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303年(元成宗大德七年),全國普遍發(fā)生地震,南至云南,北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起遼東半島,西至陜西、甘肅,地震災害連續(xù)不斷。而震級最強烈、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是山時的記載稱這次地震為特大奇災。 94年前,即公元1209年(金衛(wèi)紹王大安元年),平陽府(治今山西臨汾市)境曾發(fā)生強烈地震。是年十一月十四日,平陽府城西北有沉悶的轟裂聲,出現(xiàn)震前跡象。次日夜半,全境大地震發(fā)生,震中浮山縣(今山西浮山)“城廨民居圮者十七八,死者凡二三千人”。余震一直延續(xù)到次年二月,波及河北、山東。平陽府全境震災情況雖然沒有詳細統(tǒng)計資料留下來,但留下了金朝政府的賑災記錄,即“人戶三人死者免租稅一年,二人及傷者免一年,貧民死者給葬錢五千,傷者三千”。這個記錄,說明震災的嚴重。 這場大地震帶來的人民慘死的景象還沒有被人們完全忘記的時候,又一場大地震給造成了新的災害,這就是1303年山西全境的強烈地震?! ?br> 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一,平陽府地震,“壞民廬舍萬有八百二十六區(qū),壓死者百五十人”。也許因為這次地震沒有造成嚴重的人畜傷亡,所以,《元史?五行志》中,就只載房舍倒坍的數(shù)量,將壓死者的人數(shù)略去了。 公元1303年八月初六深夜,太原路(治今太原市)、平陽路同時發(fā)生地震:“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五行志》對這次震災的記載略詳于此:“(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陽尤甚。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平陽趙城縣范宣義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溝、祁縣及汾州平遙、介休、西河、孝義等縣地裂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長一里,東城陷七十余步?!薄吨尽分兴隹h份除徐溝為今清徐縣徐溝鎮(zhèn)、西河當今離石市外,其余均當今縣,而汾州治在今汾陽市。這里也僅是按照當時地方官的報告,摘錄其中部分而記錄的,震災的全面情況還沒有得到確切的反映。太原、平陽兩路所屬各縣震災的具體情況,賴有當時的一些碑石文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今按元時政區(qū)劃分,將有關記載排列如下: 太原路: 平晉縣(治今太原市西南晉源鎮(zhèn)):元朝《奉圣寺碑》關于重建奉圣寺的情況,有“大德癸卯,坤道失寧,上下兩剎多致圮壞”。奉圣寺,即今座落在太原市著名名勝區(qū)晉祠西南的一座寺宇,它是唐初為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敬德建的,后來轉(zhuǎn)化為佛教寺院?!按蟮鹿锩さ朗帯?,即指1303年地震。因為碑文只談寺院的重建,故只說“上下兩剎多致圮壞”,不及周圍情況。 文水縣:1307年(大德十一年)十一月文水縣《重建文廟記》的碑文有:“大德癸卯……秋八月上旬,□□□□□□邑民室□□,廟宇撼搖摧圮,掃地一空,俱為瓦礫,而民多傷其命?!旁?,朝廷頒降錢米賑濟,邑民稍蘇?!蔽闹腥弊之斒钦f全縣百姓遭受震災的情形的。由此可見,文水一縣的災情也是怵目驚心的。 平陽路: 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zhèn)):據(jù)元朝書法家趙孟(兆頁)書寫的《中條孫氏先塋碑銘》所述,這里的震災是“室屋十頹八九”,即大部分民屋崩坍了。而孫氏墓地石碑全部破碎在草萊之中。 吉州(今山西吉縣):據(jù)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吉州鄉(xiāng)寧縣(今山西鄉(xiāng)寧)的《大帝廟碑》所述,這次地震,“吉(州)鄉(xiāng)(寧)為輕,屋之存者十三四,人方露處,風雨不庇,扶傾起頓,歲無虛日”。所謂受災輕者,房舍也已坍毀大半;由“風雨不庇”可推測,大震很可能伴有強風暴雨。 翼城縣(今山西翼城):據(jù)1312年(元仁宗皇慶元年)翼城縣冰清里《復建岱岳行祠記》的碑文所述,這場地震,使這里原有的岱岳廟“悉蕩而為平土,折桷圮棟,其故基莽為瓦礫之墟”。據(jù)碑文所述,冰清里位于翼城縣城北僅三里,既然這里的廟宇被夷為平地,那就可以想見縣城及周圍村莊的情形了。 趙城縣(今山西洪洞趙城鎮(zhèn)):據(jù)1319年(元仁宗延祜六年)趙城縣《重修明應王殿之碑》記述:“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夜,地震,河東本縣尤重,靡有孑遺?!泵鲬醯罴唇窈槎纯h廣勝寺下寺的一座殿宇,廣勝寺周圍,有源于霍山泉水的數(shù)條灌溉渠道,據(jù)碑文所述,由于地震,這些渠道全部斷陷。 太原、平陽兩路各縣震災情況,散見于碑石文字、方志記載中的還很多,從這些記載來看,今天的晉中、晉南、晉東南以及太原以北絕大部分縣受災,災情最輕的地區(qū),房屋也大半傾坍。兩路死亡人數(shù)達到20萬左右。官方統(tǒng)計資料中,有道教官觀被摧圮者1400余處,道士被壓死者1000余人。從元朝政府對兩地震災的賑濟情況來看,災情的嚴重也是空前的。地震發(fā)生的當月,元朝政府就撥鈔96500余錠,派出使臣,分道賑濟。