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應(yīng)用
二. 教學(xué)重、難點: 1. 在熟練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礎(chǔ)上,掌握一些簡單的高次整式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掌握含字母類高次整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2. 掌握兩個正數(shù)的算術(shù)平均數(shù)不小于它們的幾何平均數(shù)的定理,并會簡單應(yīng)用;能利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
【典型例題】 [例1] 解關(guān)于 解:原不等式等價于 ① 當 ② 當 解得 ③ 當 若 若 若 綜上所述,
[例2] 已知函數(shù) (1)求函數(shù) (2)解不等式 (3)若 解:(1)設(shè)函數(shù) 則 ∵ 點 ∴ (2)由 當 此時不等式無解 當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3) ① 當 ② 當 當 當 綜上,
[例3] 如圖,函數(shù) A. C.
解:由題意知橢圓方程為 [例4] 已知 解:由已知 ① 當 ② 當 ∵ ∴ 當 綜上,
[例5] 已知集合 (1)若 (2)若方程 解:(1)由已知 若 即在 令 當 ∴ (2)方程 則方程 分離 令 ∵ 當 [例6] 產(chǎn)品進入市場,滿足的銷售規(guī)律是價格越高,銷售量越少。若某產(chǎn)品的價格為每噸 (1)若該產(chǎn)品在某地市場被一個公司壟斷,試說明該公司為獲得最大收入,不會一味追求價格的提高,并求出收入最大時該產(chǎn)品的價格。 (2)若該產(chǎn)品由甲、乙兩家公司銷售,它們的銷售量分別記作 (3)兩個公司在市場上相互競爭與聯(lián)合壟斷相比,哪一種情況對購買這種產(chǎn)品的消費者不利?請證明你的結(jié)論。 解析:(1)設(shè)該公司收入為S,則 ∵ 當 (2)設(shè)甲公司收入為 ∵ ∴ 故甲公司的銷量為10噸(與乙相等)時收入最多。 (3)對消費者是否有利主要是看兩個指標:產(chǎn)品價格和銷量,如產(chǎn)品價格高且銷量小,對消費者不利。 設(shè)甲、乙聯(lián)合壟斷市場,這種情況相當于(1),兩公司為追求最大收入,產(chǎn)品的市場價格為每噸15萬元,總銷量為15噸。 若不允許甲、乙聯(lián)合壟斷市場,設(shè) 則 顯然,這時的產(chǎn)品市場價比壟斷時低,還可看到,非壟斷比壟斷時的產(chǎn)品銷量也大,事實上, 綜上,可知壟斷對消費者不利。
[例7] 已知 解析:由題意有 即 又 解得 又∵ 當 綜上,知所求
[例8] 已知 (1)判斷 (2)解不等式 (3)若 解析:(1) 則 ∵ 由已知 ∴ (2)∵ 由此解得 (3)由(1)可知, 故對 ∴要使 即要 記 故
【模擬試題】 一. 選擇題 1. 關(guān)于 A. 2. 若 A. C. 3. 不等式 A. (0,1) B. C. 4. 命題 A. C. “ 5. 若實數(shù) A. C. 6. 將進貨單價為8元的某商品按10元一個售出時,能賣出200個,已知這種商品每個漲價1元,其銷售量減少20個,為了獲得最大利潤,售價應(yīng)定為( ) A. 11元 B. 12元 C. 13元 D. 14元 7. 不等式 A. C. 8. 已知 A.
二. 解析題 1. 已知函數(shù) 2. 定義域在 (1)求 (2)證明 (3)若 3. 某段鐵路線上依次有A、B、C三站,AB=5km,BC=3km,在列車運行時刻表上,規(guī)定列車8時整從A站發(fā)車,8時07分到達B站并停車1分鐘,8時12分到達C站,在實際運行中,假設(shè)列車從A站正點發(fā)車,在B站停留1分鐘,并在行駛時以同一速度 (1)分別寫出列車在B、C兩站的運行誤差; (2)若要求列車在B、C兩站的運行誤差之和不超過2分鐘,求
【試題答案】 一. 1. A 解析:由題意知 2. D 解析:由 3. A 解析:∵ 4. B 解析: 若 若A為鈍角或直角,B為銳角可由單位圓知 故 5. C 解析:
6. D 解析:設(shè)售價為
故當 7. A 解析:原不等式 8. A 解析: 當且僅當
二. 1. 解析:(1)當 即 (2)當 因為 由(1)(2),得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2. 解析:(1)令 (2)證明:設(shè) 又∵ 即 ∴ (3)由題意知,當
∵ ∴ 3. 解析:(1)列車在B、C兩站的運行誤差(單位:分鐘)分別是 (2)由于列車在B、C兩站的運行誤差之和不超過2分鐘 所以 當 當 當 綜上所述,
|
|
|