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艷陽高照,驟降的氣溫與干燥的空氣讓女人覺出了遠離秋高氣爽的落寞。——長期缺乏社會交流活動足以讓所有曾堅強而精彩地活著的女性顧影自憐,及至眼角的假性魚尾紋盤踞不去,成為反復(fù)思忖的引子。 街道上充斥著五彩斑斕不語的唇;與每一個行人的擦肩而過,她仿佛都能清晰地聽到自我與現(xiàn)實被無形的冷漠之手撕裂的脆響。 失去了參照物的生活同時失去了方向,更多的精力與時間被以往不屑的無聊所挾持,伴隨而至的便是自怨、自卑以及對自我價值重獲救贖的絕望。 試圖以改變生活的軌跡來尋求得自我救贖,總企望并呼喊著:誰能讀懂我?! 卻在某一日某一刻頓悟:希求以別人認可為救贖的方式,原本就蘊藏了大多的危機,——因為,世上每一個人,都在某些境況下會變得脆弱,在其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信仰”缺失的困惑。人們之于生命意義的解讀,在不同年齡不同的閱歷階段都有著不同的廣度與深度。故而,面對林林總總的困惑,一句古話最為實用:解鈴還需系鈴人。 這個世界沒有神——上帝與佛只活在需要被救贖而又無以憑籍救贖的人們意境中。因此,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救贖,歸根結(jié)蒂只能靠我們自己。 生命很短,我們可能不可確知若干年后,今日的行為與思想是否有它必要的意義,或能否對將來的生活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只需滿足于這種思考帶給我們現(xiàn)時的充實與快樂,帶給我們對未知之將來的鎮(zhèn)定與信心。這使我們走在明天艷陽冷風(fēng)的街道上,依然能維系著一份淡定與從容。——矜持的是陽光樹影下旖旎的身形,任由女性的狂想與嫵媚在體內(nèi)瘋狂地滋長。 淡定而從容,那就是方向。 生命原本是毫無意義的。赤裸裸自然而來,而后又終將化作塵泥碾作土。讓它幻化出意義來的,是人生歷程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選擇”,換而言之也可謂之“戰(zhàn)斗”,——同環(huán)境、同別人、與自己。 清醒認識并把握存在價值的真正歸屬,才能輕松自在并充實從容地活著,這,就是求贖的方向。 摘自:fengziyi860的博客 |
|
|
來自: 誰清齋 > 《心態(tài)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