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 生 十 鑒
1、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的時候,其實那 時的心態(tài)是善而良性的,因為希望傾訴, 所以不吐不快;因為希望分享,所以廣而 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奮,話仍要沉穩(wěn)。 因為,說出去的話,再也不能收回。
2、大怒易失禮 這一條比較常見,一旦怒從心頭起,恐怕 下一步很多都會訴諸肢體動作,遑論禮 節(jié)。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從源頭解決:制 怒!
3、大驚易失態(tài) 如同曹劉論天下英雄劉備驚掉了筷子一 樣,大德劉備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 崩于前而色不變很難。如何面對大驚而不 失態(tài)?我的理解就是讓心時刻保持安住。
4、大哀易失顏 這里的顏,我想不光是指顏容、儀態(tài),更 多的是指精神狀態(tài)。也就是說,面對種種 哀傷甚至哀痛,在宣泄過心底的苦與慟之 后,需要節(jié)制,需要順變,需要向前,別 讓頹廢從此左右自己。
5、大樂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處。在高興的時 候,往往覺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悅目的, 而就在此時,分辨的功能往往會被削弱, 思考的邏輯往往會被淡化。 就乘虛而入了。
6、大懼易失節(jié) 恐懼或誘惑(誘惑與恐懼往往是一體的) 之下,意志不堅的人會失去原則與底線。 此時,真正的猛士會抬頭、勇士會堅定、堅持。
7、大思易失愛 想法不要瞻前顧后,思慮不要過于繁復(fù), 全心付出,愛就愛了。
8、大醉易失德 所謂大醉易失德,無非反映在言語與行 為,大醉之時,其言往往會多妄語、綺 語,其行往往會多出格、差池。是一時之為甚至完全不記得,但不排除別 人會暗記于心,并以此來做出判斷。所 以,小酒怡情是最好的,大酒不光傷身, 更易失德。但有種情況我覺得不在此列,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因為那只限于對話 的雙方,對他人是無害的。
9、大話易失信 不輕諾,諾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 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與能 量。
10、大欲易失命 這跟老話講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點近 似,為什么失命?因為把“欲”視為了生命 的根本與全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 立千仞,無欲則剛?!坝睆膩硎乔蠖坏?的,只有靠善信的發(fā)心與不問收獲的耕 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