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楓樹盆景造型實例
三角楓盆景制作方法 三角楓樹姿優(yōu)美,葉形秀麗,葉端三淺裂,宛如鴨蹼,頗耐觀賞。春初新葉初放,清秀翠綠;入秋后,葉色轉(zhuǎn)為暗紅或老黃,更為悅目。如在夏末秋初,將其老葉摘去,施一次速效氮肥,半月以后,又發(fā)出鮮嫩新葉,淡綠或帶紅,可增加其觀賞效果。 三角楓主產(chǎn)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北達山東,南至兩廣,日本也有分布。多生于山谷及溪溝兩旁。黃河以南多作行道樹或庭蔭樹栽培,秋葉轉(zhuǎn)紅,頗為美麗。 萌芽力強。
(三)上盆過程 (四)整姿技術 (五)養(yǎng)護管理 翻盆:每隔2~3年進行一次,宜在春季發(fā)芽前翻盆,秋季落葉后亦可。翻盆時可結(jié)合根系修剪,除去部分老根,換去12舊土,培以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田園土,摻拌適量礱B糠灰及砂土,盆底放些餅肥屑作基肥,以促進根系發(fā)育,枝葉繁茂。
1.樹形制作 楓樹野生很多,制作盆景多到山野掘取老樁或幼樹。楓樹新枝較長而柔軟,可蟠扎成多種款式的盆景,常見的有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雙干式、臨水式和叢林式。楓樹造型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楓樹葉片較大,不宜制成云片或云朵狀,而常把枝葉修剪成高低協(xié)調(diào)、疏密得當?shù)淖匀皇健=?jīng)霜后,楓葉變紅,鮮艷奪目,惹人喜愛。
2.栽種與用盆 楓樹宜在春季萌芽前的2~3月份栽種。栽種前,應對枝條和根部進行一次修剪,同時把舊土除去一半,換上新土,并在盆缽底部施放腐熟的豆餅作基肥。楓樹喜疏松、肥沃而濕潤的土壤,在瘠薄之地生長不良。栽種楓樹可用2/3的腐殖土,加1/3的沙土混合后使用。多數(shù)楓樹的葉片在深秋經(jīng)霜后,由綠變紅,所以用盆時注意不要用紅、綠兩色的紫砂盆或釉陶盆。叢林式楓樹盆景,可用漢白玉或大理石淺盆,把盆土加工成高低不平的自然山野形,若在盆面適當部位擺放幾塊龜紋石或英德石,點綴幾個人物或動物小擺件,則會使盆景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 3養(yǎng)護與管理 1)場地。楓樹喜陰而又涼爽的環(huán)境,忌強烈陽光直射,故應將盆景置于蔭棚下或其它樹木下面養(yǎng)護,如放置在強光下或陽臺上,常會出現(xiàn)焦葉現(xiàn)象;、因室內(nèi)通風不良,在室內(nèi)擺放楓樹盆景不應超過一周,否則對生長不利。冬季在北方,應將楓樹盆景移入低溫室內(nèi),在南方,只要把盆缽埋入背風向陽的土壤中,即可安全越冬。
三角楓斜干式盆景的制作
三角楓盆景的制作與養(yǎng)護
三角楓為戚樹科落葉喬木,又稱鴨掌樹。用三角楓制作的盆景,初春嫩葉滿枝,猩紅誘人;入夏綠葉扶疏,瀟灑靈秀;深秋黃葉滿樹,橙艷飄逸;隆冬葉落枝現(xiàn),典雅高潔。因其諸多優(yōu)點,被盆景界普遍采用。 一、優(yōu)點: ① 樹蔸碩壯,斑駁蒼古;② 枝條細密,節(jié)短遒勁;③ 葉形奇麗,紅綠交替; ④ 樹皮翅裂,皺褶嶙峋;⑤ 生長迅速,養(yǎng)護粗放; 二、習性: ?、傧补?,稍耐陰;② 耐高溫,亦耐寒;③ 喜溫暖、半陰、濕潤、通風的環(huán)境; ④ 對土壤要求不嚴;⑤ 耐水濕,亦耐旱;⑥ 根系發(fā)達,萌發(fā)力強,耐修剪; 三、制作要點: 1 采挖常規(guī)。