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墨緣之用印三講究

 H笑對人生 2013-11-10
書家用印三大講究
文/多元

    文、款、印被稱作書法作品的三大要素。用印是書法作品的最后一道環(huán)節(jié),非常講究。要根據款式的不同、章法中起承轉合氣勢的不同和整體上的左右均衡來決定,因地制宜,靈活應用,用的恰當,會產生“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妙趣。在一幅作品中蓋印不宜過多,盡求“惜紅如金”,力求適宜和諧,寧少勿多,寧單勿雙。印章的內容、形狀、風格、大小及印泥顏色等因素都應予以考慮。
  寧單勿雙
  根據作品空白來選擇鈐印位置,在一般規(guī)律中追求創(chuàng)新。姓名、字號鈐蓋在款字下面,有時因章法之需,鈐于款字的左側;引首印一般鈐于正文起首處的第一、二字之間位置。
  鈐印數量要適度,統(tǒng)一中有變化,力求對作品起到補白點綴的美化或彌補作用。古人云:“印不過三”,若數量太多,則有喧賓奪主之嫌。鈐蓋兩方以上印章,要注意變化;若兩枚相連,一般是一朱一白,若接下有第三方,則用白文;若壓角印是方形白文印,引首則用長方形、圓形或隨形朱文印。一幅作品中若使用多方印,要兼顧整體上的審美,盡可能朱白相參、錯落有致,避免印距相等和位置平行。
  用印大小要與作品相稱,能夠起到校正通篇布局重心的作用。古人云:“用圖章,寧小勿大,大則不雅?!币晻ㄗ髌烦叻笮∵x用印章,切記落款處的印章大約與落款字大小相仿,否則,不但會給人以沉重下墜感,有時還會影響畫面的整體格調。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大多忌諱。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印章風格要與作品風格相匹配,如,齊白石單刀直入、痛快淋漓的印章,不適宜鈐蓋在筆觸細膩的楷書作品上;同樣,雄渾奔放的作品,也不能用工穩(wěn)秀麗的細圓朱文印。用色宣書寫的作品,要考慮印色和作品整體色調相和諧;挽聯用印,只能用黑色或藍色。
  
  名陰號陽
  
  姓名章,一般鈐在落款最后,用大小一致的朱文、白文對章,連鈐。古云:“名陰號陽”,即名印陰刻,字號印或齋館印陽刻。一般白文為上,朱文為下。距離間應最少有一個印章的寬度以上。當然也有用一個白文姓名章的,可加朱文閑章,也可大小不一,但必須小印在上,大印在下。用印時注意印章不可超過款文,也就是說小于款字。
  引首章,一般鈐在作品右上四分之一部位,如:正文一、二字之間的右邊,既與落款相呼應,又與畫面融為一體;印面以長方形、葫蘆形、橢圓形、圓形為多;印文多為作者喜歡的名言、警句、籍貫、年份或齋館號等。
  腰章,作品從首至尾中間為腰。腰章在大幅作品中較常用,內容無定式,可以與引首、押角章形成三點一線,互相呼應。行氣稍有擺動時,可用腰章調節(jié)補白。
  
畫龍點睛
  
  對聯:對聯中有單款為中下部題款鈐印。上聯通常鈐引首章,鈐在第一、二字之間的右邊;姓名章鈐在書者名款下,通常有兩枚印章,一朱一白。
  橫披:用印的多少和其他書法款式一樣,要視主體布白的需要而定,不是越多越好,正文作品中部,不宜鈐印。
  匾額:款字、印章與正文不可靠得太近,宜疏朗,有整體感。
  扇面:落款字鈐印的多少,要視章法的需要而定,印章的邊線要與主體內容的斜度及折線相向。
  冊頁:內容獨立時每頁都可落款加章,也可在最后一頁落款加章,視書寫的形式變化而定。
  四條屏:首幅右上可蓋引首小長形章,其余不可蓋,如果統(tǒng)統(tǒng)蓋上,行氣就被破壞了。
  印章是書法作品章法上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書法作品上鈐蓋印章,往往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正如潘天壽先生所說:“中國印章的朱紅色,沉著、鮮明、熱鬧而有刺激力?!蓖ㄟ^用印,作者不僅可以表達藝術觀點,展示襟懷,記時記事,而且直接關系到作品的章法,起著調整構圖和增強節(jié)奏感的作用。所以歷代書家都非常重視作品的用印。作品用印,可以說有規(guī)律又沒規(guī)律,不能一概而論,這取決于整幅作品空間形式的需求,既要照顧到章法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也要避免畫蛇添足。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2#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貴元 于 2013-11-3 10:37 編輯

