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甄別簡化字,廢除簡化得不合理的一部分
從某中程度上說,我贊成恢復(fù)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產(chǎn)生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
1)簡化字破壞漢字結(jié)構(gòu)、割裂傳統(tǒng)文化;
2)簡化方案中以一字合并多字易引發(fā)歧義。
但是恢復(fù)繁體字也會產(chǎn)生許多問題,許多人不贊成。主要原因是某些繁體字筆畫太多,寫起來太煩,如龜簡化為龜,這個字簡化得好,基本保留原來字外形,而筆畫減少了很多。
我個人認(rèn)為,首先可以重新整理甄別簡化字,對爭議比較大的簡化字予以廢除,恢復(fù)相應(yīng)的繁體字。
1) 根據(jù)漢字使用率的統(tǒng)計,對于使用率高的漢字可以簡化,使用率很低的漢字不必簡化。比如,使用率比較高的100個漢字是:
的一國在人了有中是年和大業(yè)不為發(fā)會工經(jīng)上地市要個產(chǎn)這出行作生家以成到日民來我部對進(jìn)多全建他公開們場展時理新方主企資實學(xué)報制政濟(jì)用同于法高長現(xiàn)本月定化加動合品重關(guān)機分力自外者區(qū)能設(shè)后就等體下萬元社過前面。
據(jù)說這100個漢字覆蓋率是40%。可以說,漢字掃盲并不難,一個文盲只要認(rèn)識這100個最常用字,普通報紙和通俗讀物中40%的漢字就都認(rèn)識了。
而其余若干個漢字覆蓋率是
字?jǐn)?shù) 覆蓋面( %)
500 78.53202
1000 91.91527
1500 96.47563
2000 98.38765
2500 99.24388
3000 99.63322
3500 99.82015
4000 99.91645
4500 99.96471
5000 99.98633
5500 99.99553
6000 99.99901
1988年1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發(fā)布公布了2500常用漢字和1000次常用漢字??梢钥吹剑J(rèn)識2500個漢字,覆蓋率是99.24%??梢哉J(rèn)為,2500個漢字之外的漢字不必簡化,全部恢復(fù)繁體字,因為不要說普通人,就是非中文、歷史、考古等專業(yè)之外的大學(xué)畢業(yè)生,也基本上很難用到這些漢字。有人做過統(tǒng)計:
司馬遷的《史記》,全書用字518284個,用字類型4987個;
孔尚任的《桃花扇》,全書用字80121字,用字類型3315個;
曹雪芹的《紅樓夢》,全書120回用字736245個,用字類型3384個;
葉圣陶的《倪煥之》,全書用字138000個,用字類型3039個;
老舍的《駱駝祥子》,全書用字107360個,用字類型2413個;
趙樹理的《三里灣》,全書用字124000個,用字類型2069個;
開國領(lǐng)袖毛的《毛選集》(1-4卷),全書用字660,273個,用字類型2,981個。
2) 根據(jù)漢字使用率統(tǒng)計,廢除部分讀音意義完全相同的異體字,不再使用那些使用率很低的異體字。很多不必要的累增字、異體字確實應(yīng)該規(guī)范和合并,如群和羣、裏裡,爲(wèi)為,歷和暦、卻和卻、峯和峰、怪和恠,亞和亜、囬囘、舉和擧、逥廻廽,等等。但這項工作應(yīng)十分地小心謹(jǐn)慎,以免再出現(xiàn)其它如多字并一問題,未經(jīng)統(tǒng)計,比如異-異,本來異才是常用的,異本來根本用不上。結(jié)果無端把異立為正體,等于憑空為常用漢字增加了一個字符。而在繁體字出版物中還得使用異,增加繁簡對應(yīng)轉(zhuǎn)換的麻煩。異本身筆畫不多,又是常用字,又是冀驥翼等常用字的偏旁,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不該心血來潮的硬性把異來代替異。
3) 對于筆畫少于15的繁體字一般不要簡化。有一些簡化字形近,易混淆,如滬瀘、歷厲、侖倉、開井、沒設(shè)、務(wù)各、風(fēng)鳳、兒幾、汁計、義又、壞環(huán)、補樸等。有些漢字雖不是簡化字,但筆畫少,易搞混,如千干于、日曰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規(guī)律:筆畫越少越易混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事實是,小學(xué)生常把諸如“侖倉”、“歷厲”一類的字搞混。 20筆畫以上的常用字可以考慮簡化,如鬱(郁),龜(龜),籲(吁),釁(釁)等。
4) 徹底消除多字并一現(xiàn)象,如:
我的船只能在海上行駛
可以理解為
我的船隻能在海上行駛(能在海上行駛)
或
我的船衹能在海上行駛(不能在別的地方航行)
兩種意思完全不一樣,所以“隻”和“衹”都簡化為“只”是不合適的,原繁體字筆畫并不多,應(yīng)該恢復(fù)繁體字。雖然有時候我們也能根據(jù)上下文來確定某一字的意思,但多保留幾個字形以減少文字上的歧義,是值得的。這樣的字列表如下
1 暗(闇)
2 擺(擺,襬)
3 板(闆)
4 抱(菢)
5表(錶)
6并(倂,並,竝)
7 駁(駮)
8布(佈)
9才(纔)
10 采(採)
11彩(綵)
