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樂文物普查隊在堯溝北郭村進行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了一所舊時的老宅。從院落的建筑特色和歷史價值來看,應該是一處需要保護的民居老宅院。
    老宅院坐落于昌樂縣北郭村村中區(qū)。據(jù)當?shù)卮迕裾f該宅院以前是劉墉的姑所使用。“劉墉(1719~1804年)是從廣東中山移居至山東的后裔,然后開枝散葉繁衍后代”。傳說他的姑就在堯溝北郭村的這個老宅子內居住。
         
 
    宅院原來的墻已經(jīng)沒有,據(jù)說大門朝西,西南角有一門樓,為正門,東南有一小門,為偏門,院西北角有口井,現(xiàn)在已經(jīng)干枯。老宅內為三間屋,屋前(南)面有一門三窗,后(北)面有一大一小兩個窗口,房屋建筑均為磚木石結構,青磚黑瓦,古樸典雅。房屋地基用長石條砌筑,青磚墻,用石灰勾縫,東西山墻上有一層加固墻的長石條拉釘。山墻的頂端有磚雕的花卉圖案。均為起脊房頂,木檁上鋪木椽子,木椽子上用薄形方磚滿鋪,然后掛上黑瓦。瓦有版瓦和筒瓦兩種,大部分房子只用版瓦仰鋪在屋頂上,然后用石灰勾縫。少數(shù)房子用版瓦鋪完后,再用筒瓦覆蓋在兩行版瓦之間。版瓦的房檐有滴水,使用筒瓦的房檐有瓦當,雖然大部分已經(jīng)脫落,但還清晰可見。
 
            
    
    房屋的門有石門墩,門邊用條石砌壘,再鑲木門框,門楣為整條木檁,門內部有條2米長的木門栓。窗戶為方形,窗臺和上邊框用的是整塊條石,方格形的木質窗。屋后的大窗為兩層木窗扇。據(jù)說在屋內打開這扇雙層大窗,就可以觀看屋后戲臺的戲,賞戲用的窗戶。
 
               
            
               
            
               
   
    北郭村這處老宅院是一處典型的有權勢人家的宅院,它的建筑風格和結構布局,體現(xiàn)了北方建筑的沉穩(wěn)和江南建筑風格的靈巧,其時代應為清代。它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我國北方的古代民居提供了新的實物遺存,應該予以保護。
                                                        
                                 昌樂文物普查辦  丁露剛  肖守強
                                     寶成街辦文化站長: 秦海梅
                                                         200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