20130727wb024bwb024cb001.jpg
這三方印為目前為止,我國發(fā)現最早的印章。
  右:商璽“亞禽氏”;
  中:商璽“瞿甲”;
  左:商璽“子亙囗囗”。(徐暢釋)(圖1)

印章起源三說
印章到底起源于何時,這要從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遺存的實物結合起來看,不能單憑某一家的論斷來決定。
  一種說法認為璽印起源于三代(夏商周),這是根據唐杜佑的《通典》:“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為鈕”的說法;另一種說法是根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的記載:“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544年,相當于春秋中葉。這是較可靠的關于璽印的最早記載。其中的“璽書”就是用印章封發(fā)的官府文書。
  在漢代人所著的緯書中,如《春秋運斗樞》、《春秋合誠圖》等書則把璽印提早到黃帝和堯舜時代。比如《春秋運斗樞》中載:“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而《春秋合誠圖》中則說:“堯坐舟中與太尉舜臨觀,鳳凰負圖授堯,圖以赤玉為匣,長三尺八寸,厚三寸,黃玉檢,白玉繩,封兩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說得煞有介事,但這些書都是漢代方士編造的,其中大多為荒誕不經的傳說,是不能完全使人相信的。
  還有人認為璽印起源于商代,認為這與殷代書契的刻制有關(其時能刻制出精美的甲骨文)。而且,在黃濬所著的《鄴中片羽》中,載有三方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璽,這是已知最早的印章(圖1),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3#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9.jpg
清代 趙之謙:“滄經養(yǎng)年”

20130727wb024bwb024cb010.jpg
清代 鄧石如:“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20130727wb024bwb024cb011.jpg
清代 鄭板橋:“七品官耳”(圖2)


文人鐘情閑章
    閑章,是指姓名印、官印之外的印章。閑章是繼秦漢璽印之后的一種吉語印演化而來的印章,其印形、章法布局、文字結構與姓名私印基本相同。閑章的出現使以往單純的實用的姓名印,發(fā)展成為獨立的具有文學含義的一門欣賞藝術。閑章具有極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力和奇妙的藝術功能。閑章入印的印文內容豐富,記事、言志、抒情、詠景、詠物,充滿了哲學、美學、文學色彩,耐人玩味。閑章,從不同角度,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以及修養(yǎng)、情趣、學識和經歷。閑章因為文人的鐘情而異彩紛呈,因其獨具的實用性備受藏家追捧。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4#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4.jpg
近代 吳昌碩:
  印文:“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
  邊款:“官田種秫不足求,歸來三徑松菊秋,我早有語謝督郵。己酉初秋老缶” (圖3)


20130727wb024bwb024cb012.jpg
近代 康有為:“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圖4)

20130727wb024bwb024cb003.jpg
清代 林皋:“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20130727wb024bwb024cb002.jpg
近代 齊白石:“人長壽”(圖5)

