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地道的東北面食
李連貴熏肉大餅譽滿東北是中華一絕,其肉色棕紅,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沁脾;大餅皮面金黃、層層分離、外酥里嫩、滋味濃香。食用時輔以面醬、蔥絲,再喝上一碗小米綠豆大棗粥,具有健脾壯腎、暖胃調(diào)中等功效,實為集美味藥膳于一體的佳肴。

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是用開水燙面,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松散不粘。制餡要求嚴格,牛肉剔凈筋膜剁碎,用清水浸煨,加調(diào)料拌勻不攪,呈稀疏狀的“水餡”,攏包時不留大纓,形如木魚,成熟后皮面亮晶,餡心松散醇香味好。
老邊餃子的獨到之處是調(diào)餡和制皮,調(diào)餡時先將肉餡煸炒,后用雞湯慢煨,使其膨脹、散落、水靈,增加鮮味。制皮用精粉摻入熟豬油開水燙拌和制,劑皮柔軟、筋道、透明。老邊餃子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郁不膩。除蒸煮外,還可以烘烤煎炸。
粘豆包粘嫩、爽滑、香甜、抗餓,深受東北人喜愛。做法是把黃米面用沸水燙后,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發(fā)酵。餡用紅小豆上鍋煮爛,搗成泥加糖備用。揪一塊發(fā)酵面捏成窩窩,裝進團好的豆餡,團成鵝卵圓型上屜蒸熟即可。做好的粘豆包當時吃或凍上留著吃均可。
朝鮮冷面俗稱高麗面,多以蕎麥制成面條,煮熟投入涼水中冷卻。冷面盛放于大碗內(nèi),上面放香油、胡椒面、辣椒面、味素等調(diào)味料,再澆上牛肉(或雞肉)湯,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熟雞蛋、蘋果片、梨片,吃起來味道獨特、甜辣爽口、開胃不膩。
鐵鍋咸魚餅子是普通的東北農(nóng)家飯,現(xiàn)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當年的苞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fā)的。把大鍋燒熱,鍋底燉魚,餅子貼在鍋四周。半個小時后揭鍋蓋,魚和餅子的香氣撲鼻而來,東北人叫它“一鍋出”。
糊塌子是將絲瓜、胡蘿卜、洋蔥、火腿腸切成絲,香菜切成段,放在容器里,加入胡椒面、鹽,打上三個雞蛋,攪拌均勻后稍侯片刻,再放入面粉攪勻(不要加水);鍋內(nèi)放油燒熱,倒入面糊攤成餅狀,兩面煎至金黃色即可。吃時蘸上砸好的蒜泥,軟嫩細膩、鮮香味美,再搭配一碗八寶粥,滋肝潤肺、清熱敗火,是有食療功效的佳肴。
韭菜盒子是用精制面粉做皮,嫩韭菜、鮮雞蛋制餡,在平鍋中煎烙而成,外型美觀、口感清香;筱筱火勺用稍有顆粒的沙子面做皮,選細嫩牛肉、大蔥、鮮姜、香油制餡,出鍋的火勺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聞則香味撲鼻,食之肥而不膩,是東北傳統(tǒng)的地方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