裁截根干一次到位。予留發(fā)芽枝點。 2 地栽煉坯,淺栽高培。透水漿根。 3 前半年保濕管理,不施肥;以后逐步施肥,到大肥大水,放養(yǎng)。 4 第一年基本不抹芽不剪枝,第二年修剪抹芽,定干定枝,放養(yǎng)。 5 第二或第三年上盆,早秋早春均可。按習性養(yǎng)護,按需要造型。 四、養(yǎng)護要點: 1 日常保濕,生長期每月施薄肥一次。夏冬季節(jié)不施肥。 2 按需要縮剪過長枝。 3 造型上前期以拉扎為主,后期以修剪為主。 4 枝片、枝角、枝拐的修剪須認真,葉落后觀察,發(fā)芽前清理。 5 炎熱夏季不能暴曬。 6 生長季節(jié)嚴格控水,改澆水為噴水,以新葉略焉為宜,可使葉片變得細小厚實。 7 視情況2-3年換盆一次。 8 第一年嫩根發(fā)達,但細脆,怕拉怕凍
楓樹嫁接
#、青楓即槭樹屬中的禿麗槭、色葉槭、青榨槭、毛脈槭等槭類的統(tǒng)稱,均可作紅楓的砧木。10月下旬,青楓類的種子成熟后,及時采摘,隨采隨播。播種宜在疏松透氣的砂壤土苗床上撒播,上覆一層細土或焦泥灰,以蓋住種子為度,播完澆透水后,在苗床上設拱竹片搭棚蓋塑料薄膜(也可蓋雜草)保濕,以提早出苗時間與提高出苗率。 紅楓嫁接一般采用二年生青楓為砧木,春季2-4月嫁接為宜。如當年生的青楓已高達50厘米以上、地徑0.5-0.8厘米左右時,也可在當年秋季嫁接。嫁接時,選取紅楓母株樹冠外圍中上部的充分成熟、健壯、芽眼飽滿的一二年生枝條為接穗,采用腹接、切接、劈接、芽接等各種方法進行嫁接均可。砧木切斷部位的高度應在離地面高4-5厘米處,值得注意的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至少要有一邊口吻合,并需及時用寬l厘米的塑料帶從接口處自下而上捆扎緊實,使穗砧緊密結(jié)合,并套上小薄塑料袋,防止失水干枯。 為促進嫁接苗快速生長,需適時施肥。在3-4月份,以施氫肥為主,其中氫磷鉀比例為6:l:3,采用薄肥勤施原則,每7-10天撒施或澆灌一次。5-8月份,以施腐熟的豬牛欄肥為主。以增加土壤的有機成分。10月份開始,宜施腐熟的菜餅、油餅、豆餅或復合肥,可采用根部周圍穴施或環(huán)施。其中磷鉀比例為2:3:5。 培土:對沙性大,防旱能力差的土壤應培上粘性較重的細泥土和已霉爛的土雜肥;對粘性土壤,多施有機肥料,適當加入沙性土以調(diào)節(jié)粘度。對易積水的圃地,應開深為50厘米左右的排水溝,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 ? 危害紅楓的害蟲有三類。地下害蟲如蠐螬、螻蛄等啃咬幼苗的根和基莖部,易造成苗木枯死??刹捎?0%燦的辛硫磷乳油或樂斯本1000倍液,澆根或拌細土撒施。侵食枝葉害蟲如金龜子、刺蛾、蚜蟲等,常食紅楓葉片,造成苗木生長不良,需采用阿維菌素、捕怏、氧化樂果800-1000倍進行噴霧。蛀干性害蟲如天牛、蛀心蟲等危害紅楓枝干,造成紅楓大苗枯枝甚至整株死亡,須采用殺滅菊脂、綠色功夫等2000-3000倍進行噴霧,或在蟲道口向枝干注射甲胺磷、敵敵畏等農(nóng)藥并用粘性泥口封口。
紅楓盆景的制作與養(yǎng)護
