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問“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正氣?!薄案覇柡沃^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取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超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則,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br>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公孫丑說:“請問夫子你長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說:“我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于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惫珜O丑說:“請問什么是浩然之氣呢?”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呀,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yǎng)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有經(jīng)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yǎng)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得。一但你的行為問心有愧,它就會缺乏力量了……?!?br> 浩然正氣是一種頂天立地的精神。是奠定了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chǔ)。有了它歪風(fēng)邪氣就不能侵蝕。做人就能明辨事非,仁義為先;做事就能處于公心,不存私念;做官,就能堅持真理,堅持原則,站得正、行得端,不行沽名釣譽之事,不做勞民傷財之事,不貪圖虛假浮夸之功。做人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做事堂堂正正、不偏不私,做官剛直不阿、兩袖清風(fēng)。使自己無愧于天地正氣,無愧于人間正道。 浩然正氣是一種恬淡從容的心境,就是要用一種超然的心態(tài)看待眼前的一切,不已物喜,不已己悲,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始終固守恬淡從容的心境。真正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沉得住氣,寬得下心,干份內(nèi)的事、干有利于造福人民、造福于子孫后代的事、干有效的事。在榮譽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在事業(yè)面前保持一種使命感、責(zé)任感,遵循客觀規(guī)律,不急于求成,用超越功利的境界,干出功在當(dāng)代,利澤千秋的偉業(yè)來。 君子固貧,當(dāng)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各種誘惑面前,堅守恬淡和寂寞,是一種對人生的考驗,也是一種對人的磨礪,更是一種人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精神境界。 孟子的“吾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在建設(shè)和諧社會和今天仍然是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原則和精神境界,也是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崇高追求。對于我們一日三反省,不斷垂煉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孟子的“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是一面鏡子,鑒古照今,映天映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