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大部分股票來說,股市就是一場游戲,明白玩法往往比其他什么更重要。而趨勢、預期還有參與者的交易行為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幾個。趨勢和預期決定中長線、交易行為決定短線,它們互相影響并相互強化和改變,大部分時候你分不清楚誰更重要或更占據(jù)主導地位,但有的時候,一方演化的足夠強大就可以改變另一方并最終影響自己,對這樣的循環(huán)與反饋進行理解將會對我們的游戲參與帶來莫大的幫助。為方便邏輯闡述,下面會用簡單化的數(shù)據(jù)來表達,但這不代表該比方具備現(xiàn)實的適用性,因為不同股票的評價方法會有很大出入,所以聲明下以免誤導。 [淘股吧] 先談趨勢和預期,一般來說,趨勢是由預期決定,但預期可以由趨勢強化并反過來再影響到趨勢上,形成正反饋直至極限。在形成期,預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演變強化期,趨勢是最關鍵的方面,而轉(zhuǎn)折期,則往往是雙方極限值共振的結(jié)果,考慮到趨勢的多樣性和變化性特征,預期極限值的作用會更大也更容易判斷一點。在我看來,技術(shù)分析主要是找出趨勢和預期同向運動并強化的機會,價值分析則可以在反向運動但最終會被預期改變的機會上下注。另外,不管是預期還是趨勢,它都應包含自身和環(huán)境兩方面的衡量,這也就是很多人說的,大盤不好不做個股的道理,因為大制小、小印大,個體一般都會受整體的壓制和影響,并在大部分時候會最終服從于整體,當然有些先于整體走好的個體則說明其靜態(tài)預期就已足以抵消整體的壓制,若環(huán)境壓制不進一步加強則比較容易先走出行情來。 舉例來講,比如業(yè)績在1元、增長率在不同條件設定下可以有正負20%甚至極限到50%的股票,考慮到事實的顯現(xiàn)有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在這期間決定增長預期的選擇除了基本面還有就是市場的階段性情緒。我過去曾經(jīng)說過,對股票買賣區(qū)域的設定一定要考慮牛熊市的前提,比如20元是這個票在不考慮條件值變化下的合理估算的話,牛市應該在20之上買入,熊市應該在20之下賣出,因為牛市中大家會往好的方向想,總認為未來會更好,這樣往往等不到合理估值區(qū)域就應該買入,而熊市中如果20是合理的話,這個價格反而是賣點,因為事情總是在不斷變壞,這樣合理估值點就容易成頂部。然后再考慮到條件值選擇導致的增長預期變化,那么買賣范圍就可以擴大到75到10元上下,也就是說75以上買乃至10以下賣都有其合理性的解釋。 在階段性投機中,有兩種機會,一是漲出來的、一是跌出來的,就我個人的偏好來說,我不太喜歡后者,因為空間是由跌出來的幅度決定,相對有限。而前者呢,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那種越漲越低估的股票,因為在20進入的時候,我們的預期是不到20%的增長,這樣的目標價一般在30元,也就是50個點不到的空間,而一旦漲到30以上的時候,由于趨勢加強導致對預期的更樂觀推動,市場開始憧憬50%的增長速度,估值定價往往可以到75乃至100以上,這樣就變成了原先50個點的利潤目標在漲了以后反而擴大到2到3倍以上,而且由于趨勢與預期的加強和明朗,后期目標的實現(xiàn)往往比前期更迅速快捷。當然,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會有個極限值,在75目標實現(xiàn)后,理智的人會發(fā)現(xiàn),如果說20%到50%增長率在理論上有實現(xiàn)可能的話,超過50%的增長則是很難預期的,這樣在沒有新增預期來推動趨勢繼續(xù)加強的情況下,趨勢就會變的相對平緩,從而在技術(shù)上呈現(xiàn)頂部特征,繼而引發(fā)重新思考和趨勢與預期的反向共振,負反饋就開始發(fā)生。所以說,能否產(chǎn)生新增的更高預期來維持趨勢進一步強化是我們參與游戲的關鍵。就像前段時間有朋友對我說,通貨膨脹這么厲害,他也想入市保值,我回復說,你過去已經(jīng)犯了不入市的錯誤,現(xiàn)在就別再犯入市的錯誤了,因為當全世界都想通過股市來對抗通貨膨脹的時候,也許拿著現(xiàn)金讓其自然貶值會是更好的選擇,除非你能找到明確的新增預期,否則憑什么指望別人以更高的價錢來購買已經(jīng)給他人提供過保值機會的資產(chǎn)呢。當然,如果你選擇的企業(yè)足夠好,能夠用時間換來更高的預期則另當別論,但這和之前信奉的理由又是兩回事了。 再談下參與者的交易行為,這是比較容易影響人持倉或空倉心態(tài)的方面,很多朋友對我說,自己是真的看多或看空,但有的時候看見無數(shù)堅決的買單或賣盤的時候就總受影響以至無法堅持,否則為什么那么多資金在堅決地做和自己判斷相反的事情呢。我覺得不斷審視并隨時準備修正自己是非常好的習慣,但為了讓自己不過于敏感就必須把短期行為放到大情景下去理解,牛市里的賣出是為了更好的買入,熊市中的買入是為了更好的賣出,牛市的阻力位與熊市的支撐位都是最容易坑害人的陷阱,同樣行為后面的動機和后續(xù)補救是完全不同的,你只看到了他買的時候堅決,也許之后賣的會更堅決呢,所謂看大勢掙大錢、辨別牛熊再投資是非常正確的經(jīng)驗之談,這樣可以不為細節(jié)所遮蔽。當然,有人會說牛熊的判斷才是最難的方面,其實只要看這個市場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極限預期就好了,不過這樣需要對整個市場都有良好的認識,如果不具備這樣能力的話,那么我的建議就是只關注確定性高成長的票,它們在牛熊中都不會有太壞的預期,主要取決于其自身的成長率和時間,與市場估值關系不大,這樣比較省心但要考慮錯判后的風險承受問題。我認為,資產(chǎn)就是金錢在不同時間下的不同屬性,本質(zhì)就是現(xiàn)在的錢和未來的錢之間進行交換,買入是用現(xiàn)在換未來,賣出則是把未來換現(xiàn)在,關鍵要想明白未來和現(xiàn)在誰更值錢就好了,牛熊市就是這樣的一個判斷依據(jù),當然,對極少數(shù)的優(yōu)異公司來說,未來總是會強過現(xiàn)在的,這就是比牛熊大勢更大的大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