紅楓又名紫紅雞爪槭、紅鴨掌,為槭樹科槭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是雞爪槭的一個變種,株高10米左右,樹冠開張或傘形,老干皴裂,灰褐色,嫩枝表皮光滑潤澤,葉對生,具長柄,葉片掌狀,7裂,裂片深達葉片中部或更多,葉色紫紅。紫紅色小花組成的傘房花序簇生于枝頂,有長柄,花唇形,花期5月,9至10月果熟。另有紅羽毛楓,其植株矮小,細弱,枝下垂,葉片終年紫紅,有7至11深裂,葉緣細齒深裂如羽毛,也可用于制作盆景。 紅楓的繁殖可用青楓、雞爪槭、元寶楓等作砧木,在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時以芽接或靠接的方法進行嫁接。砧木既可用2至4年生的實生苗,也可用生長多年,古拙質(zhì)樸的老樁上萌發(fā)的2年生枝條。嫁接成活的植株可在春季發(fā)芽前移栽,栽后澆透水,放在光線明亮處養(yǎng)護,經(jīng)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植株活穩(wěn)后每20至3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促進其生長。
紅楓可根據(jù)樹樁的形態(tài)制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臨水式、懸崖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也可數(shù)株合栽于一盆制成雙干式、三干式、叢林式等形式的盆景,制作叢林式盆景時要選擇高低、大小不一的植株分組栽種,并配以山石、青苔及其他配件,以表現(xiàn)“楓林醉染”的意境。因其葉片較大,樹冠不宜制成云片或云朵狀,可修剪成高低協(xié)調(diào)、瀟灑飄逸的自然式。造型方法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對于一些枝條可進行牽拉,以使其布局合理。紅楓盆景宜用白色石盆、綠色釉陶盆、黃色紫砂盆,而不宜用紅色或紫色等與葉色相近的盆。 紅楓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與充足而柔和陽光,怕烈日暴曬,不耐旱。生長季節(jié)可放在無直射陽光處養(yǎng)護,特別要避免西曬;夏季高溫時更要防止烈日暴曬,可放在陰棚或其他植物樹陰下,否則會使葉片枯焦、脫落。經(jīng)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以免造成爛根,空氣干燥要向植株及周圍環(huán)境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色潤澤。生長季節(jié)每隔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夏季高溫時或雨天都要停止施肥。肥液應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若磷鉀肥不足會使葉片不紅。南方地區(qū)可將花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北方最好在不低于0℃的冷室內(nèi)越冬,不要施肥,也不要澆太多的水,保持土壤不干燥即可。紅楓最美的時候是新葉剛長出時,為增加觀賞性,可在每年的6月和9月各進行一次摘葉,摘葉前一周施一次肥,摘葉后要對植株進行修剪,并加強水肥管理,約15天作用就可長出鮮嫩的紅葉。如果葉片被烈日曬焦,可在8月份將焦葉摘除,放在通風涼爽的半陰處,每周施一次淡薄的氮磷鉀復合肥液,用不了多久就會長出鮮紅的新葉。生長期要及時摘除影響樹型及內(nèi)膛通風透光的葉片,當新葉萌發(fā)后注意打頭摘心,以促發(fā)細密的幼枝,使葉片細小而稠密,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每2至3年的春季發(fā)芽前換盆一次,盆土要求肥沃疏松,含有豐富的腐殖質(zhì),可用腐殖土2份、沙土1份混勻后使用。 三角楓盆景制作