閑章不閑
  文/明 明
  印章,據其內容功能分兩類:一類具有徵信作用,一類不具徵信作用——即“閑章”。閑章內容廣泛復雜,有各種圖形、吉語、格言、警句、詩詞等。閑章的正式形成并獲得重大發(fā)展,是在元明時期。元代畫家王冕始創(chuàng)以花乳石自己治印,從此,閑章進入了主要抒發(fā)個人情感和表達人生志向的新境界。文人畫士多治印,且鈐于書畫作品或藏書之上。
  “閑章”不同于名章,少則兩字,多則幾十字。一般來說,“閑章”的內容與作品的主題沒有直接關系,然而,有此一章,便生色不少?!伴e章”雖“閑”,但既然加蓋在作品上,就成為整幅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清代集詩人、書畫家、進士于一身的鄭板橋,用于書畫的閑章頗多。他曾當了12年縣令而不得升遷,懷遇不公,遂刻 “七品官耳”(圖2)以自嘲。后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了豪紳而被罷官去職,從山東濰縣回家鄉(xiāng)以賣畫糊口?!岸昵暗呐f板橋”是他常用的閑章,印寫其志,“民間疾苦”的清官本色。
  近代畫家吳昌碩,五十學畫,鐫“畫奴”以自許,52歲經人保舉做了江蘇安東縣令,可是做了一個月就辭職了,后來他刻“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圖3),意為他比不愿做官的晉代陶淵明做縣令時間還少50天。
  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變法失敗后他遭清廷通緝,亡命海外,長達十六年之久。康有為精于書法,回國后,向他求字的人絡繹不絕,而他定的價格也極高,晚年的生活費用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賣文賣字的收入。在他的書件上常鈐有一枚自述赫赫經歷的閑章,文曰:“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圖4)。此章朱文4厘米見方,共27個字,字數之多甚為少見。其自炫自得之情,其不勝感慨之意,躍然紙上。
  齊白石早年做過木匠,成名后作畫常用“魯班門下”印,以示不忘昔日的貧苦生活;“見賢思齊”印與其寫字如出一轍,下筆不重描,一刀下去,決不回刀,氣勢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中國長沙湘潭人也”自報家門,和“人長壽”(圖5)成為其經典代表作;所刻“三百石印富翁”、“尋常百姓人家”等,道出他為藝術獻身的甘苦,“墨戲”、“不成畫”、“門外人”、“浮名過實”等,又體現了畫家的謙虛精神。
  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印章時時坦露思想感情,仕女畫閑章印文為“摩登戒體”,山水畫為“大千眼底”、“自詡名山足此生”、“萬里寫人胸懷間”,凡自認為得意之作又印文為“獨具只眼”、“百歲千秋”、“老奴”,盡情地表達出對生命和自然的情懷。還有“乞食人間”和“苦瓜滋味”等,表達自己貧寒出身、經歷和處境。
  閑章入印的印文內容非常豐富。或記事、或言志、或抒情、或詠景、或詠物,大量的閑章印文是摘自經史典故、詩詞佳句、名言警語和書論、畫論、印論、騷語;或反映書家們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態(tài)度;或發(fā)表各自的藝術主張、個人情懷;或用以自勵明志;或抒發(fā)懷抱。其中充滿了哲學、美學、文學色彩,耐人玩味。閑章常常成為文人寫意畫和書法作品中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5#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5.jpg
元代 王冕:“會稽佳山水”

文人真正自己動手刻印,相傳始于王冕。
  王冕是浙江諸暨人。以畫墨梅名揚天下,亦工詩,精篆刻。首創(chuàng)用花乳石刻印,花乳石脆軟細膩,容易受刀,表現刀法韻味效果極佳,從而把篆刻創(chuàng)作從寫篆到奏刀兩個過程以一手來完成。很快在文人當中普及開來,為以后流派篆刻藝術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王冕所刻的這方印章,原石無存。從傳世的繪畫作品中能看到所鈐自刻自用的印章,如“王冕私印“、“王元章氏”、“方外司馬”等,頗有漢代鑄鑿之味,不僅吸取漢人法度,表現了漢印的神采,也刻出了他自己的風格。



20130727wb024bwb024cb006.jpg
清代 吳讓之:
  “觀海者難為水”


