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主要功用是止血,消腫,去腐,生肌。并有補(bǔ)肺,收斂的作用。白芨最常用于肺胃出血。例加配生藕節(jié)、黑山梔、杏仁、沙參、生地、百合、元參等,可用于咳血;配炒黃芩、知母、烏賊骨、蒲黃炭、茜草炭等,可用于吐血。近些年來(lái),常以白芨配烏賊骨、貝母、甘草,共為細(xì)末,每服一至二錢,溫開水送服,一日二、三次?;虬总阜垡诲X配三七粉三至五分同服,一日二、三次。治療潰瘍病出血,有較好效果。 白芨還有逐瘀生新及去腐生肌、收斂瘡口的作用,故外科也常用于癰腫、疔毒、瘡瘍等的治療。內(nèi)服、外用均有效。荷葉炭、棕炭等止血,因收澀太過(guò),??砂l(fā)生血瘀、血滯的情況。白芨止血,同時(shí)又有祛瘀生新的作用,雖久用也不發(fā)生瘀血。三七可止一切出血,白芨偏止肺胃出血;三七可散瘀定痛,白芨可去腐生肌。生藕節(jié)止血之中兼能養(yǎng)陰生津。白芨止血之中兼能補(bǔ)肺收斂。用這二藥止血均不產(chǎn)生瘀血。用量一般一至三錢,水煎服;如用粉末吞服,每次可用五分至二錢,一日二、三次。不可與附子、烏頭同用。
|
|
|
來(lái)自: 李大白家的小寶 > 《中藥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