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方法既已確定,范本的選擇亦不可隨意而為,雖歷代有不少精品佳構,然初學者并不易把握,究其原因,皆由于不明作畫的先后順序而不得要領。鑒于此,本社選編了本冊《山水畫教程》,作為綜合性的國畫技法圖書, 《山水畫教程》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山水畫中所涉及的諸如山石、峰巒、云水及各種樹木的表現(xiàn)手段與方法。技法演示均作步驟圖詳解,亦有完整作品示范。從而使初學者得以一步一步地熟悉技法,掌握技法,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更高境界。 在學習過程中,初學者除了按書中的要求練習外,更應多多地深入生活,做一些必要的寫生,以利于增強理解,將對象表現(xiàn)得更生動自然,更藝術化。   一、高起點 要畫好山水畫,首先要對山水畫有一個高起點的認識。藝術有高低層次之分,比如過去的畫匠們用碳精擦像,倒有幾分照片之感,但與素描相比那就不能相提并論了。山水畫也即如此,有的畫不是匠氣十足就是空洞如也,而大畫家的作品或氣勢磅礴,或酣暢淋漓,或妙筆生花。匠氣就是渲染過份,筆法陳舊,表現(xiàn)不出山石蒼勁有力的特性,畫不出山的結構,大多是用墨一帶而過,還有的將云擦的http://www.光光的,老百姓看了可能說好,但那絕不是專業(yè)性的筆墨。好的山水畫,既能表現(xiàn)出山的氣勢,也能表現(xiàn)出實實在在的結構,虛實并舉層次豐富耐人尋味。 二、常用名詞概念 1、氣勢 氣勢是一種感覺,有力度、走向以及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等意思,當然,畫山水一定要表現(xiàn)出山峰的力度,這是最基本的。另外,在中國畫里講意到筆不到,也就是用少量的筆墨營造一種讓你感覺存在的東西,從而產(chǎn)生無限的聯(lián)想。這種聯(lián)想是借助筆墨的引導給你一種律動感,也就是感覺氣在流動,流動的氣感就產(chǎn)生了氣勢。 2、畫眼 畫眼是指在一幅畫里要有一處點睛之筆,可以用房屋、裸露的石頭或跳躍的小樹來表現(xiàn),賦予畫面的生動之感。 3、皴、擦、點、染 畫山水的筆法不外乎這4種筆法,皴是指用用較干的筆墨以側鋒斷續(xù)地畫出山石拉拉巴巴的感覺;擦是指用半干墨以側鋒來回擦;;點是指配合皴擦來豐富山石的結構,或點出草叢樹木;染是較之擦的水分稍大些,依照山石的結構進行層次渲染,將干巴的筆墨賦予血肉之感。 三、作畫步驟 1、先用木碳條在宣紙上大體勾勒出山的走勢,什么部位畫什么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碳條起草不要太具體,畫出大概輪廓即可; 2、落墨,以較重要的地方開始,逐漸展開,確定山的大概結構及走勢; 3、將該畫的都落于畫面中,深入刻畫; 4、落墨完成后設色 5、整體調(diào)整 6、完成 四、構圖 在大結構上要體現(xiàn)出三大層次,即近景、中景、遠景,再穿插一些豐富畫面或呼應的山頭。山峰要有氣勢,要夸張山的走勢,要陡峭(站在畫面面前能夠讓人犯了恐高癥),切忌丘陵似的山包。山水畫離不開樹木,但樹木和山的關系要擺正,要采取極端的手法,比如,你主要是表現(xiàn)山的氣勢就不要到處都點上樹,在近景做點綴就可以了,否則山不山樹不樹,會嚴重影響山的氣勢。除非是有人要求你多畫些樹,要是創(chuàng)作作品規(guī)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想以樹林為主,你就要將樹林的層次表現(xiàn)到位,山石處于次要地位,山可作為背景往遠處推,并在樹林里時隱時現(xiàn)一點山石,作為氣眼。 有句話叫做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畫山水也是一樣,要表現(xiàn)樹就要以它為主,讓它密密麻麻,但一定要在畫面的某部位放松處理,也就是疏可走馬,形成對比。 氣勢要有一個主方向,即山峰的走勢趨向,不管是云或樹的點綴都要圍繞這個趨向來考慮。但是不能讓氣完全跑出去,要以小山峰擋一下,也就是呼應。就好像書法收筆時要往回頓一下,不能直接收筆,要不氣呆不住。 構圖要求新,其實當你掌握了基本筆墨技法后,就是畫構圖了,構圖是無止境的,要多看好的作品,多研究多觀察,一定要到真山真水中去寫生,要親身體驗山的宏偉氣勢,要充分了解透山石的結構關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在構圖上無窮無盡。 構圖要先簡后繁,在解決了主次山峰布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復雜的脈絡關系、結構關系、明暗關系,直到讓人感覺你的畫一眼看不透時就算到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