三角楓越來越受到盆景愛好者的喜愛,因葉型美觀,生長速度快,傷口愈合能力特強,老樁形狀豐富,適應性強,土壤要求較簡單?,F(xiàn)南北各地均有引進,本人在皖南山區(qū)培養(yǎng)盆景多年,特喜愛三角楓老樁,經(jīng)常有網(wǎng)友咨詢此品種培養(yǎng)的方法和經(jīng)驗,現(xiàn)就三角楓的培養(yǎng)作一些概述,目的是給一些剛接觸此品種的盆友一些指導和幫助,也請同行對本人的概述不足做一些補充。
要培養(yǎng)好三角楓,我們就要對它有充分的認識。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其一般生長在離水源近,光線充足的河邊,地坎上,有些根已伸入河水邊的泥沙中,有些在亂石堆中生長,等等環(huán)境因素分析出三角楓喜潮濕,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移栽回家后的環(huán)境突然改變,就需要人為創(chuàng)造所需要的環(huán)境,現(xiàn)就移栽到修剪中的環(huán)節(jié)作一些介紹,分享一些本人的經(jīng)驗。 (一)移栽和截樁
三角楓盟芽力強,生根快,移栽以陽歷11月樹葉轉(zhuǎn)紅轉(zhuǎn)黃時到來年的清明節(jié)前最佳,這時移栽的樹樁管理相對容易一些,反季節(jié)移栽成活率也較高,相對管理比較繁鎖,相同的是要求環(huán)境濕潤,土壤結(jié)構(gòu)合理,合理的光照等。 移栽前要對移栽的樁認真分析,選根盤好,過度理想,野趣自然,生長旺盛者為好,根據(jù)根盤大小,離根盤遠一些挖掘,盡量保留根系,初次截樁留的空間要大,保守。運輸中難免傷根,傷枝,到家后再根據(jù)心中構(gòu)思截樁。外地購樁運輸時間長,也應如此。此次截樁仍然不可完全到位,比設想的應多留一到兩個芽點,因樹樁芽點的位置不明顯,度過漫長冬季很有可能第一芽枯死,多保留一到兩個芽點很有必要。粗大根,老根一次到位,盡量保留手指粗的青年根,其發(fā)細根能力強,成活萌芽全靠它。 截好根桿后我們要對截口做一些處理,找利鑿修整傷口,以過度自然,消除人工鋸口中的痕跡,粗根截口也應倒口鑿平。修整后的傷口涂愈合劑或白膠一到二次,待自然稍干后用粘性錫缽紙貼緊傷口。實踐證明貼錫缽紙后的傷口愈合速度提高很多,此方法同樣可以用在其它樹種上,效果很明顯。粗大根修整后涂紅霉素軟膏,目的是防止粗根截口大,容易感染細菌,涂后起保護作用,相對生根早。 根桿處理到位對成活,生長速度,至關重要。希望大家不要嫌麻煩,工作做到家,為以后培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二)栽種和養(yǎng)護
栽種方法有盆栽,地栽,壘磚建池栽,各種栽種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各人情況不同,應分別對待。
選一些干細河沙,可以用夠買的珍珠巖代用,一些干田園土或腐葉土,小量粗河沙待用.這里要說明的是土壤各地不同,以配比好后保持舒松,透氣,快速滲水為關鍵.因三角楓對土壤結(jié)構(gòu)不嚴,一般不粘的土,不板結(jié)土都完全可以. 城市里住樓房者多,一般選用盆載,未成型的應用大盆,深盆栽種,實踐中大盆栽三角楓,生長速度還是比較理想的,2007年本人作了試驗,選合理的土壤,水肥管理到位,新生頂枝第一年粗2.7厘米,側(cè)枝1.5厘米到2.5厘米不等,這個數(shù)據(jù)不能完全說明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樓房居民一樣可以從樹胚玩起,中小型盆栽培養(yǎng)三角楓3-5年后可以基本成型. 