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余兼職賺點零花錢并不新鮮,可是目前一股“有償替課”風卻正在大學校園里涌動。為此,記者走訪了長春市的部分高校,發(fā)現(xiàn)食堂門口等不少地方都貼著各種“替課”廣告:替聽一節(jié)課10元,抄筆記15元……明碼標價的“替課”一族竟然這樣明目張膽地在大學校園里賺起了“外快”。
對于“有償替課”,大學生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學生小王認為,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不認真,平時不好好上課、聽講,把時間和金錢大多浪費在談戀愛和吃喝玩樂上,等到快要期末考試的時候,要么借人家的筆記臨時突擊,要么考試作弊,現(xiàn)在更是發(fā)展到了花錢雇人替課的地步。而學生小林則認為,“有償替課”順應了市場經(jīng)濟的供求原則,有“求”必“應”,在情理之中。
有需求才會有供給?!坝袃斕嬲n”的供給是由“逃課”的需求引起的。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生都有過逃課的經(jīng)歷。就為何花錢雇人替課的問題,幾位有過雇人替課經(jīng)歷的同學如實地作了回答:有的人是為了考研或找工作沒有時間去上課;有的人是為了和戀人約會;也有的人就是偷懶不想去上課。更有同學表示,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課,即便在課堂上坐著,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15元、30元、50元!”據(jù)央視記者調(diào)查了解,這些廣告中,大多體現(xiàn)了替課的時間、價格和替課人的聯(lián)系電話。自己花錢,卻要雇傭別人去上課。到底替課人上的是什么課呢?到底是怎么樣的流程呢?記者電話進行了詳細的采訪。針對此種情況,記者跟隨替課者進行了踏查,發(fā)現(xiàn)替課者在替課過程中,成功完成“任務”替課成功,順利蒙混過關,逃過老師的考勤。
課堂點名并沒有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出勤率,反倒促使了“有償替課”的出現(xiàn)。如今,大學課堂出現(xiàn)了兩個極端:一方面是一些老師由于自己的課不受學生歡迎,而時常點名以保持或提高學生出勤率;一方面是一些老師根本不需要點名,而每節(jié)課都是座無虛席,甚至連課間休息都不愿意耽誤。長春某部屬高校的馬大勇老師講授的是《古代文學史》,雖然這是一門選修課,但是他講得很精彩,廣受學生好評,每學期都有學生因為不能選上他的課而遺憾。他的課根本不需要點名,堂堂爆滿,下課了還會有不少學生纏著他討論問題……
不難看出,“有償替課”風的出現(xiàn),凸顯了高校教學質(zhì)量的不平衡。長春某師范高校的教務處負責人認為,“有償替課”風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和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缺乏教學魅力,而只能靠點名的方式強迫學生來上課。因此,學生逃課,找人替課,是高校教學質(zhì)量不平衡的必然結(jié)果。
“有償替課”是“末”,教學質(zhì)量才是“本”。該負責人表示,“有償替課”固然是一股不良學風,但要想將其有效遏制,還需要高校教師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上下真功夫,同時大學還應在教學考核和學生管理上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相制約機制,使學生自愿上課,自覺鄙視“逃課”現(xiàn)象。
(張中志 王蕾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