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影集#之楊樹浦(1)
4:上海楊樹浦發(fā)電廠,位于楊樹浦路2800號。1911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電氣處籌建,1913年建成發(fā)電,容量4000千瓦,至1923年增至12.1萬千瓦,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火力發(fā)電廠。1929年售給美國電氣債券股份有限公司,改稱上海電力公司。網(wǎng)友華弓:“運行了一百多年的楊樹浦電廠現(xiàn)在已停止了運行,已被更大效率更高的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外高橋電廠所取代?!苯ㄗh不要拆除大煙囪,讓其成為城市地標景觀。圖1:美商上海電力公司楊樹浦發(fā)電廠;圖2:楊樹浦發(fā)電廠;圖3:楊樹浦發(fā)電廠內景。 5:楊樹浦水廠,位于楊樹浦路830號,前身為由立德爾、邱裕記等4人投銀3萬兩,購地115畝于1875年建成的水廠,1881年售給英商上海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經(jīng)英商幾度翻、擴建,至1935年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自來水廠。圖1:1883年建成投產(chǎn)的楊樹浦自來水廠;圖2:楊樹浦水廠大水池;圖3:楊樹浦水廠內景;圖4:1881年始建的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圖5:創(chuàng)建于1880年的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即上海最早的自來水公司;圖6:1933年的上海自來水公司楊樹浦水廠。 6:楊樹浦一帶地處黃浦江下游,沿江大量灘地售價低廉。工部局沿江已建有楊樹浦路,與租界中心區(qū)相通,交通便利。于是從清光緒二十八年至民國26年(1902~1937年)外商相繼涌入境內辦廠。圖1:正在建造中的棉紡織廠;圖2:沿江設立的工廠;圖3:臨青路一帶工人居住的棚戶住宅;圖4:搬運間隙,碼頭工人買水喝。 7: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民族資本趁機興起,日商也乘虛而入。除了棉紡外,毛紡、針織、印染、絲織、巾被等行業(yè)也有了發(fā)展。至1937年8月,紡織廠增加到204家。其中外資14家,而日商的11家占絕對優(yōu)勢,僅日商上海紡織株式會社,就有6家工廠。圖1:日占期間工人出入碼頭;圖2:日偽時期楊樹浦警察署;圖3:1932年日軍侵占楊樹浦?!鞍艘蝗敝?,日本在上海軍事、經(jīng)濟侵略并重,在紡織業(yè)滲透尤甚。 8:在楊浦波陽路400號有一家老牌絨線廠,即英商密豐絨線廠,建于民國21年,民國23年投產(chǎn)。壟斷世界絨線業(yè)名牌的“蜜蜂”絨線生產(chǎn)落巢上海,成立了英商蜜豐絨線廠中國分廠。該廠建筑由英人普倫設計,馬海洋行承建,1959年由政府作價購買。后更名上海第十七毛紡廠。原英商密豐絨線廠(此為《上海地方志》上名稱,又有稱蜜蜂絨線廠,“蜜蜂”為英絨線名牌,后在上海生產(chǎn)的絨線用“三蜂”牌商標,質量決不遜色于原產(chǎn)地的“蜜蜂”絨線)在滬還遺留下三處人居住宅,分別為英國老板住宅、領班住宅和高級職員住宅建筑。這些建筑定為“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 9:上海機器織布局(圖1),籌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十六年建成投產(chǎn),地處楊樹浦路87號,即今上海電站輔機廠西廠和上海第四碾米廠所在地。這是上海乃至全國第一家官督商辦的機器紡織廠。大門設在今寧國路口;西側為帳房、幕友、司事等辦公地;東側是主廠房。當時有美國制紡紗錠3500枚,英國制織布機530臺,規(guī)模甚大。清光緒十九年十月十九日因遭火災,全廠焚毀。同年十一月,盛宣懷與聶緝椝負責建新廠。二十年九月十七日開工,改名華盛紡織總廠,計有紡紗錠6500枚,織布機600臺。華盛紡織總廠以后又先后改名為集成紗廠、又新紗廠和三新紗廠。民國20年成為榮氏產(chǎn)業(yè),遷至澳門路150號,建造新廠房,并更名申新紡織第九廠(今上棉二十二廠)。圖1:上海機器織布局;圖2:申新九廠粗紗車間;圖3:申新九廠南廠細紗間;圖4:申新九廠織布車間。 10:楊浦區(qū)境內最早的近代紡織工業(yè),源于清末興起的洋務運動,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建有官督商辦的包括上海機器織布局在內的棉紡廠4家,共有紗錠112392枚,占全市5家棉紡廠的80%和紗錠數(shù)的83%。另有繅絲廠4家,其中外資廠2家。圖1:楊樹浦紗廠上班的女工;圖2:紗廠女工坐獨輪車上班;圖3:1930年代上海棉紡業(yè)生產(chǎn)工藝流程自上自左起并條、粗紡、疏棉、細紗、搖紗、漿紗、整經(jīng);圖4:.紡織廠內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