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攝體:想要高調表現(xiàn)(陰影淡的)或低調表現(xiàn)(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攝題材。 要求:攝影意圖以及主題要鮮明,要考慮采用高調或低調的必要性,被攝體的所具有的氛圍要協(xié)調。 建議:高調的曝光補償從0~+2.0,低調的曝光補償從0~-2.0,通過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種條件下的曝光補償所帶來的效果。 攝影基本功訓練 - 極端曝光的應用01 攝影基本功訓練 - 極端曝光的應用02 攝影基本功訓練 - 極端曝光的應用03 攝影基本功訓練 - 極端曝光的應用04 對于一個攝影愛好者,曝光一詞可能是聽得最多的語句,也往往是攝影愛好者迷糊和犯難的詞語。因為攝影離不開曝光,曝光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一張作品的好壞。曝光,簡單地說就是確保適量的光達到相機影像傳感器,最終形成影像的過程,它是任何照片的基石。控制曝光主要途徑有四個:光圈、快門、ISO和補光。要搞準曝光,可以嘗試三種辦法:一是使用手持測光表;二是使用相機內置測光表測18%灰卡的曝光讀數;三是使用相機的點測光或局部測光模式。如今數碼單反相機已成了攝影愛好者的標準配置,但是一些愛好者依賴于自動曝光模式或依賴“f/8、1/125秒”公式。雖然這樣也能拍出滿意的照片,但是往往采用更極端的曝光方式可以解放你的攝影,刷新你的拍攝方式,創(chuàng)作出更偉大的的攝影作品。作者戴維.奈延格爾在《極端曝光》一書中,使用大量圖片向讀者介紹了四種極端曝光方法。 一、超低的快門速度 顧名思義,就是在拍攝過程中,運用較低的快門速度,來獲得自己滿意的拍攝作品。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弱光攝影,如夜景、城市燈光、星光軌跡、煙花、光繪等。超低的快門速度讓我們不使用閃光燈就能記錄弱光場景,往往會拍攝出白天所不能見到的美麗圖像。 在使用超低快門速度拍攝方法時,最好使用三腳架或類似的支撐物以保證相機的穩(wěn)定,并使用快門線、遙控電子快門釋放器或相機的自拍、反光鏡鎖定等裝置,以盡可能地減少潛在的震動。在拍攝中建議嘗試使用“快門優(yōu)先”拍攝模式,根據不同的拍攝場景和目的,設置相應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拍攝中,可先大概按照環(huán)境確定一個快門速度進行試拍,再根據拍攝的效果進行調整,最終選擇一個合適的速度拍攝。同時,可使用單次曝光、曝光堆疊、光繪、加裝濾光鏡、搖攝、旋轉等方法來實現(xiàn)不同的曝光效果。在使用超低快門拍攝時,靜態(tài)的場景相對容易,而對于動態(tài)的場景,則需要預先設置。如煙花拍攝時,一般相機光圈設置在f/11和f/22之間,ISO100,曝光時間設置在1/2秒和10秒之間,基本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二、超高的快門速度 如果想凝結動作,記錄稍縱即逝的瞬間,記錄所有的細節(jié),則超高的快門速度是必不可少的,譬如:快速奔跑的汽車、滴落的水滴、游樂場中的過山車等等。減少快門開啟的時間,就限制了記錄的光亮,這時必須記住三件事:拍攝場景的亮度、能使用的最大光圈、ISO所能提高的程度。在不同的光照場景中,根據不同的景深拍攝要求,使用不同的光圈、ISO,以達到較高的快門速度目的。值得說明的是,使用超高的快門速度需要做某種程度的妥協(xié),無論是光圈與景深,還是ISO和噪點。但是超高的快門速度畢竟能記錄瞬間動作的影像,一些妥協(xié)也是值得的。在使用較高快門速度拍攝移動物體時,可以使用搖拍。具體方法是:當主體靠近開始跟蹤,達到你所要的位置時觸發(fā)快門,并在快門關閉后停止搖攝。同時,拍攝的目標最好是平行于相機傳感器平面移動的主體,并且要考慮主體的移動速度。另外,在低照度條件下,要達到較快的快門速度,還可使用各種閃光器材和不同的閃光模式。對于極高速的場景,可使用自動觸發(fā)系統(tǒng)(如觸控、聲控或動控),以提高成功率。 三、超大光圈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在拍攝時使用超大光圈進行拍攝。極端的超大光圈將最大限度地減少影像的景深,生成的影像中,主體凸顯于背景,其清晰的特征與周圍環(huán)境的虛糊散焦形成強烈的對比。使用大光圈就需要大光圈鏡頭,由于這些鏡頭往往價格比較高,對于初學的攝友可以選用一些低端的鏡頭(如50mm f/1.8)或使用傳統(tǒng)鏡頭,也可取得不錯的拍攝效果。 大光圈的使用,其實也是一個景深的控制。景深主要由三個主要因素決定:光圈開度,鏡頭的焦距,以及相機及主體之間的距離。要想獲得較小的景深的照片,除了使用鏡頭的較大光圈外,還可選用較長焦距的鏡頭,也可縮小相機與拍攝主體之間的距離。如果想讓主體盡可能小的區(qū)域焦點清晰,最好的組合是長焦距鏡頭設置大光圈,并且讓主體盡可能靠近相機。 值得指出的是,拍攝小景深的影像絕對具有挑戰(zhàn)性。不僅需要決定把焦點對在什么上,而且還要考慮被對焦的成分中有多少應該清晰,背景相對于影像的其余部分應該呈現(xiàn)怎樣的模糊。無論如何,從審美角度來看,大光圈拍攝的畫面往往具有較大的視覺沖擊力,能為你創(chuàng)意地把握照片的內容和面貌。 四、超小光圈 小光圈的主要用途是獲得更大的景深,主要用于風光、建筑等的拍攝。但是,僅僅設置小光圈是不夠的,要最大化影像的景深,還需要設置超焦距。超焦距是由焦距和光圈的結合決定的,可使用在線計算器。計算出每只鏡頭在不同焦距時的超焦距。當我們拍攝時,把焦點對焦于超焦距,將獲得最大化景深的影像。同時,還可使用傾斜和移軸鏡頭,小光圈和鏡頭傾斜相結合將實現(xiàn)更大的景深效果。 在微距拍攝中,即使最小光圈設置時景深可能只有2.5厘米的范圍,要想實現(xiàn)拍攝主體的全部清晰,常規(guī)的方法基本是不可能的。書中提供了一種拍攝方法,值得學習,即“焦點堆疊”。具體的方法是:保持相機的穩(wěn)定,使用相同的光圈,從拍攝主體的一端到另一端,以不同的對焦點拍攝一系列影像,然后利用軟件“堆疊”影像,創(chuàng)造出大得多的景深,實現(xiàn)整個拍攝主體的清晰。這種拍攝技巧對于靜態(tài)主體來說很有效,但如果場景中有部分成分出現(xiàn)移動就勉為其難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