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古“醫(yī)”字,即從“酉”(酒)也。現(xiàn)代研究表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俗稱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中藥的多種成分如生物堿、鹽類、鞣質、揮發(fā)油、有機酸、樹脂、糖類及部分色素(如葉綠素、葉黃素)等均較易溶解于乙醇中。乙醇不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進入藥材組織細胞中,發(fā)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擴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還有防腐作用,可延緩許多藥物的水解,增強藥劑的穩(wěn)定性。 藥酒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藥物功效”的雙重作用。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酒和藥配置可增強藥力,既可預防、治療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輔助治療。由于每種藥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藥材,因此藥酒作用也隨之而異。 藥酒作為一種能有效改善人體素質、提高抗病能力、防病祛病、延緩衰老、益壽延年的保健制劑而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且,藥酒具有制作簡單、便于存放、使用方便、內外可用、價廉省時、安全可靠、見效快、療效高的特點。 藥酒,是由酒與藥物配制而成。然而藥物的配入,是有針對性的和選擇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藥物不同,其藥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藥性藥酒,是以防治疾病為主的藥酒,在配方上都有嚴格細致的要求,是專為疾病而設的。補性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增益作用,促進人體健康,精力充沛,預防病邪襲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專門為補虛糾偏,調整陰陽而設的。因此每一種藥酒,藥酒的作用也就不同了,都有其適應范圍,難以盡述。 藥酒非常廣泛,既有補益人體之陰、陽、氣、血偏虛的補性藥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藥性藥酒,其作用也有區(qū)別。如以補虛強壯為主的養(yǎng)生保健美容藥酒,主要作用有滋補氣血、溫腎壯陽、養(yǎng)胃生精、強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壽。以治病為主的藥性藥酒,主要作用有祛風散寒。止咳平喘、清熱解毒、養(yǎng)血活血、舒經通絡等。疾病不同,作用亦異。 藥酒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作用,酒入藥中,可以反佐或緩和苦寒藥物的藥性,免除了平時服藥的苦澀,也為人們所樂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飲酒的人,常用人們日常食品配制藥酒。既有醫(yī)療作用,又有滋補保健作用,乃一舉兩得之功,真可謂善飲也。 藥酒營養(yǎng)價值 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堅持服用保健藥酒,能保持人的旺盛精力,延長人的壽命;而且對于治療內科、婦科、兒科、骨傷科、外科、皮膚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各科190多種常見多發(fā)病和部分疑難病癥效果顯著。此外,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療腰膝酸冷、小腹不溫、陽痿精冷、四肢怕冷、大便溏瀉等癥;當歸酒、熟地酒、龍眼酒、丹參酒、雞血藤酒、地黃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療心悸失眠、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肢體麻木、月經量少、舌淡脈細等病癥;地黃酒、葡萄酒、枸杞酒和雙耳酒等可有效治療身體贏弱、視力模糊、虛煩不眠、潮熱盜汗、便秘尿赤、口渴、舌紅無苔等癥;人參酒、參芪酒等可有效治療體倦神疲、少氣懶言、面黃肌瘦、飲食減少、四肢乏力、表虛自汗等病癥;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十補酒等可有效治療氣血兩虛,如勞累倦怠、少氣乏力、精神萎靡、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健忘失眠等癥。 藥酒食用效果 補益健身 美容潤膚 益壽延年 藥酒飲食宜忌 老人不宜服用藥酒,而且一般人飲用也要適量,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應少飲。通常來講,婦女在行經期、懷孕期、哺乳期要忌飲活血功效較強的藥酒?;加懈哐獕?、心臟病、肝病者及對酒精過敏的人,應禁用或慎用藥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