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衣兔絨線兩股,38支配線1股,11號環(huán)針。 起258針織兩行單羅紋后開始排花,前片織花樣,后片織三針正三針反。織2寸長后,兩邊各減2針,然后在前片織完一個花后又在兩邊收了2針,再一個花后,又收了2針,一共收掉了12針,最后余246針。 一直織到15寸長后,分袖 一次收10針然后2-2-3,2-1-2,4-1-1,共減9針,前后片在減完這些針之后,都剩95針了。 織到20.5寸長時織斜肩。左右肩部針數(shù)為各21針,中間領(lǐng)為53針。 后領(lǐng)窩:一次收中間47針,然后2-2-1,2-1-1,2行平針。 前領(lǐng)窩:織到18.5針左右時挖前窩,一次收中間33針,然后,2-3-1,2-2-2,2-1-2,4-1-1,然后織到和后肩一樣高,兩肩并上。身子就完工了。 領(lǐng)子一共用了四個號的針完成的。機器邊是用13針織的。 然后用12號針挑144針織2.5寸后,換11號1寸后,在左右肩位置上一邊按2-2-4加共16針,織到4.5寸長,換10號針織到近6寸的樣子,織兩行單羅紋,收針。 前面做帖子時織領(lǐng)子有個細節(jié)忘了寫了,現(xiàn)在補充進來。 我在正面挑織排花,如果一直織完,領(lǐng)翻過來時,花就是背面,肯定不好看。但是反面挑織的話,下面的花也是反的,也會影響視覺效果。所以我的方法是正面挑織,織完一個花型之后,就在花起頭的地方調(diào)頭織,將原來的反面變成正面,這樣翻出來的領(lǐng)子花型也是正面了。 雖然領(lǐng)子和原圖有很大的差異,但這個領(lǐng)子也還是挺不錯(自我感覺良好) 袖子也是織的三反針三正針 我的袖子都是從袖山往下織,好多姐妹說從上往下織的袖山在縫合時有尖角不很合適,那按雪花蓮的方法試試吧,其實去掉尖角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第一次加針時,我是一次性一邊加3針,就沒了尖角。 加袖山的方法:起針是25針(不同的線線,起針數(shù)是可以不一樣的),這樣三反正排出來正好可以保持對稱。然后2-3-1,2-2-3,2-1-15(這里可邊織邊對折袖山和掛肩比一下,長度合適了就行,不一定非得加15次,因為各件衣衣的掛肩是不一定一樣長)然后繼續(xù)下面的加針方法,2-2-3,一次性加上分袖時腋下收的10針然后圈織。織20行后,每10行減2針(這個減針所間隔的行數(shù)也是靈活機動的,根據(jù)自己袖子的大小長短來決定多少行減兩針,不要太刻板于人家提供的數(shù)據(jù),有些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直到所需長度。 |
|
|
來自: 丫丫藏書閣 > 《女士毛衣編織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