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tǒng)風箏多為直線放飛,或高或低,或遠或近,只求它穩(wěn)定不要求它盤旋,鷹風箏是從軟翅類風箏中逐步演變發(fā)展到今天。鷹風箏能盤飛已經(jīng)有幾十年歷史了,能自由控制模仿真鷹一樣自由飛翔,還是近些年的事。過去幾十年盤鷹發(fā)展緩慢,除了經(jīng)濟條件、觀念認識上需要有個過程,更主要的是放飛工具的制約。七十年代初用桄子放盤鷹,還不能像現(xiàn)在長線高飛上千米,后來的側(cè)撒線輪推進了一大步,叉子輪的出現(xiàn)才是盤鷹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關鍵。近幾年叉子輪的質(zhì)量、功能工藝的提高和線的更新;使盤鷹風箏在放飛技巧上已經(jīng)進入隨心所欲的階段。中華盤鷹之家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把全國鷹友變成了一家人。以驚人的速度普及到全國?,F(xiàn)在架子工藝精、畫面畫的棒,放飛技術高的人大批涌現(xiàn)隨處可見,可歌可泣。 在這個歷史長河中,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先驅(qū)者為之奮斗,有的離世了,有的在朝氣蓬勃后生們的面前默默不語。沒有各個歷史時期的先驅(qū)者,盤鷹風箏就傳不到你我的手中。即便你今天架子做的比前輩好,畫的比前輩強,你放的比前輩棒,那是時代進步了,你應該比他們強。但是,我們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他們。即便其中部分人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不能求全責備,我們是因為風箏走到一起的,我們不是選人大代表,他就是一個做風箏的,你把他看作是一個人的特質(zhì)和個性就包容了。在盤鷹發(fā)展過程中,往后看要尊重前輩,感謝先驅(qū)者,不要忘記一批又一批隨時代離開盤鷹的先行者。往前看要鼓勵創(chuàng)新,愛護后生,祥和共處,愉悅心情。' v* Z! b" F1 D$ k6 u 下面我臨時制作一個視頻,通過歌頌“玉蘭花”在寒風凌厲,一片荒蕪的春天,第一個報春的玉蘭花奉獻精神;在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里,又默默退出歷史舞臺,甘愿用綠葉襯百花的境界。歌頌和答謝盤鷹界先行者!可愛的新生力量,再年輕也有老的時候,要適度自我欣賞。用小品“不差錢”的話講:“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否則一定把你拍在沙灘上”。家和萬事興,萬事均包容,走進地球村,之家更昌盛。4 v2 O8 u1 C4 d( T# _9 S # w: B6 F0 O" v6 Q4 U& H2 M |
|
|
來自: 閑野之家 > 《話說盤鷹 - 鄧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