同時下令免除兩路當年力役和賦稅,原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的山林木場、全部開放,允許百姓采木,重建家園;河流湖泊亦同時開禁,允許百姓捕獲水產(chǎn),以渡饑荒。這就說明,震災造成的不僅是房倒屋坍、人畜傷亡,而且,大部分耕地、禾稼也都受到毀壞。 由于八月賑災并不能解決全部受災地區(qū)的困難,所以,次年正月,元朝政府再次下令,免除太原、平陽兩路三年內(nèi)的力役和賦稅;五月,又派使臣賑濟被毀壞的宮觀道士。九月、十一月,又分別賑濟兩路境內(nèi)的士兵家屬和外籍駐兩路境內(nèi)的死亡士兵家屬。從這些賑災情況看,在地震中死亡的包括各個階層、職業(yè)的人民。 八月初六日大地震發(fā)生后,太原、平陽兩路一直余震不息,持續(xù)到1305年(大德九年),一些地區(qū)在大震后修復的房舍又被余震摧圮,人民生命財產(chǎn)繼續(xù)遭受損失。但政府賑災力量有限,挽救不了不斷襲來的震災損失,只好寄托于蒼天的保佑,把太原路改名為冀寧路、平陽路改名為晉寧路,意思都是希望兩地盡快安寧下來。一直到明清,這兩個地名還在沿用。 就在太原、平陽兩路發(fā)生強烈地震后不久,公元1305年(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治今山西大同市)全境又發(fā)生強烈地震,震聲如雷鳴,“壞廬舍五千八百,壓死者一千四百余人。懷仁縣(今山西懷仁)地震,二所涌水盡黑,其一廣十八步,深十五丈,其一廣六十步,深一丈”。兩處震陷處還“漂出松柏朽木”。同日,今左云縣亦發(fā)生地震:“時夜將半,大風忽起,須臾,地震如搖櫓狀,官民廬舍毀壞無存”。從現(xiàn)存資料來看,大同一路地震震級低于太原、平陽兩路,損失亦較兩地為輕。 總的來看,1303年山西全境的大地震呈由南向北的發(fā)展趨勢,震中可能在今臨汾一帶。余震延續(xù)到1316年(延佑二年),并伴隨嚴重的水、早、風、雹等其它自然災害。 如此嚴重的災害,元朝政府自然十分重視,采取了積極的救治措施,派往各地的救災官員對受災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也盡力去搶救。當時任大都(今北京市)留守、武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的澤州陽城縣(今山西晉城市陽城)人鄭制宜被朝廷派回山西賑災,他耽心路途遙遠,不能及時趕到災區(qū),“晝夜倍道兼行”,每到震災地區(qū),不顧個人安危,“親人里巷,撫瘡殘,給粟帛,存者賴之”。 但政府的各種賑災措施和救災官員的努力,對如此大面積的災區(qū)來說,畢竟是有限的。戰(zhàn)勝困難,拯救災荒,主要依靠當?shù)匕傩?。山西全境百姓在災難降臨以后,相互救助、扶持,盡量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顯現(xiàn)了頑強抗災的精神。平陽大地震發(fā)生后,“城郭邑屋摧壓,死者不可勝計”,道士張志清在余震尚威脅著人們生命的情況下,行走在瓦礫木石之間,尋找死者,救護傷者,使不少人得以生還。類似情況,全省各地都有。正是這樣,才使城郭聚邑得以較快恢復,生產(chǎn)、生活逐漸走入正規(guī)?!?/p>
來自: 黑老趙 > 《資料16 忻州有關參考資料》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庶徵典 卷一百十八
按《宋史·孝宗本紀》:隆興元年五月,成都地震。按《五行志》:隆興元年十月丁丑,地震;按《宋史·理宗本紀》:寶慶元年八月己酉,地震。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年四月辛丑,冀寧路平...
萬科宣布無償投入1億元參與地震災后重建???
萬科宣布無償投入1億元參與地震災后重建 核心提示:20日晚間,中國市值最大的房地產(chǎn)公司萬科宣布以1億元資金參與災后重建。萬科信任危機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當天,萬科曾宣布捐款220萬元。公告...
1920年海原大地震之后的事
1920年海原大地震之后的事。101年的這場大地震后,還出現(xiàn)了最早的地震科普宣傳,這更是令人感到欣慰和激動的。海原大地震極震區(qū)內(nèi)形成了...
愛——讀雅安地震
愛——讀雅安地震 總理震中看望傷員;軍車施援情急墜涯;美女主播倉促上崗;媽媽懷中幼子無傷;母親救子力頂千斤;堅強女孩笑對震災;小小姐姐舍生救弟........,這就是炎黃子孫傳承千年根。震...
元史卷五十志第三上 五行一
元貞元年五月,建康溧陽州,太平當涂縣,鎮(zhèn)江金檀、丹徒等縣,常州無錫州,平江長洲縣,湖州烏程縣,鄱陽余干州,常德沅江、澧州安鄉(xiāng)等縣水。二年五月,太原平晉縣,獻州交河、樂壽二縣,莫州任丘、莫...
山西太原發(fā)生4.6級地震 市民走上街頭(組圖)_
山西太原發(fā)生4.6級地震 市民走上街頭(組圖)_山西太原發(fā)生4.6級地震 市民走上街頭(組圖)(1/4)6月5日晚,幾名女孩在太原街頭發(fā)短信報平安...
山西原平附近發(fā)生4.1級地震 太原石家莊有震感
山西原平附近發(fā)生4.1級地震 太原石家莊有震感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04月07日04時49分在山西忻州市原平市(北緯38.87度,東經(jīng)112.91度)發(fā)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一百多年前的山西是什么樣子
一百多年前的山西是什么樣子。1907年9月28日,平陽府(臨汾)堯廟。平陽府,今為臨汾,運城兩地級市轄境。1907年10月22日23日,大同府,...
新影紀錄片(1976年):英雄戰(zhàn)震災(唐山大地震)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