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飲食歷史久遠,從4000多年前創(chuàng)造“天下第一羹”的彭祖,到垓下兵敗、烏江自刎而為中國美食文化中留下霸王別姬這道名菜的項羽,再到高祖劉邦的沛公狗肉,再到蘇東坡任職徐州時所創(chuàng)的東坡四珍,幾千年的文化都濃縮在小小的盤碟當中,實在是今人的福氣。 徐州菜屬于江蘇菜系的徐海風味,跟大部分清淡、喜甜的江蘇菜風格迥異,實際上這是地理因素造成的,徐州位于中國南北方的過渡地帶,與魯、豫、皖三省交界,菜系也受南北地區(qū)不同省份、不同風味的影響。歷史上,徐州菜屬于魯菜風味,后來隨著時間變遷、南北菜系的融合,現(xiàn)在的徐州菜介于南北風味之間,自成風格,形成了鮮咸醇厚、味道適中、清而不淡、濃而不膩、五味兼?zhèn)涞莫毺仫L味。 徐州的小吃也頗有名氣,如地鍋、烙饃、壯饃、臭鹽豆、辣湯、油茶等,都是老百姓的日常食品,簡單樸素,卻又有著名菜名肴所沒有的獨特風味,樸素的民間小吃就如同質(zhì)樸的老百姓一樣,總會讓我們的心溫暖而感動。 雞蛋,黃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腸,排骨,肘子,雞腿等等葷素組合,可以滿足顧客不同飲食需求,要一瓶啤酒,再配上一碗白米干飯澆上美味鮮香的肉汁,吃起來滿嘴流油,回味悠長,口口留香。 ④辣湯:徐州的辣湯是用雞和豬骨煮湯,把母雞煮得酥爛。煮的時候除了加蔥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這個湯的味道就偏辣,這種辣味很鮮。把洗好的面筋在溫水中醒透,讓原來海綿狀的面筋表面變得光滑柔軟,然后掐成一小塊張開下鍋,同時用筷子順時針攪動,這時面筋就會被甩成片狀,如雞蛋絮,但比雞蛋絮略厚一些。加上鱔魚絲,鹽,味精,適量的白胡椒(黑胡椒也可以,不過煮出來的湯顏色發(fā)黑)。在湯中加上些許香油,更是美味! ⑤蛙魚:蘇北及豫東、魯西南的蛙魚,同陜西風味的“面魚子”,不論是在制作上,還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處,因形似蝌蚪,故稱“蛙魚”。蛙魚酸甜可口,冰鎮(zhèn)之后,更是清熱解暑的美味。 ⑥油燙鴨:鴨子經(jīng)宰殺治凈,入開水鍋中沮水,沖洗干凈,入紅鹵鍋中待鹵汁燒開后,用小火鹵至熟軟起鍋,瀝干,入七成熱的菜油鍋中炸至皮酥色棕紅時撈出,刷上香油,冷后斬成條裝盤即成。特點是色澤棕紅,皮酥肉嫩,鮮香適口。 ⑦釋家菜:元末明初,五省通衢的徐州出現(xiàn)了繁榮景象,佛教興盛,寺廟眾多,街頭出現(xiàn)了由寺院僧人開辦的素菜館。素菜館制作的釋家菜純以素為料,做法講究,形成了與官邸風味、民間風味迥然不同的釋家風味。天花宴、菊花宴、素八珍3種宴席較為知名。 ⑧鴛鴦雞:相傳秦朝末年,虞姬,因避秦亂隨父來到古吳。虞姬立志非英雄不嫁。一日游于廟會,見一壯士雙目炯耀,儀表非凡,單臂舉起廟前千斤巨鼎,心中傾慕?;丶曳A告父親,邀請壯士做客。虞姬親制一菜,名為“鴛鴦雞”,其父會意,當即將虞姬許配給壯士。這位壯士就是項羽。項羽起兵反秦,秦亡后,項羽自命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這“鴛鴦雞”也就在彭城流傳下來了?!傍x鴦雞”酥香、醇厚、色澤艷麗、造型優(yōu)美。 ⑨烙饃:來自于江蘇徐州,烙饃作為一種源自徐州的面食,已有著2000多 年的歷史了。為徐州當?shù)夭皇翘禺a(chǎn)的特產(chǎn)。烙饃吃起來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也有健齒作用。現(xiàn)烙饃又發(fā)展出了水烙饃和菜合子等。 徐州作為歷史文化古城,有著自己的風格和韻味。徐州的美食也將隨著 這座古城文化的不斷堆積而綻放出新的活力。只有走近她,體味她,感悟她,才能了解這座城市真正的人文和底蘊。不論怎樣,她不會讓你失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