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某,男,40歲 初診:2007年5月24日。 主訴:右側(cè)腰部(右腎區(qū))酸痛墜脹五個月,動則更甚,轉(zhuǎn)側(cè)不利,難以俯仰。X線攝片示右腎下垂(在第三腰椎以下)。曾求西醫(yī)治療無效,乃來求治。 診查:外形不變,叩之痛劇,面色不華,身體較瘦,脈象沉細,苔色淡薄。 辨證:病屬腎虛陽弱,陰寒承襲,氣滯血瘀,絡遂不通。 治法:方用溫補下元,益氣養(yǎng)血,和絡定痛法。 處方:鹿角片9g 龜板膠3g 胡桃肉9g 靈磁石15g(先煎) 桑寄生15g 續(xù)斷9g 狗脊15g 菟絲子15g 枸杞子15g 當歸9g 紫河車9g 補骨脂6g 黨參15g 黃芪9g 玉竹9g 炙甘草3g 熟地4.5g 砂仁3g 大棗5個 水煎服。 經(jīng)上方治療一個月,自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三個月后自覺癥狀消失,X線攝片復查,右腎已復位第二腰椎以上。繼續(xù)服藥五個月,一年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