12草(艸,騲)
13叉(扠)
14嘗(嘗,嚐)
15沖(衝,沖)
16丑(醜)
17出(齣)
18棰(箠)
19錘(鎚)
20蠢(惷)
21耽(躭)
22當(dāng)(當(dāng),噹)
23蕩(蕩,盪)
24抵(牴,觝)
25淀(澱)
26雕(鵰,彫,琱)
27冬(鼕)
28豆(荳)
29瀆(瀆,凟)
30發(fā)(發(fā),髮)
31泛(氾,汎)
32仿(倣,髣)
33豐(豐)
34桴(枹)
35復(fù)(復(fù),複)
36干(乾)gān
37干(幹,榦)gàn
38格(挌)
39構(gòu)(構(gòu),搆)
40菰(笟)
41谷(榖)
42刮(颳)
43拐(柺)
44圭(珪)
45果(菓)
46哈((身叚))
47和(龢)
48合(閤)和hé
49核(覈)
50轟(轟,揈)
51后(後)
52胡(鬍,衚)
53糊(餬)
54劃(劃)
55回(囬,迴,廽)
56毀(燬,譭)
57匯(匯,滙,彚)
58伙(夥)
59獲(獲,穫)
60幾(幾)jī
61饑(飢,饑)
62箋(箋,牋,椾)
63奸(姦)
64繭(繭,絸)
65姜(薑)
66僵(殭)
67桔((木挈))jié
68借(藉)
69斤(觔)
70徑(徑,逕)
71局(侷,跼)
72眷(睊)
73撅(噘)
74考(攷)
75克(剋,?。?br>76扣(釦)
77昆(崑)
78困(睏)
79累(纍)
80漓(灕)
81藜(藜)
82里(裏,裡)
83歷(歷,暦,厤)
84痢(鬁)
85栗(慄)
86簾(簾)
87梁(樑)
88了(瞭)liǎo
89溜(霤)
90壚(壚,罏)
91戮(剹,勠)
92侖(侖,崙)
93麻(蔴)
94霉(黴)
95蒙(矇)mēng
96彌(彌,瀰)
97面(麺,麫,靣)
98蔑(衊)
99念(唸)
100努((扌奴))
101佩(珮)
102匹(疋)
103辟(闢)pì
104剽(慓)
105凄(淒,悽)
116戚(慼)
107旗(旂)
108千(韆)
109簽(簽,籖)
110鉗(鉗,箝,拑)
111勤(瘽,懃)
112丘(坵)
113秋(鞦,秌)
114球(毬)
115曲(麯,麹)qū
116渠(佢)
117確(確,塙,碻)
118榷(搉)
119繞(繞,遶)
120傘(傘,繖)
121扇(搧)
122訕(赸)
123劭(卲)
124參(參,蓡,葠)shēn
125沈(瀋)
126升(昇,陞)
127尸(屍)
128疏(疎)
129摔((足率))
130松(鬆)
131搜(蒐)
132蘇(蘇,囌,甦)
133嗉(膆)
134穗(繐)
135臺(臺,檯,颱)
136壇(壇,壜,罈)
137糖(醣)
138偷(媮)
139涂(塗,凃)
140團(tuán)(團(tuán),糰)
141托(託)
142脫(侻)
143崴((足歪))
144玩(翫)
145挽(輓)
146喂(餵,餧)
147席(蓆)
148系(係,撃)xì
149轄(鎋,舝)
150閑(閑,閒)
151咸(鹹)
152銜(啣)
153向(嚮,曏)
154效(傚,効)
155幸(倖)
156兇(兇)
157須(鬚)
158炫(衒)
159旋(鏇,鏇)xùan
160熏(燻)
161丫(椏,枒)
162煙(煙,菸)
163淹(淊,渰)
164巖(巚,喦)
165燕(鷰)yàn
166揚(揚,颺,敭)
167夭(殀)
168淫(婬)
169蔭(蔭,廕)
170游(逰)
171余(馀,餘)
172窬(踰)
173欲(慾)
174郁(鬰)
175愈(癒,瘉)
176御(禦)
177愿(願)
178岳(嶽)
179云(雲(yún))
180沄(澐)
181贊(賛,讚)
182噪(譟)
183扎(劄,紥,紮)zhā
184沾(霑)
185照(炤)
186折(摺)zhé
187鴆(酖)zhèn
188征(徵)zhēng
189旨(恉)
190致(緻)
191志(誌)
192制(製)
193鐘(鐘,鍾)
194朱(硃)
195注(註)
196筑(築)zhù
197準(zhǔn)(準(zhǔn))
198資(資,貲)
199只(隻,祗,衹)
5 因為漢字是象形文字,要簡化,就要使簡化字與原繁體字在字形上有某種程度上的繼承性和相似性,如龜簡化為龜,灣簡化為灣。這樣即便簡化,看簡體字可以很容易想象到相應(yīng)繁體字,看到繁體字,也可以很容易想象到相應(yīng)簡體字。而龍簡化為龍,頭簡化為頭,就簡化得不好,新舊字形差異太大。至於一些新造字如滅(滅)、衛(wèi)(衛(wèi))等更不好。
6 簡化時,多考慮漢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zhuǎn)注)的漢字規(guī)律,不能為了簡化而簡化。簡化字砍削了許多字的聲旁,如鶏雞(雞),標(biāo)(標(biāo)),際(際),鄧(鄧),屬(屬),層(層),這類例子舉不勝舉。這對識字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建議只在2500個常用字中,重新考慮其中的簡化字,將簡化字控制在1000個以內(nèi),不宜過多。果真如此,那么就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既能消除簡化字的絕大部分弊端,恢復(fù)大部分繁體字,將簡化字?jǐn)?shù)量大大縮小,滿足要求恢復(fù)繁體字者的主要訴求;又能將一些筆畫極多的繁體字予以簡化,不全部廢除簡體字,滿足不愿意廢除簡體字的人希望漢字筆畫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