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反思: 《 時代的選擇》是魯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七課《走科教興國之路》的第一講,教學目標是:認識我國科技、教育的發(fā)展現狀,認識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在科技育方面的差距;通過對英、美等大國發(fā)展歷程的分析認識“科教興則興”的道理,理解實施科教舉國戰(zhàn)略的現實意義;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感受科技父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勤奮學習,努高自身素質,為改變祖國科技教育落后的狀況做出自己的貢獻。在這節(jié)課里,為了最大的發(fā)揮教育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很多教學方法,有成功有失敗。 先說說優(yōu)點吧,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使他們積極的參加到課堂當中。比如開頭導入問題的設計,再比如中間體會科學魅力問題的設立; 2, 能靈活使用教學資源,是課堂更貼合學生實際。比如中間有關于體會科學魅力問題的引導,由熟悉的教室開始,逐步展開,讓學生談科技的魅力,不但貼合實際,也使學生有話可說,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 3,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知識講授更直觀,更形象。比如讓學生從聲光色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化的體會到我國科技的成就,更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 4, 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交叉使用。我一直認為,不要因為合作學習好,所以就所有問題都去討論一下,有的問題有討論的價值,有的問題則需要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所以,對本節(jié)課里大部分要點歸納,一般我都會先進性實例分析和討論,然后有學生參考討論參考課文自己總結,這種獨立和合作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能力。 再說說這節(jié)課的不足吧: 1,本科我設計的容量較大,按自己的思路講下來,沒能在45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不足之一; 2, 本課有提前搜集整理的要求,由于做的比較倉促,給學生留的搜集時間不足,所以上課時,學生給出的答案相對不足,單一; 3, 處理課堂突發(fā)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課堂節(jié)奏把握不是很好; 4, 習題設計時代性不夠強,不能完全體現當今形勢下我國的科教發(fā)展狀況,這是我覺得最大的不足。 面對這些問題,我打算以后從這些方面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 1,提前設計好時間,做到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如果時間緊張,那些可有可沒有的東西盡量省掉,然后用簡潔流暢的語言表述課堂。 2,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材料的搜集,比如實地調研,必要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 3,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fā)問題。 4,留心新聞,設計習題時,尋找時代性強的本省本地的材料作文題本,鞏固本課所學的同時,進行時政要聞的滲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