20130727wb024bwb024cb007.jpg
近代  張大千:“以介眉壽”原石

20130727wb024bwb024cb008.jpg 
書家用印三大講究
文/多元

    文、款、印被稱作書法作品的三大要素。用印是書法作品的最后一道環(huán)節(jié),非常講究。要根據款式的不同、章法中起承轉合氣勢的不同和整體上的左右均衡來決定,因地制宜,靈活應用,用的恰當,會產生“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妙趣。在一幅作品中蓋印不宜過多,盡求“惜紅如金”,力求適宜和諧,寧少勿多,寧單勿雙。印章的內容、形狀、風格、大小及印泥顏色等因素都應予以考慮。
  寧單勿雙
  根據作品空白來選擇鈐印位置,在一般規(guī)律中追求創(chuàng)新。姓名、字號鈐蓋在款字下面,有時因章法之需,鈐于款字的左側;引首印一般鈐于正文起首處的第一、二字之間位置。
  鈐印數量要適度,統(tǒng)一中有變化,力求對作品起到補白點綴的美化或彌補作用。古人云:“印不過三”,若數量太多,則有喧賓奪主之嫌。鈐蓋兩方以上印章,要注意變化;若兩枚相連,一般是一朱一白,若接下有第三方,則用白文;若壓角印是方形白文印,引首則用長方形、圓形或隨形朱文印。一幅作品中若使用多方印,要兼顧整體上的審美,盡可能朱白相參、錯落有致,避免印距相等和位置平行。
  用印大小要與作品相稱,能夠起到校正通篇布局重心的作用。古人云:“用圖章,寧小勿大,大則不雅?!币晻ㄗ髌烦叻笮∵x用印章,切記落款處的印章大約與落款字大小相仿,否則,不但會給人以沉重下墜感,有時還會影響畫面的整體格調。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大多忌諱。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印章風格要與作品風格相匹配,如,齊白石單刀直入、痛快淋漓的印章,不適宜鈐蓋在筆觸細膩的楷書作品上;同樣,雄渾奔放的作品,也不能用工穩(wěn)秀麗的細圓朱文印。用色宣書寫的作品,要考慮印色和作品整體色調相和諧;挽聯用印,只能用黑色或藍色。
  
  名陰號陽
  
  姓名章,一般鈐在落款最后,用大小一致的朱文、白文對章,連鈐。古云:“名陰號陽”,即名印陰刻,字號印或齋館印陽刻。一般白文為上,朱文為下。距離間應最少有一個印章的寬度以上。當然也有用一個白文姓名章的,可加朱文閑章,也可大小不一,但必須小印在上,大印在下。用印時注意印章不可超過款文,也就是說小于款字。
  引首章,一般鈐在作品右上四分之一部位,如:正文一、二字之間的右邊,既與落款相呼應,又與畫面融為一體;印面以長方形、葫蘆形、橢圓形、圓形為多;印文多為作者喜歡的名言、警句、籍貫、年份或齋館號等。
  腰章,作品從首至尾中間為腰。腰章在大幅作品中較常用,內容無定式,可以與引首、押角章形成三點一線,互相呼應。行氣稍有擺動時,可用腰章調節(jié)補白。
  
畫龍點睛
  
  對聯:對聯中有單款為中下部題款鈐印。上聯通常鈐引首章,鈐在第一、二字之間的右邊;姓名章鈐在書者名款下,通常有兩枚印章,一朱一白。
  橫披:用印的多少和其他書法款式一樣,要視主體布白的需要而定,不是越多越好,正文作品中部,不宜鈐印。
  匾額:款字、印章與正文不可靠得太近,宜疏朗,有整體感。
  扇面:落款字鈐印的多少,要視章法的需要而定,印章的邊線要與主體內容的斜度及折線相向。
  冊頁:內容獨立時每頁都可落款加章,也可在最后一頁落款加章,視書寫的形式變化而定。
  四條屏:首幅右上可蓋引首小長形章,其余不可蓋,如果統(tǒng)統(tǒng)蓋上,行氣就被破壞了。
  印章是書法作品章法上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書法作品上鈐蓋印章,往往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正如潘天壽先生所說:“中國印章的朱紅色,沉著、鮮明、熱鬧而有刺激力?!蓖ㄟ^用印,作者不僅可以表達藝術觀點,展示襟懷,記時記事,而且直接關系到作品的章法,起著調整構圖和增強節(jié)奏感的作用。所以歷代書家都非常重視作品的用印。作品用印,可以說有規(guī)律又沒規(guī)律,不能一概而論,這取決于整幅作品空間形式的需求,既要照顧到章法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也要避免畫蛇添足。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2#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貴元 于 2013-11-3 10:37 編輯

