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經(jīng)常會提到一個詞“貴氣”,那么究竟什么是貴氣呢?貴氣僅僅是指代當官嗎?應(yīng)該如何去理解貴氣呢?今天就給大家好好的解析下這幾個問題。     在絕大多數(shù)人們的意識里,所謂的貴氣就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政客高官。其實,在命運學中,貴的概念是泛泛的。我們先來說“貴”,再來說“氣”,貴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貴的分類有這樣幾種:貴,分為官貴、煞貴、富貴、文貴、藝能貴、太極貴等等。這些貴并沒有層面的根本區(qū)別,只是不同的領(lǐng)域的界定而已。官貴就是政客高官,煞貴就是武將軍職中人、富貴就是富翁富豪,文貴就是文豪學者、藝能貴就是指藝術(shù)家、演員、科學家,太極貴就是諸葛亮、劉伯溫、姜子牙這類具備洞察宇宙之機、查察興衰之道的輔臣化境之人。正如一年四季有百花爭艷,你只能說你偏愛什么,卻無法否定它們都在屬于自己的那個時刻綻放了整個生命最偉大的光芒! 雖百種,氣卻一統(tǒng),無一不散發(fā)著芬芳。如果把每一種花在花期最偉大的綻放比喻為“貴”的極致,或者生命的極致價值,那么花兒的芬芳氣息,就是貴氣了。那么了解了貴,我們再來說說這個“氣”,什么是“氣”,這里所說的氣究竟指代什么?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形容某個人說這個人真有“氣質(zhì)”,這個氣,就是指代氣質(zhì)。貴氣的氣,說白了就是指代一個人是否具備成為上流社會的人所應(yīng)擁有的這種氣質(zhì)。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富有,但不具備“貴氣”。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暴發(fā)戶,不是個貴族。人們常常說一句話:三年就可以成就一個暴發(fā)戶,而三代人都難以成就一個貴族。說得也是這個道理。這句話的本質(zhì)就是在告訴我們,你可以富,也可以貴,但是這種氣,卻不是天性中具備的,是需要一個家族將這種氣息傳承在血脈中的,是需要一個人在后天的努力中不斷培養(yǎng)的,需要用你的學識閱歷、言語談吐、舉手投足的一些細節(jié)來體現(xiàn)的。所以,貴得人,不一定擁有貴氣。因此,人生追求中,不要只知道追求所謂的富或者貴,更要注意在追求富貴的過程中是否也在培養(yǎng)這種“氣息”,這種氣息會讓你錦上添花,更顯貴氣。不具備這種氣息,那你本身所擁有的富貴,也會被大打折扣,甚至流于貧賤。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一個人氣質(zhì)高雅、見解不俗、言語恰當、神采飛揚,這樣的人即便你不了解他,你也會感受到一種氣場的壓力或者說吸引力,那么這種氣場就是一種貴氣,即便這個人眼前是個窮光蛋,那么想必他以后的成就也一定不俗。古人說,氣度決定格局也正是此意。舉例說,一個商販與企業(yè)家的區(qū)別就是:前者是富人,后者是富貴。企業(yè)家擁有了人文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他們講求人文理念和企業(yè)文化,他們的追求中不止是追名逐利,更是將企業(yè)與國家民族的命脈相聯(lián)系,所以后者就擁有貴氣,而前者只能算是一個追名逐利的商販。 之所以在民間百姓中會將貴僅僅理解為“官貴”,主要是受到中國自古以來學而優(yōu)則仕的官本位思想的嚴重影響。其實就“貴”本身而言,任何領(lǐng)域中的佼佼者,都是沒有貴賤之分的。就好像你很難界定比爾蓋茨和美國總統(tǒng)哪個更為貴氣一樣。從命運學的角度上說,他們都是“王者”,一個是富貴之王,一個是官貴之王,僅此而已。此外,又例如李連杰是功夫之王、周星馳是喜劇之王、金庸是武俠文豪、袁隆平是水稻之父、呂布武藝冠天下、邵康節(jié)梅花易數(shù)獨步古今、邁克爾杰克遜是搖滾天王、趙本山是小品王、那個整天演變態(tài)狂的黃秋生還是個影帝呢,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都是王者。如果你讓邁克爾去當總統(tǒng),想必還不如要了他的命;當然,我們同樣也難以想象胡書記如果去搞搖滾,也一定能雷死天下人。因此,命運在每個人身上的體現(xiàn)也是不盡相同的,找到屬于自己的領(lǐng)域,你才可以成為佼佼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