管住手中的權力、管住心中的欲望、管住自己的交際、管住僥幸心理、管住自己的情緒,這是無數慘痛教訓留下的警示牌。每一位領導干部能走到今天都不容易,一定要以嚴格自律的能力,系緊自己身上的道德之繩、紀律之繩、法律之繩、理智之繩,確保不去做自己打倒自己的蠢事。 (8)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理想狀態(tài)是上述幾項核心能力能夠均衡發(fā)展,但事實上每個領導干部其核心能力各要素之間總有差異,呈現不均衡的態(tài)勢。要持續(xù)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一方面要針對自身能力的弱項和“軟肋”,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改變自己能力結構的不均衡態(tài)勢,防止由于自己的“短板”制約自己的整體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善于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能力的作用。領導干部核心能力各要素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顯著特點,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能力的輻射、引領、帶動作用,就能夠實現揚長補短,這是領導者實現領導效能的最佳選擇。 (9) 領導能力總是體現于業(yè)績,業(yè)績的獲得取決于正確的決策行為,正確的決策行為取決于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取決于正確的思維。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升華,優(yōu)化思維,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和基礎。為此,要有意識地錘煉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思維是個大概念,它包括辯證思維的全面,系統(tǒng)思維的縝密,直線思維的簡潔,逆向思維的睿智,發(fā)散思維的靈活,和諧思維的包容等,以及它們的綜合運用。登上領導崗位的人都是有一定基礎的人,只要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奮發(fā)努力,就一定能成為具有科學思維能力的“高手”。 |
|
|
來自: 太陽下的森林 > 《發(fā)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