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有風(fēng)火墻的浙江東陽廬姓住宅群
中國南方盛行一種天井民居。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小。南方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民居布局重視防曬通風(fēng),也注意防火,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所以多建天井民居。其基本單元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也起著拔風(fēng)的作用,有利通風(fēng);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風(fēng)水學(xué)說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馬頭山墻,利于防止火勢蔓延。
馬頭山墻又稱封火山墻,是南方民居及其他建筑的一大造型特色。墻頭都高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變化豐富,有一階、二階、三階之分。封火山墻的磚墻墻面以白灰粉刷,墻頭覆以青瓦兩坡墻檐,白墻青瓦,明朗而雅素。

徽州民居
天井民居以皖南贛北徽州地區(qū)最為典型,最基本的平面呈“口”形或“Π”形;若正房后再加一個天井,布局即成“U”形或“H”形,堂屋充滿穿堂風(fēng),更加涼爽?;蛟诤筇炀蟛吭偌訕欠?,布局即呈“日”字形或“R”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