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友祖墳,俗呼“美女織機形”,這帶地方結(jié)有幾穴,而易友祖墳葬的是其中一穴,即以織機為穴星。
1,于案上看美女織機形.
 圖1,第一次拍攝時,是淡霧天氣,美女峰若隱若現(xiàn),穴星是有點似舊時的織機,當?shù)厝撕冗@個形還是有點意思的,看看相片左上角的織機可對比一下。
2,于案上換角度看穴星.
圖2,這個角度看,美女峰與左右肩并看,有如較高三臺,而織機穴星,卻似較平三臺。
3,拉鏡頭看穴場.
圖3,紅圈是易友祖上老表的祖墳,藍圈是易友的祖墳,他們稱雙孖墳。當時我現(xiàn)場考察過易友祖墳后,說葬偏了,旁邊是誰家的墳,他們的葬中了。易友的父親反饋了個故事,此地原是易友祖上先葬,后來易友祖上的曾姓老表問在旁邊葬,而易友祖上是老實人,就給了他們葬。葬后,曾家老表家族人丁旺,出了個團長,后轉(zhuǎn)業(yè)做銀行行長,其它還有些公職人員。而易友家只出了一個中學校長和一個村長。4,側(cè)看美女織機.
圖4,這是在第二天天晴時,在外白虎方的山上側(cè)拍美女織機形,紅圈處是易友祖墳與祖上老表祖墳,以下就簡稱雙孖墳。5,古書曲木圖.
圖5,其實這個織機穴,屬于古書上說的曲木形,現(xiàn)截古書圖來對比。古書言:“曲木,曲處外有茵褥,宜插肘外,乘氣下之”。靈珠子的個人經(jīng)驗談:這種結(jié)作,與常理有所不同了,以大勢來看,下砂是反的。結(jié)穴的條件,就是在曲處開坪吐舌,有唇有托(化陽),坪左右要有薄砂或肩砂回抱,這樣貼身有抱護,外勢雖反而不見,內(nèi)局團聚,堂氣不泄,即可為用也。穴點以挨頂而葬為宜(不脫氣),龍虎外要有高峰相應(不受風劫)。6,對校示意圖.
圖6,織機穴,前以土屏為案,后以美女峰為靠山,白虎邊的砂是向外反的,在曲處開了個大坪,鋪茵褥,褥下有余砂撐住如吐舌。而紅圈墳處,挨頂而葬,并借左右貼身砂抱穴,不見白虎外砂之反。
7,不同角度
8,側(cè)面拉鏡頭.
9,再側(cè)面一點看.
10,側(cè)看下脈,束咽起鶴膝.
圖10,再返回第一天有霧時拍攝的圖片,看下脈束咽處,中間起鶴膝。
11,正看下脈
 圖11,于再起頂處,回望下脈束咽,左右有砂護脈。右護砂金星微生窩,結(jié)一猛虎跳墻形,以織機形的束咽處為案,美女峰為后樂。已葬之,后人小富裕。
12,氈褥上看穴場.
 圖12,易友祖上真是憨厚老實,給曾家老表葬在旁邊,墳式占大,而易友先葬的祖墳反而顯得寒酸小氣了。
13,墳前看左邊
 圖13,大坪左邊弦棱形成青龍砂。
14,墳前看右邊.
圖14,右邊起肩貼身護穴,外方有高山夾耳,霧遮不明。
15,于墳后俯看唇茵氈褥.
 圖15,于墳后俯看,可見穴前開圓坪,上層為唇茵,下層為氈褥。
16,于墳后看茵褥和案臺.
圖16,近身有土星作案,為御臺形。聽易友父親說,天晴時,可見案后有尖峰朝應,可惜未能欣賞風采。
2013年9月再到信宜,見天氣晴朗,與兩個易友再次登臨穴場,就是想看全上次未得欣賞的明堂朝山圖。
17,于氈褥下仰看穴場.
 圖17,這個季節(jié)已是青草茂盛,別有一番生氣景象。再次于氈褥下仰觀穴場,可見美女峰為后樂靠山。
18,于墳后看后樂靠山.
 圖18,于墳后看后樂靠山,又呈現(xiàn)三臺之形。
19,于墳后俯看唇茵氈褥.
 圖19,再次于墳后俯拍唇茵氈褥,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效果。
20,于墳前看明堂.
 圖20,再次登臨,終于得欣賞明堂朝山圖了,內(nèi)局左水倒右,前案土星(御臺),遠朝貪狼(文筆),這個組合,就是書中說的狀元筆了,右前方還有個小展誥?,F(xiàn)場欣賞的舒服,也算不枉我們再次爬山的辛苦呀。
21,于墳前看左邊.
圖21,再次拍攝左邊,近身有小砂環(huán)抱,外方有三臺峰相應。
22,于墳前看右邊.
圖22,拍攝右邊亦有高峰相應,也是上次沒能拍攝清楚的外方高峰,此峰就是在上一貼發(fā)表的“飛鵝落垌”中的大武星,太近了看反而不覺得高大了,其下還有個略方的庫柜山。
23,再看明堂示意圖.
 圖23,雖然有漂亮的狀元筆,但可惜,這雙孖墳都沒有用到它。曾家墳如紅線所未,朝到文筆的右外邊了。而易友祖墳,如藍線所示也朝偏了。曾家丟了狀元筆不要,而向右邊的大武星和庫柜靠攏,所以沒出什么特別文化人(地葬正,雖然向偏,但富貴情況比易友家強,當然,立向準確的富貴還會加分)。而易友家的祖墳,略靠近文筆,仍是擦邊而過,所以易友家只出了個中學校長,人有才華,卻無機遇(地葬偏,向也偏,富貴程度大打折扣)。如此地正朝狀元筆的話,那自然是科甲功名,可出文化名人了。
注:此只不過行龍大過峽中的小枝結(jié),發(fā)貼只不過是把這種有點另類的結(jié)作發(fā)出來讓大家共賞而已。 另,兩墳大概是立乙山損卦,如是向狀元筆,應立臨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