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A點是鍋底,B、C是鍋邊,從B下跌到A ,大致經(jīng)過三波殺跌。每次殺跌成交量相當萎縮,見D、E和L處。然后制造反彈。主力殺跌,是看有沒有恐慌盤跟著殺出。如果有恐慌盤,特別是大戶的大筆殺跌盤跟出,說明盤中還有敵方“潛伏部隊”,隨后將是更猛烈的殺跌,就象人們拍打麻袋中的鹽巴一樣,拍幾下,見掉出來的鹽挺多,緊跟著就更重地拍打。D點的成交量很小,說明浮動碼基本殺出,E點的成交量更小,說明暗藏的浮動碼進一步肅清。這時主力并不會罷手,主力習(xí)慣地會再重甩一下,最堅定的持股者終于賣出。L處的成交量最小,小到像芝麻點那樣。L點處的微小成交量會持續(xù)幾天,幾分鐘才出現(xiàn)一手或幾手成交量,等到實在沒什么殺跌盤了,主力的洗盤任務(wù)完成了。
A處是股價的最低點,出現(xiàn)鍋底圖形。D、E、L的成交量逐步減小,出現(xiàn)了“芝麻點”這是明顯的底部信號,這時買入就叫 “鍋底揀芝麻”。
“ 鍋底揀芝麻”的位置如選在D處,就會出現(xiàn)E、L的更低點,顯然不妥。正確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分批買入,在E處試探性買入,在L處再試探性買入,在F、G處加碼買入。第二種是不創(chuàng)新低買入法,即在F處和G處,見股價不創(chuàng)新低了,一次性買入。
從一波大行情的角度看,D、E、L、F和G處都是芝麻,都是底部成交量,都可以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