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細胞增多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高于正常值高限。一般認為經(jīng)多次檢查成年男性紅細胞>600萬/mm3,成年女性>550萬/mm3,就屬紅細胞增多。
張××,男,78歲。門診號:7480。發(fā)病前體質素健,但每天飲白酒三兩至半斤,四十余年來從不間斷。1982年12月上旬因腰部扭傷攝片,提示為腰椎體壓縮性骨折,曾臥床6個月。 此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股及下腹部散在性紫癜,按之不痛。平時沒有鼻衄、牙衄等出血現(xiàn)象。當時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均屬正常。用維生素C、E治療一年多,紫瘢未見消除。 1984年7月下旬,下腹部及兩下肢瘀青紫癜增多,擴大,最大面積5×10cm,全身皮膚呈暗紅色,面部及四肢末端更甚。復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186g/L,紅細胞6.34×10個12/L,血球壓積78%,血小板、白細胞分類均無異常,骨髓片提示正常。 西醫(yī)確診為紅血球增多癥,因乏有效藥物治療,請中醫(yī)會診,治以益氣活血溫通法,處方用桃紅四物合人參養(yǎng)營湯。治療4個月,全身瘀紫加深。屢查血紅蛋白200g/L左右,紅細胞6.50×10個12/L。于1985年3月下旬轉由喬老診治。 主要癥狀:面部皮膚黯紫,手指、足趾更為明顯,全都黯紫夾有瘀青斑,頭昏作脹,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納食后胃脹噯氣,下肢發(fā)熱,神疲乏力,大便干而不暢。苔薄黃,舌質絳,脈弦。證屬酒家濕熱,侵入營血,脈絡瘀阻,肝郁血滯。治以疏肝開郁,涼血清營,解毒化瘀,兼以利濕。 藥用:柴胡5g 赤芍12g 白芍12g 生地15g 丹皮9g 水牛角30g 焦山梔6g 黃芩6g 知母10g 當歸10g 白花蛇舌草30g 狗舌草30g 馬藍根1g 板藍根20g 大青葉20g 石斛12g 甘草5g。并囑禁酒。服藥6周后,全身皮膚黯紫色顯著變淡,瘀斑漸退,口干咽燥等熱象亦除,納佳眠安,二便正常。苔薄黃,舌質紅潤,脈弦。復查血象:血紅蛋白176g/L,紅細胞5.92×1012/L。至今多次血常規(guī)檢查均正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