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一 組成: 蓽撥10克 高良姜9克 細辛4克 冰片3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細末,過篩裝瓶備用。牙痛時取藥粉少許,塞入鼻孔內(nèi)用力吸入。 主治: 用于各種牙痛。 方解: 本方用于治療各種牙疼。方中蓽撥、良姜、白芷、細辛味辛性溫,芳香走竄,取其溫散之性,以發(fā)散郁火及風熱,冰片芳香開竅,清熱消腫止痛。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以上諸藥均有鎮(zhèn)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按語: 本方僅是緩急治標的方法,只能解除癥狀而不能根治,若有條件,還當積極治療患牙。鼻粘膜破潰者慎用。 驗方二 組成: 川黃連50克 大黃50克 冰片10克 薄荷冰5克 制用法: 黃連、大黃共為極細末,先用少量藥末分別同冰片、薄荷冰研細,最后混勻研細,密封備用。一枚牙齒用0.5~1.0克,加熱開水調(diào)成極稠的糊狀敷患牙(冬季或牙齒遇涼痛加重者用溫白酒調(diào))。 功用: 清熱,消腫,止痛。 主治: 各種牙痛。 按語: 本散劑要密封保存,以防有效成分揮發(fā)。并注意藥敷牙上后,讓患者閉口咬牙不語,持續(xù)時間越長,效果越好。藥液到口腔后,勿吐,可咽下。以上諸藥,必須選優(yōu)質(zhì)良材,否則不能持久取效。期間禁食辛辣食物。 驗方三 組成: 生石膏30克 高良姜10克 細辛4克 蓽撥6克 薄荷10克 制用法: 先將石膏壓為細末,再與另4味藥合搗為粗末,貯于密閉之容器中。每次取藥末20克,放于標中,以開水200毫升浸泡,蓋嚴,待冷去滓頻頻含漱。 主治: 風火牙痛。 驗方四 組成: 生地30克 元參30克 生石膏10~15克 膽草10克 細辛3克 制用法: 武火煎煮20~30分鐘,將藥液含入口中片刻,而后咽下,其痛立減。每劑煎2次,分2次服。1劑愈者勿再服,病重者可日服2劑。 功用: 滋陰瀉火,祛風止痛。 主治: 各種牙痛,萬以“火牙”為佳。 加減: 牙齦紅腫加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出血加茅根30克;痛甚加乳香、沒藥各10克;陰虛加熟地20克;虛火上炎加知母、黃柏各10克,肉桂3克;見風痛甚加防風10克;齲齒加川椒10克,烏梅15克。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43..口腔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