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仲軒老在《逝去的武林中》轉述了薛顛在《象形拳術》中說站樁的一句話:練此樁法,先要虛其心,涵養(yǎng)本源,以呼吸之氣下貫丹田,而充實其腹,慢慢以神意運動,舒展肢體,使氣血循環(huán)周身,流通百脈,臟腑清虛,筋絡舒暢,骨健髓滿,精炁充足,而神經(jīng)敏銳,故謂之養(yǎng)基立本,此樁法慢練增力之妙法也。 李仲軒老又說,站樁要站到象春天的蟲子在土壤里蘇醒那樣。春天了土里的蟲子蘇醒了以后會怎么樣?何為慢練增力?何為慢慢以神意運動?普通人概念里增力的概念都是在筋骨肌肉上,站樁慢練卻能增力?是如何的道理?這些問題不解決,似乎很難指導我們繼續(xù)向更深一步探索形意拳的秘密。道理不明,如何自處? 李仲軒老明示了,薛顛說的這個樁就是三體式。那么再回頭看薛顛說的那句話,其實人家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要虛心實腹,以呼吸之氣下貫丹田,而充實其腹。這句話就是站樁第一步的關鍵。而后呢?是站到氣血發(fā)動,便進入到周天運轉的階段,而方法就是慢慢以神意運動,舒展肢體,使氣血循環(huán)周身,流通百脈。 效果是什么呢?臟腑清虛,筋絡舒暢,骨健髓滿,精炁充足,而神經(jīng)敏銳。故謂之養(yǎng)基立本,此樁法慢練增力之妙法也。薛殿告訴后人,形意拳勁力的增長來自于站樁。尚派也說:樁功是個寶,得它才是好??磥砣f法源于三體式這句話是根本中的根本,要出真功夫,無論你走何種途徑入門,總歸跨不過三體式這一關。 以我個人的體會,你下頭有多大功夫,上頭就有多大功夫。腿上的功夫有了,身上的功夫也得了。其實薛顛這人并不藏私,只是有些東西他是從自己那個高度說的,在我們看來似乎太簡單,比如那個慢慢以神意運動。何為神意?不就是專心一致的想嗎?想想就漲功夫?其實這里頭有個關鍵,就是運動兩個字。 要以神意指揮身體慢慢運動,可你站樁是靜態(tài)的,如何運動?李仲軒老說就是慢,外頭看不出來而已。那到底是如何個運動法呢?李仲軒老賣個關子,薛顛也不明說,并非他們保守,而是怕早早就告訴了初學者會走偏,人想得太多了就會自己去設計,設計的不對自然會走到歪路上去。說明白點,你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明白了,但也不能直說。其實我也已經(jīng)都說出來了,等你練到了有一天也會明白。很多人說古德寫書有保守,保守的我真見到過,但如孫祿堂和薛顛這樣的真沒有什么隱瞞,他們只是從提攜后輩的角度不直白地說,是給你把路子鋪好,讓你按照他說的程序練,然后每步都留了話頭給你,有一天練到了就會豁然開朗。 其實不僅三體式,渾圓樁練到了也可以如此,且這個東西和太極拳那個核心的東西也是一致的。所以我說形意拳和太極拳可以互參。一定是要把渾身的拙力去了,全身氣血勁力暢通無礙,達到如嬰兒般的專氣致柔,便可慢慢以神明而入彀。到此境界,諸多煩惱便可淡化,逐漸生出人生無可無不可的智慧,此近道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