盆栽用瓦片或紗網(wǎng)顛好盆孔,用準備好的粗沙顛一層,厚度根據(jù)盆的深淺靈活掌握.再鋪一層細河沙和田園土各半均勻后的混合土,放上處理好的樹樁,擺好角度,用混合土填滿根部空間既可.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的是用干混合土有利根和根之間的投入完全接觸,用竹簽慢慢捅實,避免有空洞.土壤埋至原裸露在外的位置稍深一些,但要離盆面有1-2厘米的空間,防止土太高,造成以后水肥流失. 此時澆一次定根水,要澆透.冬天上盆培養(yǎng)的需要套袋保溫保濕,擱幾天應檢查一次,未發(fā)芽前土壤需水量很小,濕潤既可,等新芽發(fā)出后就應去袋,每天對樁身噴霧水3-5次就可以,土壤保持正常濕潤,有朋友問我怎么樣才需要澆水,簡單的說,土表有些發(fā)白就可以澆水了。三角楓需水量大,正常生長后的盆栽每天一次水是需要的,夏天的陰天也是一樣,雨天除外。經(jīng)常噴葉面水,缺水的三角楓生長慢,枝條細弱. 生長旺盛的進入5月底就應試肥,盆栽施液肥較好,肥料品種很多,選有機肥兌水10倍,選傍晚每盆澆幾飄,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在整個生長期每10-15天一次,結(jié)合好除草,松土,相信此時的生長一定很旺盛.盆栽要注意的是合理的土壤結(jié)構(gòu),光照,水肥,大盆2年必須換土,小盆每年換土修根是保證快速生長的前題。 培養(yǎng)盆景對有地的朋友來說如虎添翼,選地勢較高,平整地塊,土壤半沙半土最佳。松土后挖坑種下,方法和盆栽相同,管理也是一樣,但生長速度要優(yōu)于盆栽,澆水量明顯下降。不同的是,中小樁種地下,不方便日后的修剪,底部枝和地面太靠近,通風條件稍差,不能培養(yǎng)懸崖式盆景,需噴除草劑時容易噴到樹枝上,造成藥害。地栽和盆栽各有千秋,要因地制宜。 目前除盆栽和地栽外,還有一種方法用的比較多。壘磚池栽法完全吸收前兩者的優(yōu)點,又避免了缺點,對有地的朋友來說,此方法值的推廣。 用標準磚在平地搭壘一個池子,大小視樁根基尺寸放大一半以上為好,高度視樁的高低而定,一般40-60厘米,磚池與另一樁池最好是四周留2米的空間,樁池底層可放比較肥的土,有塘泥或農(nóng)家肥的可以放上一些,中間放一層培養(yǎng)土,上部栽樁的土就用含沙的混合土,栽種前要把中下層土壤捅實,避免種好樁后下陷,使樁的角度發(fā)生改變。
壘磚栽法優(yōu)點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新采樁用此方法不會基水,當然老樁也不要基水。 2 和直接地栽比,增加了高度,便于觀察,修剪時可以拿的準一些。 3 也是因為增加了高度,通風好,光照好,底部枝條可以更好的細收光熱,生長速度會快一些。 4 噴除草劑時不會噴到樹樁上,地栽時經(jīng)常會因為樁下部枝條和地面太近,噴除草劑難免會噴到樹枝上。 5 地栽露根要人工扒土,用此方法就不需要了,只要拿掉一層標準磚就可以了,時間一長根自然露出來了,一層不夠拿二層。 6 實踐發(fā)現(xiàn),樁的根先向四周長,等快碰到磚了就往下長,所以不影響以后根的美觀問題。 缺點: 1 增加成本,一塊標準磚要2毛多。初次中等大的樹樁需要增加20元的成本,可以反復用幾年。 2 第一年水要比地栽多澆一些,等根長到地下了和地栽就完全一樣了。 利大于弊還是值的推廣應用. (三)定枝和修剪 正常生長的樁進入5月下旬枝條有一米左右長,此時按以后造型需要可以定枝了。