20130727wb024bwb024cb001.jpg
這三方印為目前為止,我國發(fā)現最早的印章。
  右:商璽“亞禽氏”;
  中:商璽“瞿甲”;
  左:商璽“子亙囗囗”。(徐暢釋)(圖1)

印章起源三說
印章到底起源于何時,這要從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遺存的實物結合起來看,不能單憑某一家的論斷來決定。
  一種說法認為璽印起源于三代(夏商周),這是根據唐杜佑的《通典》:“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為鈕”的說法;另一種說法是根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的記載:“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毕骞拍昙垂?44年,相當于春秋中葉。這是較可靠的關于璽印的最早記載。其中的“璽書”就是用印章封發(fā)的官府文書。
  在漢代人所著的緯書中,如《春秋運斗樞》、《春秋合誠圖》等書則把璽印提早到黃帝和堯舜時代。比如《春秋運斗樞》中載:“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而《春秋合誠圖》中則說:“堯坐舟中與太尉舜臨觀,鳳凰負圖授堯,圖以赤玉為匣,長三尺八寸,厚三寸,黃玉檢,白玉繩,封兩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說得煞有介事,但這些書都是漢代方士編造的,其中大多為荒誕不經的傳說,是不能完全使人相信的。
  還有人認為璽印起源于商代,認為這與殷代書契的刻制有關(其時能刻制出精美的甲骨文)。而且,在黃濬所著的《鄴中片羽》中,載有三方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璽,這是已知最早的印章(圖1),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3#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9.jpg
清代 趙之謙:“滄經養(yǎng)年”

20130727wb024bwb024cb010.jpg
清代 鄧石如:“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20130727wb024bwb024cb011.jpg
清代 鄭板橋:“七品官耳”(圖2)


文人鐘情閑章
    閑章,是指姓名印、官印之外的印章。閑章是繼秦漢璽印之后的一種吉語印演化而來的印章,其印形、章法布局、文字結構與姓名私印基本相同。閑章的出現使以往單純的實用的姓名印,發(fā)展成為獨立的具有文學含義的一門欣賞藝術。閑章具有極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力和奇妙的藝術功能。閑章入印的印文內容豐富,記事、言志、抒情、詠景、詠物,充滿了哲學、美學、文學色彩,耐人玩味。閑章,從不同角度,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以及修養(yǎng)、情趣、學識和經歷。閑章因為文人的鐘情而異彩紛呈,因其獨具的實用性備受藏家追捧。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4#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4.jpg
近代 吳昌碩:
  印文:“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
  邊款:“官田種秫不足求,歸來三徑松菊秋,我早有語謝督郵。己酉初秋老缶” (圖3)


20130727wb024bwb024cb012.jpg
近代 康有為:“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圖4)

20130727wb024bwb024cb003.jpg
清代 林皋:“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20130727wb024bwb024cb002.jpg
近代 齊白石:“人長壽”(圖5)

