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語:很多人都想要遇到一個對的人,然后和TA一起安定下來,看細水長流。可現實卻是,在美國有50%的婚姻以離異告終。到底什么決定了你們是否能走到最后?以下的7個問題恐怕能幫助你揭開問題的謎底。 1.你信任TA嗎? 在愛情中,信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你不妨問問自己:總的來說,你的伴侶可信嗎?值得依靠嗎?你是否能把你的另一半當做生命里的基石?你的伴侶怎么看待你呢? 對一些人來說,信任是很復雜的事情。有的人很盲目就能信任他人,而有的人則太難相信別人。要評估另一半的可信度,不只是基于TA給出的那些承諾或是希望,而是生活中一些扎扎實實的點滴行為中。 2.在親密維度上,你們夠匹配嗎? 有四個維度幫助我們判斷彼此是否匹配。身體上,情感上,智力上和共同喜好的活動上。讓我們做一下以下的練習: 我(我的TA):身體、情感、智力、共同喜好。 在每一個維度的旁邊,列出你認為這個維度在你們關系中的重要程度。比如用“必須有”、“應該有”、“可以有”等詞來衡量。 你寫完之后,就可以讓TA也來做一下這個重要程度的排序。你倆的結果越是一致,你們倆的親密維度就會越匹配。關系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對伴侶的親密維度是會在相處中慢慢進化的。在做完這個練習后,你們可以試著協調一下,讓互相的親密感更加匹配起來。 3.在這段關系中,你展現的是自己人格的哪一面? 想一想你生命中出現的那些朋友吧。他們是否帶出了你生命中不同的一面?和一些朋友在一起,你會有點保守;和另一些在一起,你會變得比較鬼馬;對一些,你會很有耐心;另一些,你就很容易生氣。 那么,和伴侶在一起。你要想的是:和TA在一起,我是不是好的一面展現的更多?還是我更容易呈現不好的一面?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最基本的就是,我是不是喜歡這段關系中的自己? 而你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對自己足夠誠實。 4.和TA聊天會讓你振奮還是感到頹唐? 華盛頓大學的John Gottman教授在20年的研究后發(fā)現,看雙方會不會離婚的一個判定標準是,是否在這段關系中有對對方的鄙視。 作為互相尊重的反面,鄙視常常在消極的評價、批評和諷刺中顯現出來。在一個有效的溝通中,雙方懂得將事情和人分開。而且,更多強調的是事情而不是人本身。但一個效果低下的溝通者則相反,TA會攻擊對方,卻將問題本身置之不理。 在一段關系中,問問自己:你和TA之間的溝通讓你感覺振奮了嗎?還是讓你覺得感覺很差?TA是對事呢還是對人呢?那你自己呢,是怎么和對方溝通的? 如果你倆的溝通是有問題的,好消息就是,只要你們互相愿意,改變都是可能的。 5.矛盾出現時,你們之間是怎么處理的? 不懂得處理矛盾的伴侶最后都會陷入爭執(zhí)和冷戰(zhàn)中。他們爭吵,陷入瘋狂,甚至多年的互相抱有怨念。長期這樣毫無休止、也不解決方法的爭論只會讓雙方的情感陷于日趨冷凍中。這樣,他們都會忘了在內心里關懷對方。 成功的伴侶懂得怎么解決問題。他們在乎的是事情本身,而非對方的問題。即使生氣之時,他們也能保持一定的親密。一旦問題得到了解決,他們會更懂得互相體諒對方。最重要的是,成功的伴侶具有相互學習,并最后個人成長的能力。就好像佳釀,隨著時間,他們的關系只會變得越來越好。 6.你和TA是如何一同處理逆境和困難的? 這也是判斷一對伴侶是否能走很遠的標志之一。在困難時期,是否能幫到對方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 想想以下問題吧:一旦問題出現,你們是靠的更攏了還是越離越遠了?在生命的困境中,你們表現的像成人還是像孩子?你們是否能共度難關?還是只能歡享美好的時分? 7.你們在金錢上的價值觀一樣嗎? 不少研究表明,導致離婚的頭等問題在于雙方在金錢上的價值觀是否匹配。國家婚姻項目的Jeffrey Dew認為:每周都在錢上鬧糾紛的伴侶比那些每幾個月才出現幾次糾紛的伴侶的離婚率要高出30%。 在花錢這件事兒上鬧出問題往往出現在一段關系的最初。比如,誰在第一次約會付錢?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如果你給對方的禮物是很有心但是卻不值錢的,TA會高興嗎?你要是沒買什么,TA會不會失望?你們倆是否能從“我們”的角度來花錢?這都是需要你們一起來溝通解決的問題。 編后語:無論你是單身,約會中,或是在一段穩(wěn)固的關系里。這7個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而且它們隨時能提醒你這段關系是否健康。帶著誠懇、開放的態(tài)度,相信你能找到生命中美妙的另一半。在愛人的陪伴下,在每一次擁抱中,你感到了家的溫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