定枝前要認真觀察,構(gòu)思,多揣摩,多請朋友參考,剪去絕對沒有用的枝,然后在一步一步由下往上定枝。因三角楓生長快,枝條向上筆直生長,需要橫長的側(cè)枝就需要人工用鋁絲或繩子拉到理想的角度,枝條改變角度后枝尖應用竹棍固定朝上,枝下垂或橫向生長會變慢,這和植物頂端優(yōu)勢有關。進入6月就是梅雨天,大風大雨天氣時有發(fā)生,新生枝條此時粗的已經(jīng)有快一厘米,但還未完全木質(zhì)化,此時大風把枝條折斷是很有可能發(fā)生,就需要用木竹加以固定加固,可結(jié)合定枝一起完成。
對無用的枝芽要定時剪除,集中營養(yǎng)供給需要的枝條,對缺枝的地方可以進行靠接,三角楓愈合能力快,只需要把母樁去皮,靠上新枝,綁緊包好,一個月就愈合在一起,通過一年的生長,第二年就可以剪掉母枝了。對缺根的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找一些小老樹靠接。
三角楓是對生芽,在培養(yǎng)時會長出兩個對生的枝,此時應竟早去掉一枝,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生大肚枝,影響美觀。一個生長季節(jié)后粗度到達預想的范圍后就應剪短,粗度不夠的繼續(xù)放養(yǎng)。如在生長季節(jié)某一枝達到粗度,可用打頂?shù)姆椒刂圃龃?,到來年春剪到位。這樣避免樹勢不平衡而失枝的可能。有許多朋友喜歡落葉后就大量修剪,其實這樣是不妥的。以皖南的氣候來說冬季還是較冷的,凍傷后發(fā)芽不到位就需從新培養(yǎng),增加培養(yǎng)時間,如有溫室那就另當別論。 (四)反季節(jié)移栽和弱勢樁的管理
正常季節(jié)采到根系比較好的樁后可在室外栽培,無需遮蔭生長也較好,在反季節(jié)購回或采挖的樁我們就要認真對待了。4月中旬后氣溫升高,樹枝生長已經(jīng)開始,此時采挖回的樁先放加有生根粉的清水里泡一晚上,露出一點枝在外呼吸就行。第二日按平常截樁處理,根部用生根粉兌黃泥漿涂在根部,用細沙種樁,埋樁時要比平常深一些,最深可達樁的一大半,保持沙土濕潤,用90%的蔭網(wǎng)搭棚蔗蓋。噴霧水的次數(shù)要增加,新發(fā)枝條全保留,根據(jù)采樁時間可到8月中下旬定枝或來年定枝。 對長勢很弱的,我們應該停止修剪,施肥,在5月前就應蔗蔭,多噴霧水,不可施肥,土壤有濕潤感既可,澆灌生根水,有條件可以購買一些園林養(yǎng)護藥液,相信對生長不旺,根系恢復有一些幫助。 (五)病蟲害防治
三角楓在培養(yǎng)中,碰最多的是芽蟲和天牛,發(fā)芽后的4月就應用滅芽寧預防,見有芽蟲噴上兩次就可以了。天牛肯食嫩枝樹皮,造成枝條枯死,每年都會發(fā)生幾株,平常除噴一些農(nóng)藥預防外,還得多觀察,可人工逮蟲和根灌藥水結(jié)合。 以上就三角楓的從采挖到修剪和病蟲害防治作了一個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概述,不足之處請同好指證,目的是引導新手上路,少走彎路。此方法適合大部分雜木的培養(yǎng)。 補充一點拙見:移栽倒是沒有多大關系,但如果是栽生樁的話,在雪凝天氣是不恰當?shù)模驗榇藭r氣溫太低,植物維管束韌性極差,容易折斷,一旦折斷就會影響營養(yǎng)和抗凝素的輸送,引起局部死亡或整株死亡。有經(jīng)驗的盆友一般不會犯這個錯誤,但對初學這來說可能會被誤導的。當然對沒有雪凝天氣的地區(qū)就不用考慮這一因素了。 還有一點拙見:三角楓怕強西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