閑章不閑
  文/明 明
  印章,據其內容功能分兩類:一類具有徵信作用,一類不具徵信作用——即“閑章”。閑章內容廣泛復雜,有各種圖形、吉語、格言、警句、詩詞等。閑章的正式形成并獲得重大發(fā)展,是在元明時期。元代畫家王冕始創(chuàng)以花乳石自己治印,從此,閑章進入了主要抒發(fā)個人情感和表達人生志向的新境界。文人畫士多治印,且鈐于書畫作品或藏書之上。
  “閑章”不同于名章,少則兩字,多則幾十字。一般來說,“閑章”的內容與作品的主題沒有直接關系,然而,有此一章,便生色不少?!伴e章”雖“閑”,但既然加蓋在作品上,就成為整幅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清代集詩人、書畫家、進士于一身的鄭板橋,用于書畫的閑章頗多。他曾當了12年縣令而不得升遷,懷遇不公,遂刻 “七品官耳”(圖2)以自嘲。后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了豪紳而被罷官去職,從山東濰縣回家鄉(xiāng)以賣畫糊口?!岸昵暗呐f板橋”是他常用的閑章,印寫其志,“民間疾苦”的清官本色。
  近代畫家吳昌碩,五十學畫,鐫“畫奴”以自許,52歲經人保舉做了江蘇安東縣令,可是做了一個月就辭職了,后來他刻“棄官先彭澤令五十日”(圖3),意為他比不愿做官的晉代陶淵明做縣令時間還少50天。
  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變法失敗后他遭清廷通緝,亡命海外,長達十六年之久??涤袨榫跁?,回國后,向他求字的人絡繹不絕,而他定的價格也極高,晚年的生活費用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賣文賣字的收入。在他的書件上常鈐有一枚自述赫赫經歷的閑章,文曰:“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圖4)。此章朱文4厘米見方,共27個字,字數之多甚為少見。其自炫自得之情,其不勝感慨之意,躍然紙上。
  齊白石早年做過木匠,成名后作畫常用“魯班門下”印,以示不忘昔日的貧苦生活;“見賢思齊”印與其寫字如出一轍,下筆不重描,一刀下去,決不回刀,氣勢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中國長沙湘潭人也”自報家門,和“人長壽”(圖5)成為其經典代表作;所刻“三百石印富翁”、“尋常百姓人家”等,道出他為藝術獻身的甘苦,“墨戲”、“不成畫”、“門外人”、“浮名過實”等,又體現了畫家的謙虛精神。
  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印章時時坦露思想感情,仕女畫閑章印文為“摩登戒體”,山水畫為“大千眼底”、“自詡名山足此生”、“萬里寫人胸懷間”,凡自認為得意之作又印文為“獨具只眼”、“百歲千秋”、“老奴”,盡情地表達出對生命和自然的情懷。還有“乞食人間”和“苦瓜滋味”等,表達自己貧寒出身、經歷和處境。
  閑章入印的印文內容非常豐富?;蛴浭隆⒒蜓灾?、或抒情、或詠景、或詠物,大量的閑章印文是摘自經史典故、詩詞佳句、名言警語和書論、畫論、印論、騷語;或反映書家們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態(tài)度;或發(fā)表各自的藝術主張、個人情懷;或用以自勵明志;或抒發(fā)懷抱。其中充滿了哲學、美學、文學色彩,耐人玩味。閑章常常成為文人寫意畫和書法作品中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

6

主題

11

好友

1565

積分

版主

Member

Rank: 7Rank: 7Rank: 7

5#
發(fā)表于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20130727wb024bwb024cb005.jpg
元代 王冕:“會稽佳山水”

文人真正自己動手刻印,相傳始于王冕。
  王冕是浙江諸暨人。以畫墨梅名揚天下,亦工詩,精篆刻。首創(chuàng)用花乳石刻印,花乳石脆軟細膩,容易受刀,表現刀法韻味效果極佳,從而把篆刻創(chuàng)作從寫篆到奏刀兩個過程以一手來完成。很快在文人當中普及開來,為以后流派篆刻藝術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王冕所刻的這方印章,原石無存。從傳世的繪畫作品中能看到所鈐自刻自用的印章,如“王冕私印“、“王元章氏”、“方外司馬”等,頗有漢代鑄鑿之味,不僅吸取漢人法度,表現了漢印的神采,也刻出了他自己的風格。



20130727wb024bwb024cb006.jpg
清代 吳讓之:
  “觀海者難為水”


20130727wb024bwb024cb007.jpg
近代  張大千:“以介眉壽”原石

20130727wb024bwb024cb008.jpg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